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一脑门的黑线,我哪知道啊。他掩饰的一笑:“我也是听人说起,具体的情况并不太清楚,真是不好意思。”
“呵呵呵,无妨,既然知道他在曹艹属下,我以后再派人去打听就是了。”诸葛亮也不介意,提起茶壶给孙绍倒了一杯茶,“校尉,今曰请校尉到寒舍一叙,说实在的,有些企图。”
孙绍笑了笑:“是想问新酒的事吧?”
“正是。”诸葛亮也笑了,“我十分好奇校尉是如何做出这酒的,希望校尉能指点一番。”
孙绍打量着他,喝了两口茶,脸上笑意盈盈的,却不说话,过了好一会才说道:“将军如此盛情相邀,照理说,我是应该坦诚相告的。不过,嘿嘿嘿,将军,这可是我的谋生之路,你总不能断了我的生路吧?”
诸葛亮有些尴尬,他本来以为,把孙绍请到府上来,又这么诚意的请教,孙绍多少也要说两句,哪怕关窍之处含糊带过,他也可以理解,却没想到孙绍如此不给面子,直截了当的拒绝了他,一个字也不肯露。一时之间,他倒不好说什么,反过来还得抱歉的说道:“如此,倒是亮冒昧了。”
孙绍脸皮厚,他一点不好意思的感觉也没有,心安理得的喝着茶,想了想又道:“新酒的法子,我是不能说,一来这不仅是我的谋生之路,同时还是我姑姑的生存之道。左将军娶了新人忘了旧人,既不给我姑姑休书让她再嫁,又不给一点生活费,我姑姑只能指着这酒坊生活,我如果告诉你,岂不是看着她活活饿死?于心何忍啊。”
诸葛亮苦笑一声,心里却是火大。要不是碍着面子,他恨不得把孙绍一脚踢出去。孙尚香会饿死?她现在也没把酒卖到成都来啊。孙绍这么说明着是指责刘备做事不地道,没有给孙尚香一个交待就又娶了吴夫人,说到底,这是孙家和刘家的家事,他也不怎么好置评。可是孙绍居然拿这个当理由,还这么理由气壮的,实在让他很不高兴。
“校尉言重了。”
“哈哈哈……当然了,这个只是说笑,我想将军也不会相信的。”孙绍哈哈一笑,好象恶作剧得逞似的,十分开心:“但是我却有一个一点也不玩笑的话,想必将军一定能谅解。有所谓,天机不可泄漏,否则必有飞来横祸。将军,你可信么?”
诸葛亮心中一动,刚才的怒气不翼而飞。孙绍的这句话越发的坐实了他的猜想,那座酒坊里有秘密。他端起茶杯,浅浅的呷了一口茶,心有同感的点点头:“校尉这么说,我也能理解,既然如此,那亮就不敢追问了。”
孙绍嘴角一挑,有些得意的看着吃了瘪的诸葛亮,接着又说道:“然,承蒙将军相邀,我却很想和将军说说这新酒以外的事情,比如……这道。”
“道?”诸葛亮眼神一闪:“何道?”
“天之道。”
“天之道?”诸葛亮瞟了孙绍一眼,有些不以为然。他对孙绍的情况虽然并不太清楚,但是并不代表他一无所知。孙绍是个武夫,一身的好武艺,可是学问却一般,和关羽论春秋,他只能说前两卷,后面的都没学问,也就是关羽那个半吊子才看得上他。他今天居然敢来和自己谈天道,还这么一本正经的,岂不是自讨没趣?他心里不屑,脸上却不露出一丝异样,欠身说道:“亮洗耳恭听校尉高见。”
“哈哈哈……”孙绍又没心没肺的笑了:“将军,儒法道墨兵,不知道将军心仪哪一家?”
诸葛亮略一沉思:“当然是圣人所传的儒了。”
“言不对心,言不对心。”孙绍大模大样的指着诸葛亮,一副老前辈指点小后生的模样,“将军没有诚意啊。”
“校尉何出此言。”诸葛亮微笑着反问道。
孙绍摆弄着手中的茶杯,慢条斯理的说道:“绍也不才,闻说将军隐居隆中之时,自称管乐。可有此事?”
“有。”诸葛亮略一思索,便点头应了。刚才他就是因为孙绍这么说,才请孙绍到府上来一叙的,虽然他觉得孙绍知道这件事有些怪异,但是兄长在江东,孙绍偶尔听说,也不奇怪。
“将军心灵手巧,善于机关之术,可有此事?”孙绍又追问道。
诸葛亮眉头微微一皱,犹豫了片刻,又点了点头:“有。”
“将军入益州,掌左将军府事,以商韩之法治蜀,这也是有目共睹的吧?”
诸葛亮嘴角略微歪了歪,皮笑肉不笑的点了点头。
“那……将军又治何经啊?”
诸葛亮不以为然的一笑:“亮读书唯求大概,不循章句,不专治一经。”
“那就是没治经了。”孙绍一拍大腿:“管仲,杂家也,乐毅,兵家也,商韩,法家也,机关之术,墨家也,将军通此数家,唯独不治一经,又如何能说独心仪于圣人之道?将军言不由心,难道是想诳我么?”
;
------------
第九十三章 一滴水中的智慧
诸葛亮一声不吭,端起茶杯慢慢的呷着,过了一会儿,脸上才慢慢的浮起别有意思的笑容:“想不到校尉对亮这么了解啊。”
孙绍也不谦虚:“我对将军的了解,恐怕比将军对我的了解要深得多。”他顿了顿,没等诸葛亮说话,又慨然叹道:“因为我觉得,左将军帐下虽然人才济济,可是唯有将军有经天纬地之才。绍对将军仰慕已久,故而不怕交浅言深,欣然与将军同车。只可惜啊,将军却言不由衷,对我多方防备,实在令人沮丧。”
诸葛亮听了,心里十分受用,脸上却不露声色的笑道:“校尉言重了,亮何曾防备校尉。如果真的防备校尉,又怎么敢冒昧的请校尉来寒舍一叙。刚才只是随口一说,还请校尉不要放在心上。”
孙绍摆摆手:“将军莫要多心,你这么做,我也能理解。这样吧,我们今天不谈时政,不谈人事,只谈天道,免得有闲言碎语的,于将军不利。”
诸葛亮无可奈何,明知孙绍这是拿话挡他,却又不好推辞,只得点头称是:“就依校尉。“
“我们说说墨家吧。”孙绍端起茶杯,倒了一些茶水在手掌心,然后竖起手掌,让茶手沿着手指缓缓流下,茶水在指尖慢慢凝成一个水滴,晃晃悠悠的,却不落下。“将军,易云‘天道广大,无所不包’。西方有贤人亦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自来是人远道,道不远人。将军可曾想过,这一滴水中,亦有道否?”
诸葛亮微微的皱了皱眉,孙绍说的话他大部分都懂,那个什么‘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的虽然没听过,可是他也能理解,但是说这一滴水中亦有道,是不是太玄虚了些?他是个务实的人,不喜欢这些太玄虚的东西,如果孙绍要和他谈这些,他可没有兴趣。他看着孙绍,很淡漠的说道:“敢请教。”
“来,你来看。”孙绍招了招手,示意诸葛亮过去一点。
诸葛亮越发的不快,可是却不好推辞,只好凑了过去,敷衍的看了一眼,当然什么也没看出来。孙绍见他心不在焉的,又笑了笑,小心的将手指挪到他的眼前,然后神秘的笑道:“请将军通过此水滴看这景物,可与平时有所不同。”
诸葛亮见他说得郑重,倒有些摸不着底了,他按照孙绍所说,专心的透过水滴看了一下,却见水滴中光怪陆离,并没有什么东西。正在此时,孙绍另一只手缓缓的靠近了水滴,两根手指拈了一根头发:“将军请透过这水滴看这头发。”
诸葛亮闻言细看,一看之下,顿时吃了一惊,水滴后面的头发明显看起来要粗得多。
见诸葛亮露出惊愕之色,孙绍笑了,手指甩了甩,将茶水甩落,又扔了头发,重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这才高深莫测的看着诸葛亮:“将军可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诸葛亮愣了一会,摇了摇头,拱手施礼,神态恭敬了不少:“请教。”
孙绍却没有直接说答案,又接着说道:“将军在军中呆过,想必知道军中取火用的琉璃珠吧?”
诸葛亮抚着胡须想了想,略有所悟:“校尉是说,这和琉璃珠生火的道理一样?”
琉璃珠就是指玻璃珠,不过三国时的玻璃生产技术还不过关,不如后世的玻璃这么纯净,通常都会带一些颜色,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气孔。仅管如此,这些琉璃珠也是难得之物,除了用来作饰物以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用来聚光生火,如果有合适的琉璃珠,效果还马虎说得过去。
诸葛亮在军中呆过一段时间,对这种琉璃珠并不陌生,他也思考过其中的道理,但是并无所得,现在看到这个水珠,他突然之间就想到了琉璃珠,隐隐的觉得自己抓住了什么,却又不甚分明。
“虽不中,亦不远矣。”孙绍斜着眼睛,似笑非笑的看着沉思的诸葛亮,又说道:“将军既然通晓墨家的机关术,想必也知道有这么一段话,‘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还有这么一段话,‘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诸葛亮想了想,有些兴奋的点头:“不错,是有这两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4798
24799
24800
24801
24802
24803
24804
24805
24806
24807
24808
24809
24810
24811
24812
24813
24814
24815
24816
24817
24818
24819
24820
24821
24822
24823
24824
24825
24826
24827
24828
24829
24830
24831
24832
24833
24834
24835
24836
24837
24838
24839
24840
24841
24842
24843
24844
24845
24846
24847
24848
24849
24850
24851
24852
24853
24854
24855
24856
24857
24858
24859
24860
24861
24862
24863
24864
24865
24866
24867
24868
24869
24870
24871
24872
24873
24874
24875
24876
24877
24878
24879
24880
24881
24882
24883
24884
24885
24886
24887
24888
24889
24890
24891
24892
24893
24894
24895
24896
24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