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费罗兹只得接受了孙绍的方案,对于孙绍提出要盘越国的要求,他只是略微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现在他什么也没有,不给孙绍也是别人的,给了孙绍,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

    孙绍随即又把萨尔巴哈找来,表达了希望萨尔巴哈让费罗兹回到朱罗的打算,回去之后,萨尔巴哈怎么对付费罗兹,孙绍不管,他也保证不帮费罗兹对付萨尔巴哈,前提是,萨尔巴哈要把盘越国割让给越国,孙绍的理由是,盘越国也是越人,我既然是越王,当然希望把所有的越人都收拢起来。

    萨尔巴哈盘算了一下,如果没有孙绍的支持,他对付费罗兹的难度应该不大,而如果拒绝孙绍,坚决不让费罗兹回到朱罗,那他在道义上就会居于下风,再加上孙绍的报复,他肯定不是对手,与其如此,不如做个好人,区区一个盘越国根本算不了什么。

    一进一退之间,孙绍轻松的拿下了盘越国,而盘越国的国王却还在千里之外,蒙在鼓里。

    张温和诸国谈妥了合作之后,孙绍终于露了面,他宴请诸王,席间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涉及生意,在经过预期的谈判之后,阿卡迪等人受够了张温的苦头,他总能把利润算到恰到好处,让你有得赚,但是肯定赚得没有越国多,而要想糊弄他,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张温轻易的就能计算出他们的破绽。孙绍对此知之甚深,他适时的表示了对诸王的感谢,然后又大方的做出一些细微的让步,总算给他们一些安慰,挽回一些面子。

    送走了心情各异的诸王,孙绍又和僧伽罗王尼玛尔盘桓了几曰,便送费罗兹回朱罗,同时去接收盘越国。经过与萨尔巴哈的谈判,费罗兹被安排在朱罗北边的一块地盘,只有朱罗的四分之一大,而且比较偏僻。费罗兹只能忍气吞声的受了,孤家寡人一个,他想起自己率两万水师赶往扶南时的威风,再看看现在的落魄,心里的滋味不是一般的复杂,好在桑贾伊一直陪在他的身边,给了他莫大的安慰。

    在海边分手的时候,费罗兹向孙绍提出,希望孙绍能返还一些俘虏给他,要不然的话,他这样子去赴任,很可能没几天就被萨尔巴哈干掉了。孙绍很为难,他对费罗兹说,我答应过萨尔巴哈两不帮的,现在给你俘虏,岂不是出尔反尔?

    费罗兹急了,大王不能见死不救啊,萨尔巴哈肯定派人在那里等我,如果我就这么几个人回去,哪里还有机会为大王效力?

    孙绍皱着眉头想了想,最后说,这样吧,你也别急着回去了,就在岸上意思一下,派个人去宣布你对这片土地的所有权,然后调兵和我一起去收盘越国,能有几个人无所谓,反正就是那么一个意思。到时候我让你立功,你立了功,我就好谢你,是还你一些人马,还是从战俘里挑一些人给你,那都名正言顺。

    费罗兹大喜,随即派桑贾伊赶到属地,桑贾伊手里有萨尔巴哈亲手签署的命令,那些人倒也不敢明着拒绝,萨尔巴哈埋伏在那里的人见只有桑贾伊,没看到费罗兹,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得让人给了桑贾伊百十个老弱残兵,连兵器都不全。费罗兹就带着这百十个老弱残兵,坚起了自己的战旗,跟着孙绍前往盘越国。

    萨尔巴哈听到消息时,正搂着费罗兹的王后,他一手在前王后的细腰肥臀上摸来摸去,一边冷笑一声:“费罗兹脑子被大象踩了,被人当刀使还不知道呢,盘越国那些蛮子是他那百十人就能摆平的?哼,等着给他收尸吧。派人到盘越去,告诉他们,就说杀死费罗兹,要钱有钱,要粮有粮。”

    (未完待续)
------------

第十五章 雇佣军

    虽然已经是阳春三月,可是建邺还是有些春寒料峭,枯了一冬的树迟迟没有返青,往年应该早就绿了的枝条悄无声音,如烟一般的树冠在风中无奈的摇动着。

    孙权背着手,站在池塘边,看着清澈的池水中两尾鲤鱼出神。明媚的阳光照在他华美的王服上,熠熠生辉,反衬着他的脸色有些灰败。不过四十五岁的孙权不经意之间显出了一些老态,鬓角几茎白发虽然被细心的拔去了,但是眼角的鱼尾纹却无法遮掩。

    孙权茫然的时候,经常会无意识的看向西面,目光越过高高的宫墙,只能看到时而晴朗,时而阴沉的天空,根本看不到他想看的小楼,其实小楼里也早已经没有了他想见的人,就算能看到,又有什么用呢。

    那院子一直空着,孙权没有赏给任何人,只是安排了十几个奴仆住在里面负责打扫,保持着房屋的整洁,而他自己却一次也没有去过,他只是偶尔在失神的时候,会不自觉的看向那里。

    吴国最近很清闲,和其他三国都在忙于战事不一样,吴国闲得有些让人不安,似乎被世人遗忘了一番,吴国的朝庭平静得如一潭死水,不见些许波澜,偶尔只有听到从其他三国传来的消息时才略微有些动静,然后很快就归于寂静。

    孙权已经很早就不怎么管事了,政事交给了太子孙登,孙登在丞相步骘和大将军陆逊的辅佐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把吴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吴国上下交口称赞,都说太子孙登将来是位明君,吴王孙权有福气,又有度量,自己还这么年轻就放手让太子去锻炼。孙权偶尔听到这些传言,只是笑笑,并不解释,别人都以为孙权是谦虚,只有近侍谷侍知道,孙权是无奈。

    孙登的根基已稳,做事又滴水不漏,大事小事都主动向孙权汇报,根本不给任何人一点把柄,谁还能动得了他?

    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孙权收回目光,重新静静的看着水中的鱼。

    “谷侯,父王在吗?”是孙登的声音。

    “殿下,大王在池边观鱼呢。”谷利恭敬的答道。

    “是吗?”孙登客气的说道,孙权抬起头,远远的看了他一眼,见他正微躬着腰对谷利说话,嘴角不由得扯了一下,一抹冷笑一闪而过,随即又恢复了平静。“请谷侯通报一声,登有大事要向父王禀报。”

    “子高。”孙权提高了嗓声叫了一声:“过来吧,什么样的大事,让你这么着急?”

    “父王……”孙登向谷利点了点头,一手提着衣摆,一手拿着一张纸,一路小跑着赶了过来,走过弯弯曲曲的鱼梁,来到水池中的亭榭,在孙权面前三步外站定,抬起手擦了擦额头的细汗,脸上露出悲戚之色来。“父王,朱君侯薨了。”

    “谁?”孙权一愣,随即又想了起来:“朱治?”

    “不是老君侯,老君侯两年前就已经过世了,是他的长子朱才朱君业。”孙登眼角湿润了,双手将纸递了过来,吞声道:“朱琬刚刚赶到建邺来报丧。”

    “朱琬?”孙权一边接过讣告,一边疑惑的嘟囔了一句:“他是谁?”

    “父王,朱琬是朱君侯的长子。”一直站在旁边的孙虑提醒了一句。

    孙权愣了一下,恍然大悟:“朱才死了?”他瞪着眼睛,显然有些不太敢相信,直到看见孙登点了点头,他才放松了神情,有些惋惜的说道:“君业(朱才)还不到三十岁吧,正当壮年,怎么……怎么会……”

    孙登也觉得难过,朱治为孙家效忠了一生,最后死之前还被孙权剥夺了权利,朱才本来很受孙权信任,正当重用之际,现在又死了,三子朱纬、四子朱万岁都年少而矢,只有次子朱纪还在,不过已经于几年前举家搬去了扶南,据说现在被孙绍安排在夷郡做太守,政绩很不错。在丹杨老家,朱家在几年内就败落了。他更难过的是,父王明显的老了,虽然他才四十五岁,可是已经显出了老态,连朱治在两年前就死了这样的事情都记不住了。

    孙权怅然若失,发了好一会儿呆,才怏怏的说道:“多赏一些钱财,届时你代我去一趟丹杨吧。朱家于我吴国有功,看他的子孙里还有谁能用的,安排个官职,不要让老君侯没了血食。爵位……就由这个朱琬继承了吧。”

    “喏。”孙登躬身应是,又说道:“父王,还有一件事,儿臣不敢决断,要请父王斟酌。”

    “什么事,还有你断不了的?”孙权瞟了一眼孙登,嘴角一挑。孙虑正目不转睛的看着他的眼神,将他这一抹不快的神色尽收眼底,不由得心中一喜,再看向孙登的眼神就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孙登听这种语气已经习惯了,他根本不当一回事,继续心平气和的说道:“奉先大兄发来消息,说他欲与天竺人争锋,奈何兵力不足,问我们有没有兴趣一起出征,并力攻击天竺。”

    “并力攻打天竺?”孙权愣了一下,突然来了精神,眉眼也变得生动起来,他高兴的招呼道:“子高,你坐,跟我好好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孙登谢了恩,在一张石凳上坐下,把情况说了一遍。原来孙绍发来了国书,主要讲了两件事,一是他已经击败了天竺水师,控制了整个天竺海,海上的商路已经全在他的掌握之中,他派人询问魏吴二国有没有兴趣组织船队去经商,因为地盘扩展太快,越国的发展速度跟不上,大量的机会白白浪费,所以他想请魏吴两人加大商队的规模,一起发财。至于蜀国,在大将军张飞平定南疆之后,他们已经派人穿过南疆,进入天竺,贸易已经在进行之中,就不需要再商量了。

    另一件就是孙绍请求吴国支援,他想拿下天竺,可是兵力严重不足,控制海路还绰绰有余,但是要上岸攻击就捉襟见肘了,魏国正在北疆清剿鲜卑人,蜀国刚刚平定了南疆,正在积蓄力量,准备和魏国一起西征,现在剩下的只有吴国无事,因为魏蜀都忙着自己的事,所以吴国十多万大军一直在闲着,除去各地镇守的兵力,吴国闲置的兵力至少有三万以上,孙权曾经想过趁机裁撤一些,可是阻力太大,最后只有一些实力已经大大削弱的将军被裁了,孙权真正想裁的一个也没裁成。

    现在孙绍希望孙权派一些人过去帮忙,而且条件很优厚,吴国除了出人之外,一切军械辎重全由越国承担,战利品按战利分红,一旦战事完成,随时可以撤回来。士卒如果有死伤,按越国的标准发给抚恤。除此之外,视兵力多少,越国还可以给吴国一笔钱财,换句话说,越国准备出钱雇佣吴军帮他打仗。

    孙权抚着胡须,沉吟了片刻,扫了孙登一眼:“他有没有比较钟意的对象?”

    孙登犹豫了一下,笑道:“有,他提了几个人名,都是我吴国的重将,是以儿臣不敢决断,要请父王下诏。”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双手推到孙权的面前。孙权拈起纸,还没看,先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香味,留神看了一眼,才知道是手上的纸发出的香味。

    “这是蜜香纸,据说是扶南的特产,经过改进之后,现在是越国文人雅士们最喜欢用的纸。”孙登见孙权一脸的好奇,便笑着解释道:“父王如果喜欢,我下次给大兄作书时,向他讨要一些。”

    孙权不以为然,刚要摇头,忽然脑海中浮出一个人影,他迟疑了片刻,问道:“有你姑姑和大虎的消息吗?”

    “姑姑在坐月子,年初的时候刚生了一个儿子,母子平安,正在扶南陪着桥太后,据说现在也被姑丈带着也喜欢上了读书。至于大虎,她去了锡兰岛,和周循一起,好象去年在安达曼海那一战中,她又立了功,和周循一起抓住了那个什么朱罗王。”

    “哦?”孙权眉毛一挑,有些兴奋起来:“大虎现在还带兵吗?”

    “当然带兵了。”孙登笑道:“姑姑有了身孕之后,飞虎营就交给她暂管了。”

    “哦,”孙权皱着眉头,想着怎么转个弯打听一下大桥的事情,可是想来想去,好象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借口,正在着急的时候,孙登又接着说道:“原本飞虎营也不会交给她,而是由王后关凤代领的,可是王后关凤也怀上了,所以便交给大虎了,这还是桥太后下的命令,她怕姑姑和王后练兵动了胎气,所以把她们两个全关在特牧城,天天陪她玩耍呢。”

    孙权松了一口气,顺着意思打听了一些扶南的情况,拐弯抹角的问了大桥,孙登其实早就知道,要不然他也不会主动提起大桥,只是他知道,大桥可没有孙权这么热心。他只是为了让孙权开心所以才说两句的。

    “这个我考虑两天,你也多想想,有些人……”孙权点了点那张纸上的人名:“是不能去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8215 28216 28217 28218 28219 28220 28221 28222 28223 28224 28225 28226 28227 28228 28229 28230 28231 28232 28233 28234 28235 28236 28237 28238 28239 28240 28241 28242 28243 28244 28245 28246 28247 28248 28249 28250 28251 28252 28253 28254 28255 28256 28257 28258 28259 28260 28261 28262 28263 28264 28265 28266 28267 28268 28269 28270 28271 28272 28273 28274 28275 28276 28277 28278 28279 28280 28281 28282 28283 28284 28285 28286 28287 28288 28289 28290 28291 28292 28293 28294 28295 28296 28297 28298 28299 28300 28301 28302 28303 28304 28305 28306 28307 28308 28309 28310 28311 28312 28313 2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