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燕子坪的大火在内,围绕青阳发生的一系列苦战,最终更成为南理建国以来、有史以来最辉煌的一场大胜,数十万番军在此灰飞烟灭,中土世界上最最不起眼的小国,扬起轻飘飘的巴掌,于所有人都不可思议的目光之中,把高原上的凶猛大獒的尖牙给硬生生地扇落了。

    随着吐蕃的元气大伤,中土世界的平衡也彻底被打破。一年前、就在一年前,又有谁能相信,最羸弱的小国南理,竟然成了中土乱世到来的最大推手……青阳早就已经变成一片焦土,但是被番子烧光所有价值的昔曰大城,如今又被宋阳赋予了全新的意义,摇身一变化作地标、化为象征、化为南理扭转乾坤的图腾。

    大军并未在青阳耽搁太久,稍作之后继续挥师西进,‘宜将剩勇追穷寇’,前生、今世,亘古、未来都适用的真理,五天之后宋阳手中的巨大刀锋遥指唐楼城头上的番子王旗,空气沉闷酝酿大雨,番子的旗帜垂头丧气……唐楼有门,打起来比着青阳困难些,所以多用了两天时间,四天攻伐、东门告破,番军再次大败逃走。

    承郃没有跟随宋阳和大军行动,燕子坪大火过后,家中事情少不了,都要靠她艹持;局势变化时机稍纵即逝,大军一定要趁着现在的士气高歌猛进去最大程度去攫取胜果,可说到底宋阳身边不过五万战士,眼下是够用了,但难以坚持太久,无论兵源还是补给都需要后方的支持,承郃要负责此事,联络红波府、左丞相,找朝廷要兵要钱。

    另外,还有一件无比重要的大事一定要从朝廷那里落实下来,承郃肩头的担子可不轻。

    任小捕则留在了宋阳身边。和青阳的赤色烽烟一样的原因,西疆中还游散着不少南理战士,有心报国但群龙无首难以凝聚成有效的战力。而宋阳这边,想维持住身后大军的实力,就要不停吸收新的力量、随战随补,等着朝廷派遣援兵耗时漫长,如果能吸收这些‘散兵游勇’无疑是个再好不过的事情。

    算起来,西疆里游散的军队,全都是镇西王的手下,宋阳想要收拢他们,单凭红波府女婿的身份还有点单薄,公主跟在身边的话就更名正言顺了。

    征西帅旗、镇西王旗、常春侯旗帜,三根大旗平头共举,西出唐楼威风猛进。

    ……陈宁开心极了,即便在执行危险任务,他仍忍不住脸上的笑容。不止他一个,身边的兄弟们全和他一样,或许脸上没什么表情,但他们的目光都在笑。

    他们没办法不开心,原因很简单,他们全都是青阳士兵。

    青阳城饱经战火,本地士兵能活到现在的,莫不是精锐尖兵,陈宁和他的兄弟也不例外,他们是刘大人手下最好的斥候小队,一行五人,奉军令前行探查敌情,为大军充当前哨。

    唐楼以西下一座城池没什么了不起,墙矮门薄,绝对挡不住大军,但例行的查探功夫还是得认真做好,心里再怎么开心陈宁对任务也不会松懈,特别是现在,虽然距离城池尚远,不过已经算起来他们已经进入了番兵控制的范围,前行之际就更加小心谨慎了。

    忽然一阵脚步声响,远处路上一个汉子出现在陈宁的视线之中,正发力狂奔。

    南理人衣衫宽大,若汉子正常行走还看不出什么,但他快速奔跑中衣衫迎风紧贴身体,便能看出此人身板魁伟,在南理人中绝对算得强壮的,且脚下生风步伐稳健,明显是个有功底的凶猛人物,只是他头上戴了顶斗笠,帽檐下压看不清长相。

    陈宁轻轻一挥手,几个人立刻散开、潜伏,摆出了一个小小的伏击阵势,只等此人靠近就先将其拿下,恶战在即双方都派出了探马和细作,不容得陈宁不小心以对。

    壮汉只顾低头赶路,根本没察觉远处的陷阱,不过还不等他靠近,忽然又是一阵马蹄声想起,一行十人的番子骑兵小队疾驰而至,口中呼喝不停,命令汉子止步。壮汉非但没有停下,反而跑得更快了。

    南理斥候这才明白,原来壮汉正在被番子追捕,这么算起来他肯定是自己人…有兄弟望向了陈宁,后者缓缓摇头:他们不是来散步的,一条人命和身上的军务孰轻孰重,陈宁分得很清楚。何况番子人数是他们的一倍且都是骑兵,救人不可能成功,只会白搭上自己的姓命。

    大汉跑得快,番子们追得更更快,就在汉子跑到斥候潜伏地附近时,敌骑已经追上前,距他不过十余丈距离了,冲在最前面的番子弯弓一箭,大汉听到破空声极力弯腰躲避,箭矢来得何其迅速,他勉强避开了要害却躲不过全身,一箭射中肩膀。

    大汉悍勇异常,似乎明白再无路可逃了,受伤后猛地转身作势欲扑,一副拼命的架势,可尚未跃起另个番子又射来一箭,大汉惨嚎着手捂胸口、箭羽颤颤,再也撑不住了,身体歪歪斜斜地向下倒去。而番骑距离他太近,还不等他自己倒下就被迎面而来的健马撞个正着,远远地斜飞出去,嘭地一声摔落在地,身体抽搐着、眼看就活不成了。

    斗笠掉落,但脸孔向下,依旧看不清他的长相。

    番子们相顾大笑,纷纷下马上前检查,挨了两箭外加奔驰中的战马猛撞,就算是个金刚也活不成了,吐蕃士兵并未太多戒备,但让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死定了’的人,竟然在他们靠近后猛地翻身跃起,手中攥着一根利箭,猛地插进最先上前的番兵眼中,另外飞起一脚将另个番兵踹翻同时,顺手又抽出敌人的腰刀砍中了第三个番兵的脖子。

    直到此刻大家才明白,大汉挨的第二箭,虽正中胸口,但被他的手及时攥着,入肉不深伤害不大,就是这支箭矢成了他反击的利器,而插眼、飞踹、夺刀杀人,动作干净且迅猛,眨眼间就放到了三个人,不是什么武功招式更没有套路可循,大汉用的是在战场才会见到的杀人本事。

    有刀在手,大汉一言不发,就如一头愤怒猛狮直扑强敌,同时口中大叫了一声:“出来帮忙!”

    刚刚还通知兄弟‘按兵不动’、无意参与这场争斗的陈宁,此刻却完全变了模样,手握尖刀第一个就跳出草丛。陈宁改主意了,原因很简答:他看到了大汉的脸。

    五官扭曲、脸上筋肉狰狞、面皮斑驳,仿佛蜡人遭遇高温熔化到一半后又重新凝固,这副丑陋容貌在南理很难找出第二个人来了。

    当年青阳选贤,这个汉子曾和宋阳一起登台、被长史指为刑部通缉的大盗……当时陈宁在场,知道此人是红波卫中的重要人物,就连玄机公主都不直呼其名,而是叫他:秦大哥。

    丑汉秦锥。

    又难怪他能抗下战马的一击猛撞、又难怪他会有这样凶猛的身手。

    至于几个斥候的埋伏,瞒得过别人,又怎能瞒过戎马半生、深谙战场上所有花样的秦锥。

    骑兵下马还不如步兵,五个斥候都是精锐、又是暗中偷袭攻敌不备,搏斗很快就结束了,十个番子全都惨死当场,秦锥对陈宁露出了个狰狞笑容,点点头想说什么,可是喉咙中却没能发出丝毫声音,身子就忽然一软摔倒在地。

    秦锥有伤,不是番子的背后一箭或纵马猛撞,是腹部的旧创,伤口已经化脓、泛出浓浓恶臭。若非如此,凭着他的本事想要在逃跑途中狙杀十个番子,哪用得到旁人帮忙!

    他是公主的家人,常春侯的好友,还有什么任务能比着把他安全送回唐楼更重要,陈宁一行立刻转向,护送着秦锥返回后方大营。

    公主闻讯又惊又喜,心里更是忐忑到快要承受不住了,秦锥当初是随着镇西王一起赶赴苦水抗番的,西关被破后父王就下落不明,如今秦锥独自回来了,或许他一醒来答案就能揭晓,可能是个天大喜讯,也可能是个可怕噩耗。

    秦锥一被送入南理营中,立刻得到了最好的护理,有宋阳为他治伤调养,丑汉子伤得再重一倍也死不了,一天后秦锥缓缓醒来,睁开眼睛看看,自己正躺在软榻上,身上盖着薄薄的丝被,宋阳、公主、甚至丰隆都在身边。

    见他醒来,宋阳微笑问道:“你感觉怎样?”

    秦锥根本不提自己的事情,直接把最重要的消息奉上:“大帅安然无恙,只是受了些伤,一时间难以行动。”镇西王是王爷也是西军统帅,战时秦锥这些老部下都习惯称其为大帅。

    丑汉子的声音嘶哑、难听,但这短短的一句话落在小捕耳中,不吝于天地间最最动听的仙乐,瞬间里巨大的喜悦从心底炸裂开来,之前无数担心、忐忑都在此刻一扫而光,但汹涌的快乐却没能变成清脆笑声,而化做哇的一声大哭。

    丰隆笑了,哈哈大笑,喜不自胜,眼睛通红。

    白白胖胖的李三一边满口吉祥话,一边抻着衣角不停地抹眼泪……待大家情绪稳定下来,秦锥说出事情始末。苦水关经营多年固若金汤,镇西王又从西疆抽调重兵增援雄关,战事刚开始的时候虽然打得很激烈艰苦,前线也完全能坚持得住,直到镇西王遇刺。

    按理说要潜入雄关行刺王爷,根本就时间不可能的事情,至少宋阳做不到,罗冠甚至云顶也不行。可刺客若是更凶猛的高手呢?

    刺客是两个人,身手都高绝无比,远超普通人的想象,且配合默契,显然提前经过精心筹划。宋阳点了点头,心里大概有了判断,能做成这件事的,也只有国师和花小飞了,而且单独难成事,非得两人联手不可。

    不过人力有穷尽,即便是天下第一、第二联手行刺也没能杀掉目标,但王爷也身遭重创陷入昏迷。这对吐蕃人来说已经足够了,行刺后还不到一个时辰,城中的一支两千人的队伍突然哗变,造反同时也把‘镇西王已死’的谣言散步开来,可中军将领总不能抬着昏迷中的镇西王去巡军辟谣,苦水关中军心躁动。

    宋阳叹了口气,他还记得在燕子坪伏击国师那次,对方是带了一营南理骑兵来的…燕顶能带一营南理兵来打小镇,自然也能在苦水埋伏下另一队兵。

    苦水关中一乱,城外的番子立刻发动攻势,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应该还有国师的手段和设计,否则就算城中有小小哗变、就算镇西王昏迷不醒,苦水关也不至于被番兵就此攻破。不过后来再发生的事情秦锥已经没心思去了解了,他和其他红波卫全都忙于守护王爷,他只知道就在当晚、还不等他们把王爷转移到后方雄关被番子便攻破。红波卫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护着镇西王突围逃难。

    不同于青阳、唐楼这些普通城池,苦水关南北两端有长城延伸,只有两座东、西两座大门。

    常理推断,秦锥等人应该走东门,护着王爷向后方逃亡,可当时敌军涌入、苦水关内乱成一片,番子对镇西王势在必得,破西门而入后大队骑兵直奔东门而去,务求生擒王爷。另外刺客高手在重伤王爷后也没有逃到城外,很可能在东门附近伺伏。

    是以红波卫决定冒险逆行,没走东门反而趁乱跑奔西门,这一路上的凶险自不必说,总之这一步险招走对了,他们逃到敌人身后、跑到高原上去。

    番子没能找到他们,但一伙人护着镇西王藏身吐蕃境内,也没法和后方联系,变得下落不明了。

    再后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镇西王伤势稳定下来,不过长途跋涉穿还力有未逮,秦锥受命混入关内送信。南理西疆大片疆土落入番子手中,秦锥要在没有任何支援与补给的情况下穿越大片敌占区,几次遇到凶险,逃脱敌人追捕时也受了不轻的伤,但总算成功完成了使命。

    小捕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给三姐、给红波府传书,把好消息转告家里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133 14134 14135 14136 14137 14138 14139 14140 14141 14142 14143 14144 14145 14146 14147 14148 14149 14150 14151 14152 14153 14154 14155 14156 14157 14158 14159 14160 14161 14162 14163 14164 14165 14166 14167 14168 14169 14170 14171 14172 14173 14174 14175 14176 14177 14178 14179 14180 14181 14182 14183 14184 14185 14186 14187 14188 14189 14190 14191 14192 14193 14194 14195 14196 14197 14198 14199 14200 14201 14202 14203 14204 14205 14206 14207 14208 14209 14210 14211 14212 14213 14214 14215 14216 14217 14218 14219 14220 14221 14222 14223 14224 14225 14226 14227 14228 14229 14230 14231 1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