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见识过人,亮自愧不如。”诸葛亮举起酒杯,笑道:“请以薄酒一杯,谢校尉点拨。”

    孙绍连忙谦虚了几句:“岂敢岂敢。贤夫妇智慧过人,如果将军不是为俗务所扰,又岂有我置喙的机会?将军有理政之才,又有务实之心,假以时曰,功德不可限量,必将留名青史,光彪千秋。如果孙绍有幸,得附将军骥尾,为后人所知,岂不快哉?”

    诸葛亮摇着头笑了,孙绍说的话正说他的心窝,脸上却不能太过直白,连忙谦虚了几句,又似乎很遗憾的说道:“校尉如此年轻,就有了这样的成就,以后又岂是我敢望项背的?我当附校尉骥尾才对。”

    “哈哈哈……”孙绍大笑,举杯道:“我们这么说,是不是有些肉麻了?来,将军请满饮此杯。”

    诸葛亮见孙绍避而不答,滴水不漏,有些遗憾,只得放弃了刺探孙绍心思的打算,转而又谈起治学之道。当然了,他们说的治学,可不是治经学,而是他们现在正在谈的自然之道。诸葛亮总觉得孙绍看问题的深度有些可疑。大汉不是没有出过精通自然之道的大学者,比如张衡,比如王充,他们在自然之道上都有过人的见识。可是他们成名的时候是多大?而孙绍才多大?就算他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研究这些,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啊。

    “其实也简单。”孙绍轻轻的放下酒杯,若有所思,仿佛正在斟酌用什么字眼来表达。

    诸葛亮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他感觉到,孙绍接下来说的每一个字,都将让他受益非浅。

    孙绍很深沉的看着有几分紧张的诸葛亮,一字一句的说道:“静能生慧。”

    ――――――――――――――――

    惯例,今曰三更求票,求推荐,求收藏。

    ;
------------

第九十五章 关心则乱

    孙权放下书简,伸出两根手指揉捏着有些酸痛的眉心,另一只手轻轻的敲着桌面,单调的声音在大帐内显得特别清晰。军师张昭、车骑将军长史孙邵等人都静静的看着孙权,他们只知道这是前往益州提亲的使者张承发回来的急信,但里面讲什么,他们却不太清楚,只能看着孙权,希望从他的脸上看出些信息。

    “刘备愿意联姻,但是他不想和我子联姻,要和奉先联姻。”孙权一提到孙绍这字,就忍不住看了张昭一眼,张昭面色平静,恍若未见。左司马顾雍眉头皱了一下,也没有说话,中司马诸葛瑾欲言又止,连连摇头。右司马滕耽却站了起来,拱手道:“至尊,臣以为不妥。”

    “哦,为何?”孙权不动声色的问道。

    “至尊提亲是为公子登,如今左将军却欲与校尉联姻,与礼不合。再者,校尉是公族,与外国大将联姻,这……似乎有所不妥。”

    孙权眼神一闪,随即又看向其他人。张昭咳嗽了一声,出言反驳道:“老臣以为不然。”

    “张公请讲。”

    “至尊是为公子登提亲,但是公子登年幼,关羽拒婚也是实情,左将军为联姻成功计,转而欲与校尉联姻,这也是有道理的。校尉与关羽之女年纪相当,关羽想必不会反对。至于校尉的公族身份……”张昭抬起头看着孙权,目光炯炯:“公族之中与敌国联姻的,校尉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又有何不妥?”

    滕耽有些不高兴,他觉得张昭极力促成这桩婚姻,是不愿意他儿子第一次出使就任务失败。可是他又不敢反驳,张昭是出了名的资历深,脾气大,而且他说的也在理――只是他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孙绍这个公族的特殊姓。

    孙权也不生气,又询问了其他人的意见,孙邵无可无不可,两面不得罪,诸葛瑾从大局出发,赞同联姻,可是他又怕孙权有其他想法,也只能吞吞吐吐的没有明确意见。只有顾雍一直没有说话,孙权看了一会,直接点将:“顾公有什么看法?”

    大帐里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顾雍。顾雍抚着胡须略略欠身,“臣以为可。”

    “为何?”孙权还是不急不慢的说。

    “一者,校尉与关羽之女年龄相近,很般配。二者,校尉着意于商贾,无意朝堂,不会惹人非议。三者,校尉……也该成亲了。”

    孙权眼神一闪,直起了腰,频频点头。顾雍果然是不轻言,言必有中。他一下子就说了三个问题,一是由孙绍与关凤成亲可以确保联姻成功,二是孙绍没有危险,而且孙绍娶了关羽的女儿以后,孙权再怎么压制他都是名正言顺的,三是孙绍已经十八了,他的父亲早逝,你这个做叔叔的,理当为他艹办此事,否则别人就会有闲话。

    而这三点,都是孙权不能不考虑的。孙权本来还有些犹豫,听了顾雍这几句话之后,立刻打消了疑虑,决定成全此事。他笑道:“顾公言之有理,我也是这么想。奉先奉先,不成家焉能奉先。再说我这个侄儿眼界甚高,也只有关羽的女儿这样的奇女子方能配得他。”

    众人附和的笑了。

    孙权拍拍案上的书简,又笑道:“诸君有所不知。奉先在关羽门前骂阵,接连击败了关羽的一子一女,可算是涨了我江东的威风,就凭此功,我也要好好的奖赏他才对。”

    “有这事?”张昭面露喜色。

    “正是。”孙权笑眯眯的看着张昭,示意谷利将书简递给张昭:“奉先不仅以武力击败了关平、关凤,更和关羽论说春秋,这可是张公的功劳。要不然,以他那点文章如何是关羽的对手。”

    张昭迅速的看了一遍张承手书的信,哈哈一笑,坦然的说道:“校尉为学虽晚,却十分勤奋,是个做学问的人才,将来在经学上必有所成。”

    孙权很满意:“那还要请张公多多督促才是。”

    “臣,敢不遵命。”张昭心领神会。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孙权摆摆手:“诸位先下去准备战事吧,我要安排一下这桩婚事。我家兄长英年早逝,奉先就如同我的亲生儿子一般,婚姻大事,可马虎不得。”

    众人连忙拜倒:“至尊仁意圣心,实乃校尉之幸,臣等之幸。”

    孙权大笑。

    待众人走了之后,他站起身,掂着手里的书简,脸上露出向往的笑容,想了片刻,转身道:“阿利,准备车马,回城一趟。”

    大桥和小桥对面而坐,棋盘上的棋子已经寥寥无几,战局已经分明,小桥捏着手里的将,却无处可放,大桥的一车一马虎视眈眈,已经露出了獠牙,正等着她放下棋子就迎面扑上。

    “姊姊,我不下了。”小桥耍赖的搅乱了棋局:“这棋是阿满所制,他一定还有些绝招只教了你,却没有教我,姨母到底是不如阿母亲的,不公平。”

    大桥抿嘴浅笑,瞥了小桥一眼道:“你看你,孩子还在身边,你倒象个孩子似的。小玉儿输了那么多,也没像你这么没皮没脸的闹过。”

    小桥瞪了嘻笑的周玉一眼,佯怒道:“不说她还好,一说她我就更生气了。女生外相,她倒是帮你多还是帮我多?白养了她十几年。”

    周玉大羞,把头埋到大桥怀里不肯出来。大桥嗔了小桥一眼,爱怜的抚着周玉柔若无骨的肩膀,也有些得意的笑道:“小玉儿就是乖,知道该帮谁。”

    “姨母――”周玉拉长了声音,扭在大桥怀里撒着娇,逗得大桥开怀大笑。

    “夫人。”桥英急急的走了进来,打断了三人的说笑。大桥见她面色有些紧张,不免有些吃惊,连忙扶起周玉。“什么事?”

    “至尊来了。”桥英有些惊惶的说道,显得手足无措。

    “他怎么来了?”大桥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她站起身,不快的说道:“不是说了嘛,等阿满回来再去谢恩,他身为江东之主,如何自轻身份。不见,就说我身体不好。”

    “说是……说是与少主有关。”桥英压低了声音,打断了大桥的话。

    “阿满?”大桥吃了一惊,连忙拉着桥英的手臂,声音也跟着发颤起来:“阿满怎么了?是不是关羽拒婚,他又发了牛脾气,唉呀,这孩子……怎么到了外面,还是那么的冲动,这……”

    小桥见大桥乱了方寸,连忙上前拉开她,镇静的对桥英说道:“至尊的心情如何?”

    “还好,看样子心情不错。”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4363 34364 34365 34366 34367 34368 34369 34370 34371 34372 34373 34374 34375 34376 34377 34378 34379 34380 34381 34382 34383 34384 34385 34386 34387 34388 34389 34390 34391 34392 34393 34394 34395 34396 34397 34398 34399 34400 34401 34402 34403 34404 34405 34406 34407 34408 34409 34410 34411 34412 34413 34414 34415 34416 34417 34418 34419 34420 34421 34422 34423 34424 34425 34426 34427 34428 34429 34430 34431 34432 34433 34434 34435 34436 34437 34438 34439 34440 34441 34442 34443 34444 34445 34446 34447 34448 34449 34450 34451 34452 34453 34454 34455 34456 34457 34458 34459 34460 34461 34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