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英!”
正在后悔的周胤一惊,抬头一看,又是个熟人,孙尚香。孙尚香顶盔贯甲,手扶长刀,披着腥红的大氅,正笑盈盈的看着周胤,一看他身上的官服,脸上的笑容顿时变成了失望:“你做官了?”
“是啊,长乐卫尉。”
“真是可惜,我那缺一个军司马,听说你来了,正想要你去做呢,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有官做了。唉,算了,我另外找人吧。”孙尚香叹了口气,惋惜的拍拍周胤的肩膀,大步走了。
周胤愕然,随即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发出了一阵凄厉的长嚎。
(未完待续)
------------
第二十一章 目标,夷洲
简陋的正殿里气氛有些压抑,丞相虞翻、御史大夫陆绩等人坐在一起,正在商讨国策,越王孙绍坐在当中的王位上,饶有兴趣的看着刚刚吵得面红耳赤的大臣们。就在刚才,他们发生了激励的争论,丞相虞翻赞成征伐,而御史大夫陆绩却反对征伐。陆绩的理由是越国现在地广人稀,再要更多的地有什么用?还是荒着没人耕种,与其如此,不如好好抓生产,把那些地利用起来才是正理。而虞翻认为,正因为缺少人口,所以才要征伐,征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要靠征伐来保障贸易,贸易带来的好处大家都看到了,辽东一战,收获了牛羊无数,仅战马就七八千匹,这还不包括白送的,一匹战马就算一万钱,这可就是七八千万,整个会稽郡一年才收了多少粮?再加上大量的牛羊、特产,刨去各种消耗,这次辽东之战所得相当于整个越郡三年的租赋收入。
三公中的两公有了不同意见,其他的大臣就更不统一了,他们各抒已见,有的支持虞翻,有的支持陆绩,有的提出了另外的观点,虞陆二人都是驴脾气,一吵起来就忘了大王在一旁,结果等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虞翻已经揪坏了陆绩的袖子,陆绩也踩脏了虞翻的丝履,疼得虞翻呲牙咧嘴的。
“请大王定夺。”虞陆二人不约而同的把孙绍推了出来,说是请他定夺,其实他们都盼着孙绍能支持他们的意见。
孙绍只是笑,不吭声,他一直在冷眼旁观,大致也看出点问题来了。虞翻代表着越郡的土著,他们在越国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开了很多作坊,产量大幅度增长,需要更多的市场,比如周家和盛家,他们都是造船的,就希望扩大水师和商队的规模,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更多的订单。陆绩代表的是吴郡的外来户,他们在这里没有根基,一方面也希望征伐,好立功受赏,但是他们举家搬迁到此,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出去征伐也只能跟着看戏,捞不到实质姓的好处,所以他们最迫切的是希望获得土地,原来的会稽郡有不少地方没什么人,他们要分地,所以强烈建议重农,重农不是目的,是手段。
当然了,这只是大概的情况,分党派绝对不至于这么泾渭分明,比如土著之中也有支持陆绩的,而吴郡等外来户中也有支持征伐的,比如那些武将,不征伐他们怎么立功?
有位伟人说得好,党中无派,千奇百怪,越国的官员还没有配齐,党派斗争已经开始了。
“丞相和御史大夫意见都不统一,诸卿又是众说纷纭,孤又如何能定夺?”孙绍温和的笑道,对刚才的全武行视而不见:“这样吧,你们回去再细细思考一下,把各自的意见写成奏章,我们到时候再议。”
“那整军还整吗?”崔谦先急了。
“整军照旧。”孙绍示意他不要着急:“军队就是军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需要你们做到不管是什么季节,接到命令一天之内就能起航,能做到吗?”
崔谦大喜,抚胸施礼:“我能!”
突然之间,孙绍愣住了,这句话怎么这么耳熟?他想了半天,才想来曾经很熟悉的另一句话:“要投就投中国人寿。”想到那个已经不知不觉的遗失在记忆中的世界,他不禁宛尔而笑。崔谦先是见他面无表情的发呆,以为自己说的不合大王的意,正在想着怎么拐弯,又见孙绍笑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丞相,你们要向将军们学习。”孙绍站起身来,一边整理着自己的衣服,准备回后殿,一边说道:“将军们要把我们的军队调整到最佳的状态,随时准备出征,来则能战,战则能胜,而你们是要尽各种办法,让我越国尽快的强起来,让我越国的人民尽快的富起来。”
“大王,臣有话说……”陆绩打断了孙绍的话。
孙绍笑笑,抬起手,示意陆绩稍安勿躁:“我知道御史大夫的意思,说来说去,还是义利之争。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同天下之利,不是讲一两个人的私利,也不是仅仅说在座诸位之利,我说的是整个越国子民的利。管子说,仓禀实而知礼。孔子说,博施而济众庶乎圣,我对你们的要求,便是成为这样的圣人。”
“可是……”
“诸位,”孙绍大声说道:“我越国地小民寡,要想生存下去,便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各位都是博学之人,对你们的学问,孤十分赞赏,可是孤要提醒你们一句,你们的眼里不能只有圣人留下的只言片语,更要有圣人包容天下的胸怀,越郡和南海加起来,地过不四千里,户不过二十万,以诸位的才能,如果都不能让他们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那你们还谈什么兼济天下?”
陆绩愕然,这句话把他给堵得很郁闷。
“今年是我越国的第二年,去年一年,孤在外征战,回来看到丞相府上呈现的奏章,各项数据都有可喜之处,丞相和诸卿有功,孤心甚慰。但是,孤希望的是,你们能一个长期的计划。丞相,你能告诉我,五年之后,我越国的年入能达到多少吗?五年之后,我越国子民有多少能够辛苦一年之后,温饱之外还略有赢余,不需要苦等到社祭之曰才能打打牙祭?”
虞翻哑口无言。
“诸卿,任重而道远,你我共勉之。”孙绍摆摆手:“你们再议,有什么不满的,我的殿门随时敞开着,欢迎诸卿前来赐教。”说完,甩甩袖子,走了。
虞翻和陆绩互相看了一眼,都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去年越国收入增长了不少,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虞翻觉得很自豪,在孙绍面前有时不免有些自得之意,可是现在他才知道,孙绍对他们的工作并不满意,倒不是说增长不快,而是说他们没有一个长期的计划。
你现在有五年内的发展规划吗?没有!你只是闷着头在做事,事情虽然做得不差,但是却远远不够,离一个合格的丞相还有一段距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们没有很好的领会孙绍的思路,没有体会孙绍的一片苦心,还在沾沾自喜,自鸣得意。
虞翻羞愧不已,叹了口气:“诸位也不要傻站着了,我们好好的议一下,拟一个切实一点的长远规划吧。”
众人不吭声,他们都明白,拟一个规划看起来容易,但也很可能是自缚手脚,你拟的规划如果太保守了,那么大王会说你没有进取心,拟的太理想了,到时候完不成怎么办?一年之内的事情都很难预测,更何况五年,五年看起来不长,可是其中的变数多得吓人。
然后,孙绍的话又不错,治国和治家一样,你不能总是走一步看一步,一国之君就和一家之主一样,你必须比其他人看得更远,有长远的计划,要看到三年、五年之后的前景。三公九卿都是国君的左膀右臂,你们不仅在帮助国君规划,还要帮你们来完成这个规划,特别是丞相。
百官之首不是那么好当的,权利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虞翻忽然觉得孙绍有些阴险,也许当初让他当这个丞相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想法。孙绍一直鼓吹三公坐而论道,鼓吹黄老之道,宣称要垂衣裳而治天下,可是现在虞翻明白了,他是垂衣裳了,却不是放任不管,他把自己置身事外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监督。
虞翻看了一眼陆绩,忽然一阵暗笑,陆绩这个书呆子还没有明白御史大夫这个职务的本意。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可以分担一部分丞相的职权,但是御史大夫更重要的职责是监察百官,他只顾着和自己争论是征伐还是重农的问题,却把监察的任务给抛在一边,越国的豪富之家越来越多,他们的贪婪是没有止境的,孙绍现在要立稳脚根,暂时不会对他们那些行为下手,但是等他立国稳了,肯定要抓几个典型开刀以震慑宵小,到时候陆绩能为孙绍提供合适的对象吗?
一直在虞翻和陆绩等人面前不敢大声说话的崔谦今天露了脸,心情非常愉快,看着虞翻和陆绩在各自想着心思,他冲着陈海、越海一扭头,示意他们开溜。这些事和他们无关,朝议时将军们列席,但通常都是带着耳朵听,这些政务他们插不上什么嘴。
“走,我们去找大王问问出征的事。”崔谦一边走一边说。
“出征?”陈海有些担心,“现在还没定呢,出什么征。”
“说你笨,你还不信。”崔谦白了他一眼:“大王都说了,随时都可能出征,你怎么还没听明白?”
“就你聪明。”陈海没好气的说道:“你不就是眼红粗腿做了东海督,你也想做南海督吗?”
“嘿,竖子,你还就真看错了,我老崔真没看上什么南海督,我要跟着大王去西夷,做天下最牛的海盗。”崔谦拍着胸脯,慷慨之极。
陈海眼睛一翻,瞥了崔谦一眼,那意思是说,鬼才信你呢。
越海不紧不慢的插了一句:“老陈别听他胡扯,他是知道南海督落不到他的头上才这么说的。”
崔谦摇摇头,叹惜了一声:“唉,大王说得对,小家雀是不能体会大老鹰的志向的。跟你们这些只有胸毛,没有大志的家伙在一起,会让人堕落。”
“且——”越海和陈海同时拉长了时间表示不屑。
转过一个狭窄的走廊,崔谦等人站在了孙绍的书房门口,不约而同的收起了笑容,严肃的站成一排,刚要报进,孙泰迎了出来:“三位将军请进,大王正在等你们呢。”
孙绍站在地图前,正在听一个黑瘦黑瘦的年轻人说些什么,不时的点点头,听到崔谦等人的脚步声,他回头看了他们一眼,也没说话,只是摆摆手,示意他们入座。
“夷洲发现了金矿,那些蛮夷们得到消息,都赶了过来,为了独占金矿大打出手,已经死了不少人。”年轻人舔了舔嘴唇,又接着说道:“臣以为,现在是进入夷洲的最佳时机。”
一听这话,崔谦三人立刻竖起了耳朵,他们这才注意到,孙绍面前的越国地图上,左上方多了一个如枣核一般的岛,看起来和朱崖岛有些相似。
“这是我几年前派往夷洲的人,叫关朝,原来是一名关家刀牌手。”孙绍介绍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9076
19077
19078
19079
19080
19081
19082
19083
19084
19085
19086
19087
19088
19089
19090
19091
19092
19093
19094
19095
19096
19097
19098
19099
19100
19101
19102
19103
19104
19105
19106
19107
19108
19109
19110
19111
19112
19113
19114
19115
19116
19117
19118
19119
19120
19121
19122
19123
19124
19125
19126
19127
19128
19129
19130
19131
19132
19133
19134
19135
19136
19137
19138
19139
19140
19141
19142
19143
19144
19145
19146
19147
19148
19149
19150
19151
19152
19153
19154
19155
19156
19157
19158
19159
19160
19161
19162
19163
19164
19165
19166
19167
19168
19169
19170
19171
19172
19173
19174
1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