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穿越已经是年前的事情了,这一晃就是半个月过去,却再没回去过一次。
现在要想回到现代社会去查相关资料,已经不可能了。
再说,即便回去,要找到合用的试帖诗,也未必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好象大海捞针一样。
实际上,这半年吴节也曾经查过试帖诗一事,问题是,合用的质量不高,稍微看得过眼的,又不扣题。
这事就有些恼火了。
吴节有些丧气,他的目标是进前三甲,以他手头的八股范文、策论范文来看,就算拿个头名会元也没有任何难度。如果要出问题,就会出在试帖诗上面。
这诗作不好,虽然以自己手头的文章,将来中个进士也不是什么难事。可若遇到吹毛求疵的考官,或者对自己的试帖诗极其反感,将分数扣下来,只怕还真要被刷到二甲里去了。
科举场上,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
难道真要自己去写?
吴节有些无奈,接下来,他也上街去买了不少坊间发行的历届会试的考卷观摩,自己也尝试着作了不少试帖诗,但都不尽如人意,反将自己弄得精神疲惫。
想想也是,一个诗坛大家,一代诗宗的吴节吴士贞却要载在试帖诗上,传出去不是笑话吗?此事或许不足以让吴节名落孙山,却关系到他的脸面,不容得不小心应对。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二月六曰。
这一曰正是张榜公布嘉靖四十年春闱考试程序和考官名单的曰子。
即便是提前知道了考官姓甚名谁,吴节还是一大早就带着连老三赶到了贡院广场看榜。
考试定在二月九曰,二月初九曰、二月十二曰、二月十五曰连考三场,程序和规矩与乡试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是考生不能中途离开考场,要在里面呆满九天。
今天放榜之后,明天再休息准备一天,后面就得点一整天的名,然后入场。
刚到了贡院广场,就看到许多熟人,都是来应试的举人们,很多人在前一阵子的文会中同吴节见过面。
见了他,整个广场都轰动了,不断有人上前施礼攀谈。
“原来是士贞啊,小弟在这里已经等了许久,就为见你一面。”
“还好好好,士贞终于到了,我还以为士贞要做那高洁之士,不屑于功名呢!”
“哎哟,这位就是名震天下的吴士贞啊,能够与你做个同年,与有荣焉!”
“士贞,来个可巧了,我们几个同窗正要去酒楼说话,一道去,一道去。”
连老三一下子见了这么多举人老爷,激动的面皮微红。若是在以前,早就惊得手足无措。但他家老爷是天子近臣,身份尊贵。连老三连皇燕京见过,习惯了大场面,倒也不在发憷了。
见到这么多熟人,吴节微笑着一一拱手回礼,一派宗师风范:“各位,我还要去看榜呢。”
就有举人笑道:“士贞,这广场上这么多人,等得挤到榜前,也不知道要多久。反正我等已经看了,不管是考试程序还是考官名字,都已熟记在心,等下咱们边喝酒边聊好了。”
吴节一看广场上黑压压的一片人头,也有些心烦。这次会试工有一万多考生,将小广场挤得水泄不通,榜前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还真没办法挤过去。
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会试,会试和乡试还是有许多区别的。
这几个同年都是科场老人,倒不妨向他们请教一二。
于是,吴节也不推辞,就大大方方地点了点头,被一群举人簇拥着去了贡院大街旁边的一座酒楼。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待到喝得入巷,一个举人叹息一声,停杯不饮:“小弟自上次中了举人,进京赴进士科之后。已在京城寓居九年,期期名落孙山。在这里苦读十年,今科本是志在必得。却不想,这一期录取名额如此只少,看样子,这一期又要空手而归了。”
听他这么说,其他几个举人也都愁容满面,连连叹息:“八十一个录取名额,还得分成南北中三邦,每榜都只有二十来人,太惨烈了。”
又有举人因为喝多了酒,愤怒地一拍桌子:“岂有此理,往届会试的录取名额都在三百到四百之间,怎么今年就变成八十一了,也不知道内阁是怎么想的?内阁的阁老们也都是进士出身,难道就不知道读书人十年寒窗的苦楚?”
更有人冷笑:“内阁可不都是正经出身。”
“对,是严世藩,肯定是他!”那个喝醉了的举人大叫:“国贼,国贼,誓杀之!”
吴节也觉得这期的录取名额实在是少得不象话,这不是为难人吗?
不过,这是皇帝金口玉言定下的,别人也没有办法。吴节自然不会给大家解释,就让严世藩去背这个恶名吧。
举人们喧哗了半天,总算安静下来。就有一个初次参加会试的中年举人小心地问:“这个南北中三榜是怎么分的?”他考了几十年才中了个举人,同在座众人一比,地位最低。
立即就招来一群鄙夷的目光。
有人冷笑道:“林举人连这都不知道啊,哦,对了,你是今年才中的举人吧,好象名次还非常靠后。”
众人都小声地小起来,不过,笑过之后,还是将分榜的事详细地同那个林举人说了一遍。
吴节也听说过分榜一事,但具体细节却不是太清楚,也留了意。
一听,才知道,这事原来是明朝太祖朱元璋搞出来的。
朱元璋在得了天下之后,以科举取士,实行文官制度。
当时,北方经过多年战乱,又被蒙古人统治多年,地方残破,文教不兴。相反,江南第一文风鼎盛,却出了许多人才。
反映到考场上,能够中举人,中进士的大多是南方人,北方士子屈指可数。
甚至还出现过整个进士科全是南方人,北方读书人一个不中的怪事。
此事引得天下哗然,北方士子群起奋争,引起一场极大的[***]。
无奈之下,朱元璋就将进士科的榜单分成南北中三份,规定录取比例,算是对北方士子的一个优惠政策。
(未完待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6043
36044
36045
36046
36047
36048
36049
36050
36051
36052
36053
36054
36055
36056
36057
36058
36059
36060
36061
36062
36063
36064
36065
36066
36067
36068
36069
36070
36071
36072
36073
36074
36075
36076
36077
36078
36079
36080
36081
36082
36083
36084
36085
36086
36087
36088
36089
36090
36091
36092
36093
36094
36095
36096
36097
36098
36099
36100
36101
36102
36103
36104
36105
36106
36107
36108
36109
36110
36111
36112
36113
36114
36115
36116
36117
36118
36119
36120
36121
36122
36123
36124
36125
36126
36127
36128
36129
36130
36131
36132
36133
36134
36135
36136
36137
36138
36139
36140
36141
3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