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声越来越响,也看不得停下来的迹象。
吴节微笑着将双手往下压了压:“各位,且静一静。”
等笑声停了下来,吴节道:“既然我这个兄长要和吴节理论,还摆出一副嚣张狂妄的架势,可惜啊,他却是找错人了。今曰我就同他理论一下,看谁说得有道理,也请各位做个见证。”
“首先,吴伦说他是我的兄长,长兄当父,要来教训我。没错,同为吴氏一脉,他比我年长,是我堂兄,不过,吴节是吴家嫡系,而吴伦是旁系,一查家谱就能查出来。”
有人点头:“先论嗣,再论长,这是规矩,礼制不能废。”
众人也同时点头说是这个道理。
吴节这段说得很有道理,也说进士子门的心坎里去了。
古代社会形态总的来说都是以姓氏为基础发展开来,由家庭扩展成宗族,进而形成国家。
实际上,由于古代的通讯和行政手段地下所致,一直都有政权不下县的现象。国家的政令只能下到县城一级,在往下,一切都由族长和大姓说了算。
民间若有了纠纷、冲突,也不回直接报到官府,而是由地方上的族长们处置。实在处置不下来的大案要案,这才交给县一级政斧处理。
在明朝能够读书,考中举人,又能进京参加会试的,谁不是大姓人家的直系子弟。
通常,一个家族大了,人口一多,辈分就有些乱。旁系没落户中出几个高辈的也不是奇事,如果旁系的长辈仗着自己的辈分高,年纪大,对直系指手画脚,还不乱套了?
所以,封建社会的礼制上就有“先论嗣,再论长”这么一条,从民间纠纷到皇位继承莫不依这条规则办理。
吴节接着道:“再说功名这一条吧,我这个堂兄说他中了湖北省的举人,不得了啦。不过,吴节不才,也中了今科顺天府乡试的举人。大家都是嘉靖三十九年乡试的举人,也没办法分往界应界,所以,用这一条来压我,却在道理上说不通。”
“什么,你也中了举……举人……”吴伦身体一颤,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吴节:“怎么可能?”
吴节一笑:“吴伦,当初在四川时,无论诗词文章,我都是压你一头的。没理由你能中举人,我却中不了?”
“哈哈!”又有一个士子大笑着问吴论:“那个什么堂兄,你是湖北乡试的第几名啊,说出来大家听听,这么大派头,好狂妄啊!”
“对对对,说出来听听。”其他举人也都看不得吴论的狂妄,齐声鼓噪。
吴伦被大家喝得已心怯,加上有听到吴节中了举人,心中颓废。
可一听到有人问自己的名次,马上来了精神:是啊,就算是中举,也有个名次前后。我吴节的名次可是相当靠前的,定能赢过吴节这个鸟人。
他哼了一声:“湖北乙榜第十六,怎么样,还算不丢人吧?”
吴论心中得意,将手往后一背,昂起头来。
“扑哧,不过第十六名而已,傲气成这样?”立即有人大笑:“姓吴的,你这么低的名次也敢在士贞面前拿大,人家可是今科顺天府乡试头名解元!”
“哈哈!”众人笑得更欢,有的人眼泪都笑出来了。
今曰来这里,有吴节在,虽然不能和彩云姑娘把酒论诗,谈风说月,可看到这出笑话,却是不虚此行。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九十二章 摆明立场
“啊,解元!”吴伦身体一颤,失声叫道:“怎么可能?”
内心之中,他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吴节在四川参加童子试时的试卷他没见过,自然不知道吴节的八股文章作得如何。虽然吴节的诗词非常厉害,但考场之上,可不考你的才情。
一省的乡试解元厉害到什么程度,任何一个读书人心中都清楚,用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也不为过。中举人或许有侥幸一说,但一省的乡试案首那可是读书人的表率,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所作文章自然是经得起考验的。
不可能啊,吴节怎么可能厉害成这样?
吴论心中有一个声音轰隆着响。
不过,在座的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举人,想来不会说假话。
看来,吴节中顺天府解元一事应该是真的。
看着众人目光中的讽刺和脸上的冷笑,强烈的颓丧伴随着嫉妒让吴伦几乎要发狂了。
本以为自己中了举人,又偶遇吴节,可以当着这么多士子的面将他狠狠羞辱,将过去的恩怨通通找回来。
却不想受到更大的侮辱。
不,绝对不能就这么服输。
吴伦一咬牙,恶狠狠道:“不过是中了个解元而已,这天底下,中解元却终身没有考中进士的多了去。吴节,我承认你运气好,但这又怎么样?你这个傻子,懵懂了一辈子,也就是回四川老家时才清醒过来,开始读书的。这科场上,考的是学养靠的是十年寒窗的积累。我就不信,你不过读了一年书,就能考个进士出来。如此,岂不是笑话?”
“什么,吴士贞才发蒙一年,就……就……”院子里众人都是心摇魄动,被这个惊人的消息震得无法呼吸。
吴伦:“哼,你这个傻子,我不知道你走了什么门路中得这个举人,若真要比,咱们会试场上比。”
他一口一个傻子地叫,让吴节心中恼火,面色一沉:“吴论,脸是别人给的,却是自己丢的。”
“咯咯,理屈词穷了吧!”吴伦咯咯地冷笑起来。
这时,突然有个举人大声叫起来:“发蒙一年,就中了顺天府乡试头名解元,又写得一手震古烁今,如天上繁星般耀眼闪亮的诗词。难道这世界上真有天才一说,难道吴士贞你是下凡的仙人?”
“啊,绝对是这样的!”
士子们都轰动起来,有人放声大笑,指着吴伦:“可笑啊,可笑,你却不知道如今的吴士贞的名气响亮到何等程度,反诬赖人家走了门路中的举人,血口喷人,人品低劣,果然是士林之耻啊!”
“估计你也就是个刚进京城的土包子,还不知道最近的京城出了这么一桩大事。吴士贞于小阁在诗词切磋十场,都赢得酣畅淋漓。尔不过是一个无耻丑类,竟在士贞面前说这样的大话,还说什么要在会试场上一分高下,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众士子也都是一阵大笑。
吴伦突然想起自己和景王刚进京城时,同景王以前的几个旧人攀谈时听人说起的这桩文化盛事。说是一个叫吴节的举人与小阁老连番比试,暴得大名,已隐约有当今文坛宗师的趋势。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3837
53838
53839
53840
53841
53842
53843
53844
53845
53846
53847
53848
53849
53850
53851
53852
53853
53854
53855
53856
53857
53858
53859
53860
53861
53862
53863
53864
53865
53866
53867
53868
53869
53870
53871
53872
53873
53874
53875
53876
53877
53878
53879
53880
53881
53882
53883
53884
53885
53886
53887
53888
53889
53890
53891
53892
53893
53894
53895
53896
53897
53898
53899
53900
53901
53902
53903
53904
53905
53906
53907
53908
53909
53910
53911
53912
53913
53914
53915
53916
53917
53918
53919
53920
53921
53922
53923
53924
53925
53926
53927
53928
53929
53930
53931
53932
53933
53934
53935
5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