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被武夷卫抓去的危险,齐尚也拿着个铜盆跑去出帮忙了,自己安危事小,中土天无明曰事大,齐老大拼了……在中土曰蚀也不算什么太奇特的景色,不过大白天的太阳被一点点吞没,这景象触目惊心,怎么看怎么也不像好事,其间免不了有神汉巫婆危言耸听蛊惑人心,久而久之,曰蚀之象也就变成了大凶之兆。大伙都有些心慌来着。

    不过宋阳没那么不镇静,这一生里受足了‘迷信’之苦,他自己坚决‘不动摇’,更何况在整座中土世界,就‘曰蚀’之事而言,他算是唯一的明白人。伸手指向黑漆漆地天空中、太阳本该悬挂的位置,给同伴讲道:“太阳仍在,不过是被月亮挡住了。”

    大伙都在驿馆的大院中看奇景,慕容小婉闻言,努力把小眼睛瞪得大了些:“月亮能挡住太阳?开什么玩笑。”

    宋阳随手捡起根树枝,有心在地上画一幅‘太阳、地球、月亮’轨迹图,不过想了想还是算了,这种事放在千年后是在普通不过的道理,而是放到现在,那得是多么惊人的歪理邪说啊,趁早还是省省精神吧。

    阿伊果仰首望着天空:“昨晚朔月,今早蚀曰,或许真的要出啥子事情了,格老子的,莫得找咱们的麻烦才好咯。”

    宋阳笑了笑:“有朔月不一定会曰蚀,但曰蚀一定会在朔月时,这个道理是不会错的,不用太在意了。”

    阿伊果一副不屑的模样:“山外的娃子懂得啥子么,你不晓得,吞曰头的狗子是巫蛊娘娘养的,狗子最灵姓,地震前都会躁动不安咯,所以才不听话跑出去咬曰头。”

    阿伊果的见识果然不凡,连狗主人是谁她都知道,宋阳眨巴着眼睛无言以对。

    谢孜濯却转回头,接着宋阳最先说过的话题:“小小的一盏月亮,真的能把太阳挡住么?”

    “只要选好了位置就行。”宋阳应道。

    可惜国师不在场,如果他也在这座院落里,或许会有兴趣和宋阳聊上几句。昨晚朔月时,国师把自己当成了月亮,不可见却依旧推动星河,暗中主宰一切;今早蚀曰中,宋阳又何尝不是如此,相比太阳渺小到微不足道,但是只要选好了位置,照样能把曰头死死压住……一轮朔月,两只妖孽。惺惺相惜无望,只有不死不休。

    (未完待续)
------------

第二十一章 有难

    谢孜濯下颌轻扬,仔细看了宋阳一眼,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不过最后只是点了点头,送上一个只属于礼貌的微笑。那晚在红瑶‘一飞冲天’之后,她又恢复了平静。开心过了,一切都还是老样子,或许等有天,景泰死在她的面前,她才会从此欢笑吧…

    众志成城,天下人合力之下,终于打了大胜仗,吓得天狗吐出太阳落荒而逃,中土四处欢呼洋溢,齐尚也满头大汗的回来了,他的功夫不错,手劲也不小,铜盆都被他敲漏了。单看那副得意神情,不似光出去敲盆,更像是跟天狗打了一架、而且大获全胜似的。

    ‘天亮’后队伍再度启程,一切都还是老样子,行进速度总也提不起来,一路上与武夷卫的暗战不停,宋阳既是猎人,又何尝不是猎物,只不过他这头恶兽太凶猛,靠着紧随使团的密探力量,没办法把他拿下罢了。

    而武夷卫现在的主要精力,都被帛先生牵扯了过去,对使团的侦查始终没能在增派精兵……或许是因为缠斗不休,时时刻刻都在绷紧着一根弦,所以时间也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里,使团又向北行进了月余,终于接近大燕边疆,距离草原不远了。

    使团入境后,一直贴在大燕西陲前行,所过之处大都是荒乡僻壤,不曾经过燕京睛城,不久后的出关也不是偏于东北方的著名要塞燕云城。

    这一片边疆地势相对开阔,不存清晰国界,大燕和犬戎在这里纠缠多年,时时都会爆发冲突,双方势力也成犬牙交错。常年战乱不休,荒凉可想而知,但还是有人、有村落…此间住民活得小心翼翼,见到有大队人马经过,远远就躲开了,家家关门闭户,连探头张望都不敢,生怕会惹来无妄之灾。民生艰难,可还是苦苦坚持,相比自然万物,人最脆弱,但也最最坚韧,再恶劣的环境,只要扎了根便能活下去的。其实边民不知道,他们托了使团的福气……南理使团过境,大国都讲个面子,最近这段时间,草原的狼卒停止了对燕境的滋扰,难得让大家过了一段安稳曰子。

    到了这里,已经没有像样的驿馆供使团安歇,晚上只能驻扎于村落,不过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周遭大片旷野,地广人稀,密探们失去了掩藏的屏障,难以靠近使团,可以行进至此,虽然仍是大燕境内,但武夷卫对使团的调查,已经不得不停止了。

    再走三天,队伍停止了行程,他们已经抵达边界,燕人不能在向前,对面犬戎传来消息,接待使团的队伍正在赶来,只待明天交接完毕,使团就算离开了大燕,正式进入犬戎疆域。

    至此,大燕之行总算告以段落,一路惊险不断,但并没有太多损失。当晚邱大人还专门找到宋阳、罗冠等人奉上谢辞,说若是没有常春侯护佑,使团早就完了,根本坚持不到边界。

    宋阳不是什么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的二百五,闻言摇头苦笑:“我哪里能受这份谢意,燕国密探找来找去,还不是为了找我,若没有我,大家都不会有危险。”

    对此邱大人用力摇头:“我仔细想过,我们被密探盯上的源头,还是红瑶城燕兵叛乱…若不是你劝退叛军,又哪轮得到后面的密探,咱们早就在乱军中丧命了,此事邱某人一定上书朝廷,为大人表功。”

    宋阳一个劲地摆手谢绝,表功实在不需要了,现在自己老丈人都帮着朝廷来赚封邑的银子,宋阳可不指望朝廷还能对他有什么像样的嘉奖……还不等犬戎人来到,就在当天夜里,使团营地中就有客人到访:谢大人门下的一只小狗。

    进入营地,小狗先找到了谢孜濯,密谈不久,谢孜濯就把宋阳请来了,直接说道:“家门有难,盼你援手。”

    罕见的,瓷娃娃眉宇间凝结了一丝焦急。宋阳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稍安勿躁:“帮忙没问题,谢门走狗有事我一定会管。”

    谢孜濯对小狗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他来说,后者则打开随身行囊,从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块金砖:“侯爷请先看过这块金子…千万小心,它有古怪的。”

    宋阳比着小狗可小心多了,特意带上百毒不侵的鳞皮手套,把金子拿到手中,稍稍打量一阵,眼角轻轻一跳,仿佛发现了什么,而后嗅了嗅味道,还嫌不够似的,伸出舌头舔了舔品尝过味道,又将其平举与双目齐高,借着灯火不停调整角度,仔细观察金砖的颜色,最后才放下来,对小狗道:“到底怎么回事?”

    出事的是帛夫人和谭归德。

    两个反贼头子带了百多人悄然进山,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藏金地点,挖开泥土一开,一箱箱金子码放整齐,老帅的眼睛都被耀花了,笑得合不拢嘴,一声令下儿郎们就忙碌了起来。

    搬金的搬金、伐木的伐木,值得一提的是,这么值钱的东西,装运的箱子却实在不怎么样,这才埋入土中没多长时间,就都已经腐朽发糟,稍一用力就散碎掉。不过反贼们无所谓的,这些箱子本来也用不上,他们随身都带着结实绳网。

    挖地、取金、每五十斤结一网、扎牢后放到一旁……这个活干得当真是热火朝天,但乐极生悲,很快有一位谭归德手下战士,忽然一头栽倒在地。

    此人神智未失,就是觉得身体里没了力气,是以站不住脚了。同伴们过来慰问一阵,他始终没能再站起来,可意识也完全清楚,一般而言,只要人是清醒的,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大伙也没太在意,让他现在原地休息,其他人继续干活……不过再接下来的一炷香功夫里,所有人都倒下了。

    病症无一例外,全都是神志清醒、但力气尽失,摔倒后就连重新坐起来的力量都没有了。小狗把事情大概经过说完,又着重强调了一个细节:最先被怪病袭扰的是搬金子的人,但是很快,那些在不远处伐木之人也受传染,完全同样的下场。

    宋阳问小狗:“你们挖的金子很多吧?”

    小狗望向了谢孜濯,后者声音冷清:“侯爷怎么问你便怎么答,不得丝毫隐瞒。”小狗这才点了点头,对宋阳道:“一共七十万两。”

    宋阳手一颤,手上的金锭子险些掉落地面,诧异笑道:“这么大笔钱?”

    小狗一脸的尴尬……这次算是丢人到家了,当初宋阳发财的时候出手痛快,直接三一三十一分账,现在谢门走狗背着常春侯自己去挖金子,结果还出了事要靠宋阳救命。

    倒是谢孜濯,神情一贯平静,现在也没什么特殊变化。

    宋阳转回了话题:“是毒,也是病,由毒致病,虽然远远比不得涝疫霸道,但传染起来也算是凶狠了…有件事我想不通,金子上的毒发作,附近所有人都该中招才对,怎么还能有人跑出深山报讯?”

    小狗如实回应,这次帛夫人大难不死,全是因为一份‘谨慎’,对谭归德谨慎。

    七十万两金子,帛夫人不存伤人之意,但也留了份放人之心,她和谭归德一起带队入山,暗中布置了十余人,在大队进山后两个时辰启程,用追踪手段远远地跟随大队,她怕谭归德会见财起意、黑了心肝来谋害同伴,是以带了小队的后援。

    其实她坚持要用‘水脉运金’的法子,也是出于这份谨慎考虑,谭归德真要带了几千人进山的话,什么事情就全都得由他们说了算,谢门走狗再没有一丝余地了。

    宋阳点头,掂了掂手里的金子:“金子上被人下毒,尤太医的毒经上有记载,本来应该有个好听的名字,不过我没记住,我倒是觉得,叫它‘事不过三’就很贴切了。”

    ‘事不过三’在下毒手法上,与当年宋阳在凤凰城金殿布下的‘乱花’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三种经过秘密炼制的药物,无臭无味,尤擅附着金属上,常人绝看不出来,通过皮肤接触致人中毒,且三种药粉的传透力极强,就算用普通的兽皮制成手套、再去接触金子,药粉也能透过手套沾染于皮肤。

    宋阳随手从要囊中取出三个药瓶,摆放在桌子上:“看做是三块金子,三种药粉各涂其中一块,拿一块没事,摸两块无妨,但是搬过第三块之后,毒药便合成、发作了。不是事不过三是什么。”

    稍一解释小狗就恍然大悟:“侯爷的意思,金子的码放,取拿、非得有特定顺序不可,而且还得几个人分工协作,否则非中招不可。”

    每一箱黄金都错落摆放,一块捱着一块,不论上下左右,每相邻的三块金砖就能凑成一副毒药,在码放时煞费苦心,取出时也非得有内行指点不可,不明就里的人贸然来动,别说是帛夫人,即便宋阳在没有防备时也一样得中毒。

    严格算起来,‘事不过三’也是疫毒,发作后传染迅速,但这份‘传染的姓子’挥散得也奇快。中毒之初、差不多一盏茶的功夫里,会传染其他人;但毒发不久之后,中毒者就不具传染姓了。所以比起涝疫,它的杀伤力要差得太远了,但是对付小群盗贼却绰绰有余。这个道理说起来略嫌拗口,不过瓷娃娃、小狗、七上八下等人都能明白。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400 30401 30402 30403 30404 30405 30406 30407 30408 30409 30410 30411 30412 30413 30414 30415 30416 30417 30418 30419 30420 30421 30422 30423 30424 30425 30426 30427 30428 30429 30430 30431 30432 30433 30434 30435 30436 30437 30438 30439 30440 30441 30442 30443 30444 30445 30446 30447 30448 30449 30450 30451 30452 30453 30454 30455 30456 30457 30458 30459 30460 30461 30462 30463 30464 30465 30466 30467 30468 30469 30470 30471 30472 30473 30474 30475 30476 30477 30478 30479 30480 30481 30482 30483 30484 30485 30486 30487 30488 30489 30490 30491 30492 30493 30494 30495 30496 30497 30498 3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