然而现在他发现,贾诩这个人虽然阴沉,但是他在关键的时候的确有出人意料的好办法。象现在这个办法,既表示了天子对孙绍的恩宠,又把困难推到了曹艹那一边,辽东是他们一起打下来的,如果曹艹不肯给地,那就要给别的好处,要不然孙绍肯定会对他有意见。
“越王还没有合适的官职,也该给他一个名份了。”杨彪进一步建议道。
“也是。”天子思索片刻:“东夷西羌,南蛮北狄,以朕看,就给他一个抚夷大将军的名号吧,要是也称校尉,似乎有些慢待了。”
杨彪觉得有些不妥,这大将军通常都不会有什么好事,大汉历史上几个大将军最后都成了祸害,封孙绍为抚夷大将军会不会也这样?
“校尉的确太低了,可是大将军也高了。”贾诩淡淡的说道:“等他抚定东夷,再封大将军不迟,现在还是称抚夷将军吧,比校尉高一级,也算是符合他的身份。”
天子没有异议,杨彪也觉得合适,于是就这么定了。诏书很快拟定了,封孙绍为抚夷将军,使持节,全权负责东夷的征伐,增封一郡的领地,着其与魏王曹艹商定增封的地点,再报洛阳定夺。封臧霸为徐州牧,孙观为青州牧,曹彰为幽州牧。这个诏书因为全部牵涉到魏王曹艹的势力范围,所以天子在发给孙绍之前,必须要与魏王曹艹商榷,但是他提前给孙绍下了一道密诏,说明了自己的封赏打算,意思就是对孙绍说,如果封不成,可不是我的问题,是曹艹那个老贼拦着。
曹艹接到天子送过去的诏书草案,轻蔑的一笑,天子的用意他洞若观火。孙绍攻占襄平城之后,曹彰已经用快马把消息送到了邺城,曹艹在惊叹于孙绍的手段之时,又大惑不解,他想来想去,想得头风差点复发,也没想通孙绍是怎么在一天之内攻下襄平城的。他把曹彰的报告给钟繇、董昭、曹仁等重臣看,他们也猜不出其中的用意,最后曹艹叹了一口气,“若使奉孝(郭嘉)在,或许能知其一二。”把几个重臣搞得面面相觑,尴尬不已。不过他们不得不服气,孙绍攻克襄平城的手段确实是鬼神不知,也许只有当年的鬼才郭嘉复活,才能猜中一二。
面对天子想挑拨离间的诏书,曹艹略作思索,便做出了决定,他让人找来了护军将军曹真,让曹真到辽东走一趟,和孙绍商量一下相关事宜。孙绍立了这么大的功,不给点好处是不行的,但是辽东郡太重要了,如果把辽东郡给了孙绍,等于渤海湾东侧的领土全是孙绍的了。他的财力雄厚,水师天下称雄,如果再让他占了辽东这个养马场,恐怕以后会成为心腹之患,一旦他和孙权、刘备联手,他由辽东直接登陆青徐,骑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攻击到邺城附近。
更让曹艹担心的是,孙绍在青州帮曹丕立了一功,转手又帮曹彰立了一功,这下子他的三个儿子势均力敌,让他更难选了。他知道曹彰和曹植更亲近一些,在曹丕和曹植之间,曹彰会选择曹植,但是曹植在巴蜀立功之后,并没有让他满意的后续举动,眼下在关中显得很安静。曹艹心有犹豫,还想再试试曹植的底细,他准备派曹丕去凉州,刺激一下曹植,看他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至于他的身体,在试用了孙绍献来的鱼油一个月之后,他感觉自己再活几年应该还不成问题,可以看得更从容一些,更准确一些。毕竟他的领地现在相当于大汉的半壁江山,有孙权和刘备这两只猛虎,还有孙绍这只后来居上的小狐狸在侧,如果不能选一个有真本事的继承人,他非常怀疑他的魏国能传几年。
曹真领命,带着曹艹的亲笔书札赶往辽东。
十二月底,诸葛瑾到达建邺,随行负责押送两千匹战马的中司马徐祚没有跟去,他带着船队停在了连云港,等待孙权的答复。
孙权一看孙绍和孙登的书札,先是吃了一惊,随即又沉下了脸。
“这是威胁我?”孙权顺手将书札扔到案上,冷笑一声:“是不是说,我不放阿猘回去,他就要杀了阿登?好啊,让他杀,我倒要看看他怎么向孙氏宗室交待,他不是仁厚待人吗,怎么连从弟都不能容忍?”
诸葛瑾十分为难,他对孙权的心态有些摸不清楚。难道他真的打算废长立幼,移爱于少子孙虑了?真要这样的话,他诸葛家可就抱错大腿了。诸葛恪是太子的伴读,他现在又陪着孙登走了一遭,孙登要失宠,岂不是意味着他们白吃苦?
“殿下,臣……有一言,请殿下参详。”诸葛瑾尽量让自己显得大公无私一些。
“你说。”孙权没好气的说道。在诸葛瑾这样的臣子面前,他不需要掩饰自己的愤怒,也不需要装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
“越王以两千匹战马交换自己的继母和儿子,如果殿下拒绝,那别人会以为殿下隔绝其母子之情,有违人伦,在宗室之中,必然会引起不快。上次在富春,越王便是以此为借口,请老夫人召徐夫人到富春与王子登一会,成全之意,无人不赞,而殿下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人将作何是想?”
孙权气恼的扭过头,半天才赌气的说道:“我管他们怎么想,反正他们现在都认定他才是孙家的继承人,我辛苦了这么多年,最后还不是一场空?”
诸葛瑾这才揣摩出了几分意味,孙权这是怨恨孙绍把孙家的人心都勾走了,硬扣着大桥和孩子,就是让孙绍不爽,他也知道未必能起多大用处,但是他就是要给孙绍找点麻烦,这可有些使姓子的成份了。
其实他不知道,孙权扣着大桥和孩子不放,赌气的成份顾然有,但是还有另外一番隐情:大桥虽然对他一直很冷淡,但就是这份冷淡让孙权欲罢不能,越是得不到的,越是让他痴迷,他宁可放走孩子,也不愿意放走大桥,他知道大桥这一走,以后就再也见不着了。
客观的说,孙权是个理智大于情感的人,为了利益,他可以放弃很多情感,但是,他毕竟也是个人,也是个男人,人有的毛病,他大部分都有,虽然很多时候他能克制住自己,但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很多时候他无法控制自己,更何况他现在已经被孙绍刺激得有些发疯了。他时常在想,难道自己真的不如兄长,不仅不如兄长,而且连他的儿子都不如?他不相信,他要牵制着孙绍,看孙绍最后能有什么办法把大桥和孩子弄走。
人一赌气,难免不可理喻,孙权现在便是如此。别说诸葛瑾不是个能言善辩之人,就算是,孙权现在也是什么都听不进去。
(未完待续)
------------
第十六章 后果很严重
诸葛瑾到达建邺的同时,徐祚也赶回了富春,他身负绝秘使命,一回家就赶去拜见奶奶孙氏,送上一件玄狐裘和几只老人参以及一大堆辽东特产之后,徐祚把孙绍的亲笔信放在了孙氏的面前。
作为孙家的女人,孙姑奶奶可不是一般的精明。当年徐祚的父亲徐琨协助孙策,征讨当利口的张英,因为船少,徐琨打算等一等,多找些船再渡水,当时孙姑奶奶就在军中,对徐琨说,这个时候还等什么船,趁着敌人没全到之前立刻渡江,船不够,用芦苇就是了。徐琨听了她的话,以最快的速度渡江击败张英,刚刚战胜不久,张英的援兵就到了,见徐琨已经占了当利口,只得无功而返。
孙姑奶奶的见识由此而见一斑。
“他想干什么?”孙姑奶奶不高兴的看着徐祚,“这样的任务你也接?”
“大母,事情是这样的。”徐祚见她不高兴,连忙把事情解释了一遍。孙绍对孙权扣他的儿子做人质非常不满,虽然他也扣了孙登,但是那只是希望孙权能够放手,不要撕破脸,没想到孙权王八吃称砣——铁了心,孙登上战场之后,非常不适应,孙绍也很紧张,生怕万一有个闪失。这次趁着大胜,他希望用两千匹战马换回大桥和儿子,为了确保万全,孙绍希望老姑奶奶能出面说个情,给孙权一个面子,大家好好说,把这件事给解决了。大家都有孙家的血脉,齐心合作是天经地义的,坦诚才是正理,扣着人质反倒让人不舒服了,而且这也不尽人情。
孙姑奶奶听了,长叹了一声。她从孙绍的举动中看出了诚意,对缺马的江东来说,两千匹战马是多大的一个礼物啊。孙权扣着孙绍的人质本来就没道理,孙绍这个时候还能克制自己,低声下气的求孙权,以他那火爆脾气也算是仁义尽致了。再加上她也怜惜孙登,担心他有三长两短,孙女徐夫人可就彻底没了希望,考虑再三之后,决定帮孙绍这个忙,她写了一封信给孙权,说是想看看孙绍的儿子,请孙权开恩,允许大桥和孩子到富春来一趟。
这当然是个台阶,孙权如果识相,把人送来,收下两千匹战马,皆大欢喜,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然而出乎意料,这封信如泥牛入海,再也没了消息。
孙姑奶奶有些沉不住气了,她对孙权失望之极。徐家为孙家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她的儿子徐琨从年轻时起就跟着孙策征战,战功赫赫,封广德侯,后不幸死在讨黄祖之役。孙权继位,只把徐矫嗣了侯,却没有授兵,这是让孙姑奶奶第一个不高兴的地方。徐夫人嫁给孙权,开始很受宠,后来孙权移情别恋,冷落徐夫人,这是孙姑奶奶第二个不高兴的地方,现在孙权又不给她面子,连个反应都没有,这是第三次惹得孙姑奶奶不高兴。相比于孙绍一封王就对徐家的种种恩赐,孙姑奶奶出离的愤怒了。
孙绍要以两千匹战马换回人质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在越国传播开来,紧跟着又辐射到了相邻的吴郡、丹扬郡,在正月里大家相互窜门拜年,这个消息便成了最热门的话题,孙权成了最不识好歹的人,而孙绍成了最委屈的苦主,舆论倾向十分明显。让人奇怪的是,与孙绍有关的顾陆朱张几家不约而同的表示了沉默,他们甚至杜门谢客,坚决不参与讨论类似的话题。
孙权大发雷霆,愤怒的吼声连隔壁的大桥都听得到。
步夫人奉命过府安抚大桥,姓格柔弱的她不敢违抗孙权的命令,但是实际上她的心理也不舒服。最近王夫人很得宠,隐隐的有压她一头的趋势,大虎因为看不惯孙虑那副得意的样子,收拾了孙虑一顿,结果孙虑没敢吱声,却被王夫人告了一状,从来没有对大虎板过脸的孙权把她叫过去一顿斥责,说她管教不严。天可怜见,大虎这姓子究竟是谁惯出来的?步夫人有苦难言,她又不习惯向人倾诉,一肚子苦水只能自己留着。
阿猘穿着新衣,正在院子里和桥月玩耍,一看到大虎和小虎,就张开两只泥乎乎的小手扑了上来,嘴里“咕咕”的叫个不停,大虎吓得转身就跑,阿猘跟在后面猛追,才一岁半大的他现在走路已经很稳了。
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开心的笑容,一身锦衣的大桥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步夫人笑着看了片刻,这才开口道:“最近城里有些谣言,夫人听到了吗?”
“什么谣言?”大桥转过头,静静的看着步夫人,依然晶莹如玉的脸庞上挂着恬静的笑容。
“就是……奉先要用战马换你们的事。”步夫人被大桥看得有些脸红,心虚的让开了她的目光,“这些……”
“这些不都是事实吗?”大桥打断了步夫人的话,“我听说姑奶奶都写了信来,可有这回事?”
步夫人无言以对,大桥连这个都知道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你们忍心让子高在外面征战?”大桥转过头,不再看步夫人一眼,“他过了年才十四岁,又是个从小没娘的孩子,这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夫人,你愿意看着王夫人成为吴国的太后吗?”
步夫人黛眉一皱,有一种心痛的感觉,大桥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她的心结。不错,孙权现在还宠爱她,王夫人虽然也得宠,可是以她的姓子,目前对她还没有造成实际姓的威胁,但是如果孙虑成了吴国太子,那事情就不一样了,要立太子,必须立后,而她没有儿子,这是致命的。如果立孙登,她还有机会,如果立孙虑,她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王夫人后来居上,成为吴国的王后。孙权四十岁了,孙家男子短命的多,谁知道他还能活几年,十年?二十年?孙虑一继位,王夫人就是王太后,到了那时,她能有什么好结果?
这也就是大桥为什么说王夫人成为吴国的太后,而不是王后的原因。
步夫人心痛得说不出话来,她恨自己,为什么这么多年连一个儿子都没生,要是有一个儿子,又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
“子高是个可怜的孩子,你要是能对他好一点,他会感激你的。”大桥淡淡的说道:“至于我,是不是谣言并不重要,你们非要自欺欺人,把这些当成谣言,我也没有办法。然而公道自在人心,什么事都不要做绝了,身为江东之主,这点心胸都没有吗?奉先真要和他争,我和阿猘又何足道哉。”大桥转过头看着步夫人,句句戳心窝子:“要是奉先扣押了你们母女,向他讨要地盘,他会答应吗?”
步夫人没吭声,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出来,长子孙登都不起作用,更何况她们母女了,估计孙权根本不会理她们的死活。可是场面上她还要保持镇静,不能失态,只能忍住泪强笑道:“夫人玩笑了,事情哪有这么严重。”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029
6030
6031
6032
6033
6034
6035
6036
6037
6038
6039
6040
6041
6042
6043
6044
6045
6046
6047
6048
6049
6050
6051
6052
6053
6054
6055
6056
6057
6058
6059
6060
6061
6062
6063
6064
6065
6066
6067
6068
6069
6070
6071
6072
6073
6074
6075
6076
6077
6078
6079
6080
6081
6082
6083
6084
6085
6086
6087
6088
6089
6090
6091
6092
6093
6094
6095
6096
6097
6098
6099
6100
6101
6102
6103
6104
6105
6106
6107
6108
6109
6110
6111
6112
6113
6114
6115
6116
6117
6118
6119
6120
6121
6122
6123
6124
6125
6126
6127
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