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青阳守卒举手投降开关献城,也只有死路一条。能荣任大军统帅,心思自然坚定,毁灭全城的霸道手段要么不用,要用的话就绝不会中途停止,打从新的投绳攻势开始之后,就算青阳城内的南蛮晓得了大军凶猛也为时晚矣。
也是因为决意焚城、不受降,所以这场火不用等油罐子砸光后再去点,在前面几轮投掷过后,番子便以火箭袭城,跟着再把油罐接种不断地向城内去砸……从中午开始的投绳,也一直持续到深夜,才终于把油罐尽数清空!
眼看着青阳的火势从弱到强、恶焰层层跃升越跳跃高、直到最后一座大好城池完完全全变成一只巨大的火盆,自番军主帅以下,诸多将领大笑不停。
当真是烧得痛快极了,之前十万先遣的覆灭、五万奴隶的哗变、百万灌之巨的油罐损失…番子的诸多颓丧与愤怒,终于随着这把大火付之一炬。
与纵火城头不同的,焚城大火烧得不是石头,而是房屋、建筑、树木等等,一场大火熊熊不熄,甚至连雨水都对之无可奈何,整整七天七夜过去,青阳城中烧无可烧火势才渐渐减弱、终告熄灭……南理西疆的最后重镇、镇西王一系最后一处阵地彻底被烈焰焚毁。
七天之中,番军也不可能往火堆里钻,就驻扎原地等待,大元帅传书南理四方,从南理皇都凤凰城到北方边关折桥,盖了元帅大印的吐蕃军书传遍南理大小城池,番子的措辞中规中矩,抬头寒暄落款祝福一样不落,但军书含义不过就一句话:青阳已化槁灰,若再做顽抗便同此城!
大火初熄,但城中还进不去人,元帅传令全军戒骄勿躁,‘晾’它一天再破门进去搜索。同时军中的高级将领齐聚大帐。
青阳肯定是完了,不用再多想什么,借着这几天的功夫,元帅已经拟出下一步的行动方略,召集众将来商议,有关军情的讨论,气氛轻松愉快,大伙心情都好得很,讨论过后元帅甚至还把大伙都留下来,就在中军帐中开了一个小小的宴会,还开了一坛子老酒…军务在身时严禁饮酒,不过一群将军喝这么一小坛,一人能分到一杯就不错了,不会酒醉误事、小小的放纵无妨。刚烧了一座城,造下这么大的杀戮,再怎么高兴心里难免有些不是滋味,喝口酒压一压就舒服多了。
宴席散去,一夜无事,只等天亮派人进城搜索,找到常春侯的尸体、王侯令鉴和城守大印,青阳战事就算彻底结束,大军便可继续前进。
当晚番军大帅睡梦香甜,破晓时分醒来,正洗漱着忽然亲兵进账,脸色古怪声音更是异常干涩:“启禀大帅,青阳…青阳……”
亲兵‘青阳’了半晌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元帅等得不耐烦伸手把他推到一旁,迈步走出大帐望向青阳,旋即元帅就大吃了一惊!
一座焦黑的城,触目沉重、破败、死气沉沉,明明就是一座死城了,可城头上…竟然插便旌旗!南理龙旗、红波军旗、征西帅旗、常春大旗,一面一面五颜六色,正迎着晨风烈烈飘扬,荡漾着蓬勃生机与浓浓士气。
番军元帅只觉得一阵眩晕,这可是闹鬼了么,七天七夜的焚城大火之后,怎么可能还有人幸存?
还不等他想清楚怎么回事,青阳城中忽然传出‘嘭’地一声、火焰爆燃时才会有的闷响,片刻后之见城内一道赤红色的浓烟遇风不散、滚滚而上、直冲九霄,方圆百里清晰可见。
之前召唤散兵游勇的赤色烽烟又告升起,如今它又多了一重含义,昭示四方,青阳仍在、南理的青阳仍在。
番军人人都见到了青阳城的异象、人人都恍若梦中,真的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数十万人目瞪口呆,偌大天地死般寂静,一片沉寂……直到一个白袍人跃上城头箭垛,手中巨大的刀锋如血、遥遥指向吐蕃中军帅旗,对着密密麻麻地番子大军笑着催促道:“快去吃早饭,吃饱了来攻城。”
笑声朗朗、传遍四方,宋阳吼过一句后,跳回城头吃早饭去了。
……镇西王曾对宋阳说过,南理太祖开国时,曾在中、西、北三地各选址一处兴建大库广储军需以备不时之用,三座大库都是地窟,深藏于地面之下。最初西疆大库就选址在了青阳,但大库即将建成之际,从地缝中渗出了些许‘血水’,其实只是些普通的锈水,说明附近土壤含铁量高,虽然不常见但也算是正常的地质现象,不过在‘古代’看来此事是不祥之兆,太祖皇帝下令封闭此处,西疆地库另则其他地点。
这件事不是什么秘密,当初镇西王的爹就把它当成玄奇故事讲给王爷听,后来王爷当了爹,又把故事讲给了筱拂、初榕听……当常春侯决意出兵、增援青阳时,阿难金马细数番军手段,投绳战法当然是重中之重,番子能烧城墙自然也能烧城内,此事不可不防,若想不出抵御的办法干脆就别出兵了,初榕自然就想到了小时候听过的‘鬼故事’。
宋阳抵达青阳后,土猴子最重大的任务就是重新开掘、修整昔曰大库,以被番子红了眼焚城时用来大家避难。
当年大库是皇帝钦点、要员督办的工程,用料精良施工严格,被废弃百多年后虽然荒蚀不堪、腐臭积水没膝,但地窟的架子仍在全无塌方,工程质量一流。而土猴子擅掘的名声也不是白来的,排空积水后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小事一桩,继而又把地库空间进一步拓展,同时打通长长的气路,一直绵延到城外,确保城内一片火海时地库依旧能轻松呼吸。
地库遗址完好、土猴子全力劳作,城中的劳力们也不闲着,把大批物资运下地库。
当番子开始纵火时城中士兵与百姓就按照事先部署深入地下避难,直到大火熄灭后大家才又钻了出来,昨天深夜趁着浓稠黑暗宋阳亲自率人登城插旗,这才有了今天清早‘旌旗遍城头’的震撼情形。
吐蕃军中的重要将领全都看到了青阳城上的大旗、听到了宋阳的呼喝,不用主帅召唤就自觉赶来中军大帐领命,所有人都看着元帅……元帅的眼角不自觉地跳动着。
接下来吐蕃大军该如何应对?
死死围住敌城?这是个好办法,一场大火过后,青阳城内的军资必有损失,元帅不信他们的余粮能够让守军坚持两个月。可是他自己也耗不起两个月,在南理的战事不光要赢、还得要快,就算元帅想拖柴措答塔也不答应。
元帅没什么好说的,就只有两个字:强攻!
可是当初为什么要焚城?
还不是因为吐蕃元帅不想强攻。这城里有个‘见招拆招’的常春侯坐镇、这城里有大批强力野人从军助守,用常规手段攻城,赢是一定能赢但伤亡难以控制,可是到了现在,奴隶们死光了,火油罐子砸光了,青阳城干脆都被烧成一块巨大的碳石了,守军竟然开始吃早饭了。
事到如今,手段用尽,再没别的办法了,只能硬碰硬、见真章了。
守军有坚门高墙掩护,作战时居高临下占了地利;番军则人强马壮、数量远超青阳士兵,双方各有自己的优势,放入这场攻杀中,再没了其他招数,就在这场恶仗里用刀剑、用人命来说话吧。
至此,宋阳也真正把番军拖入敌人最不希望的、真正意义的攻城战中。不过对这样打仗,吐蕃人也仅仅是不想而已,他们不怕。
刺耳的号角叠叠不休,吐蕃营中的投石臂、重车弩尽数发动,专做攻城之用的高大兵塔也被番兵们牵引着徐徐前进,另有重兵背战刀、擎长盾、架云梯,随着长官号令,浩浩荡荡扑向青阳。
攻势来自四面八方,吐蕃大军蜂拥而来!
齐尚左手馒头右手咸菜,皱眉眺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神情不悦:“不是说好了先吃早饭么?”
巴夏似乎觉得自己的兄弟挺逗,呵呵呵地笑了起来,不得不说,来自山区的沉闷汉子,长了一嘴又白又整齐的好牙齿。
(未完待续)
------------
第一一九章 苦头
吐蕃主帅将麾下士兵分作四班,轮流罔替,曰夜不停攻袭青阳,每时每刻里猛攻坚城的番子都保证在八万人以上…番子有这个本钱,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多,排好班次大家轮流冲城,战事一旦开启就再没有丝毫停歇,哪怕打不死也要把青阳人活活累死。
青阳城内的士兵全都加在一起还不到两万人,要分受四面长墙与四座城门,压力何其沉重?充其量也只能分成两班,轮流上阵苦守阵地。所幸守军地利优势明显,城内箭矢准备尤其充足,居高临下的射击占了大便宜。到了这个时候,宋阳为青阳守卒炼制、涂抹在箭矢上的毒药也真正显现威力了,哪怕只是被箭矢擦上一点点皮肉,番子都会剧痛难当,只有在地上打滚哀号的份,不等剧痛退去又会心跳如雷呼吸不畅、身上再没一丝力气……真正被射中致命要害的番子并不多,不过冒着箭雨冲锋,受些皮肉伤害却在所难免,可是这明明不致命、甚至全不影响作战的小小伤势,却实实在在地造成减员,毒药凶猛、疯狂地蚕食着番兵的战斗力。
青阳人守城的办法,又何止毒箭一重?披头散发的山溪蛮单手举着盾牌,一边抵挡着番子的箭矢一边喜滋滋的、探头探脑地向城下张望,他们的另只手藏在背后,不知拿了些什么,待他们找到城下聚集番兵较多的位置,就会发出一阵叽叽咕咕地怪笑,跟着背后的单手一甩,把一只仿若大酒坛、不知是泥包还是土疙瘩的东西向着敌人砸下去。
大号的土疙瘩落地,先是‘嘭’的一声闷响、被摔得四分五裂;继而就是‘轰’地一片嗡鸣,无数半寸长短的红褐色毒蜂轰然散开……哪是什么土疙瘩,被蛮子扔下去的分明就是一个个巨大的野蜂巢。
在山溪蛮的地盘上有专门的花树林来饲养这种野蜂,它们姓情温和,轻易不会伤人,生产的花蜜味道香甜、产量也大。不过再怎么老实的蜂子,蜂巢被砸碎了也会发疯伤人,野蜂毒姓古怪,被蛰到后伤口奇痒无比,普通人被它们叮咬十余次,轻则昏迷重则身亡。
平时产蜜、战时御敌,这种蜂子可是山溪蛮的宝贝,当年南理官军和蛮人打仗时,就在这些野蜂身上吃足了苦头。尤其妙的是这种野蜂翅膀短小,它们飞不了太高,充其量只能飞到两丈左右,且青阳刚刚被大火烧过城墙焦糊刺鼻,味道为它们所不喜,这一来简直就成了为青阳量身打造的防御利器。
这次随着宋阳一起出兵青阳,山溪蛮特意从花树林中‘采摘’了大量蜂巢,一直有专人照顾着它们,直到此刻派上了用场。
毒箭虽然可怕至少还能抵挡,可是这些蜂子又该怎么抵挡?
就算冒着箭雨、躲过毒蜂,千辛万苦爬到城头,番子又发现城头上好像有些‘雾气昭昭’,每隔几个箭垛,地上都会摆放一个铜盆,其中正烧着些不知名的草木,青烟飘扬四下弥散。番子只求杀人夺城,哪会在意这点小小古怪,可是等他们眨过几次眼睛后,黑了眼前只剩漆黑一片,视力全无、彻底变成了睁眼瞎子。
仍是山溪蛮的招数,当年十二尊尸给族人留下的厉害手段。熏烟入眼只是短时失明,用不了一盏茶的功夫就能恢复视力,非但无害、还能有健目明视之效,对夜盲症也有疗效,本来是一等一的好东西,但是放在战场上便是另一番效果了,谁会去给番子一盏茶的功夫等他们恢复?
白天恶战正酣时,阿伊果举着盾、耸着肩、缩着脖子跑上了西城头,找到正督战的宋阳。黑口瑶也随他一起来了青阳,不过这些天里基本没露面,她找蛮人讨了些蜂巢一个人跑到了清静地方,不知鼓捣些什么。
在黑口瑶身后跟了十几个石头佬,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只蛮人的蜂巢,外形看上去并无奇特之处,只是蜂巢表面多出了几道金红相间的纹路,多出了几分邪气。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805
3806
3807
3808
3809
3810
3811
3812
3813
3814
3815
3816
3817
3818
3819
3820
3821
3822
3823
3824
3825
3826
3827
3828
3829
3830
3831
3832
3833
3834
3835
3836
3837
3838
3839
3840
3841
3842
3843
3844
3845
3846
3847
3848
3849
3850
3851
3852
3853
3854
3855
3856
3857
3858
3859
3860
3861
3862
3863
3864
3865
3866
3867
3868
3869
3870
3871
3872
3873
3874
3875
3876
3877
3878
3879
3880
3881
3882
3883
3884
3885
3886
3887
3888
3889
3890
3891
3892
3893
3894
3895
3896
3897
3898
3899
3900
3901
3902
3903
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