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子:“妾身又不懂得这些,老爷说的话自然是听不明白。我只知道,如今家里也算是过得不错,也有些积蓄,就算是不中进士,也没什么大不了。将来实在不成,咱们一道回南京去,买了宅子、田地,倒也过得滋润。说起来,还真有些怀念南京老家了。”

    的确,正如蛾子所说,吴节现在手头也有些钱了。就算不做官,可顶着个举人的功名,又在朝廷中有惊人人脉,也是一等一的缙绅。再加上他在士林中的声望,这辈子不说富贵,至少也是像模像样。

    但吴节志不在此,他笑了笑:“蛾子是是不是想家了。”说起来,四川只是他户籍意义上的故乡,吴节从小长在南京,现在想起来,还真有些想念江南的山山水水。

    蛾子神色有些黯然:“是有些想念了,虽然爹娘哥哥当初贪钱卖了我,可毕竟血浓于水啊!”

    吴节见她难过,故意笑道:“好,等你生了孩子,本老爷就带你回南京去一趟,怎么着也得让你在家乡父老面前风光一场。”

    蛾子有些惊喜:“真的,可……老爷你有官职在身,又如何走得了?”

    “这个你就不知道。”吴节道:“按照我朝制度,只要中了进士,点了翰林,在入职之前,还得巡阅地方,到时候我请个差使去南京就是了。”

    蛾子:“风光不风光真的不要紧,只要能再看一眼长江,看看雨花台,蛾子心中总是欢喜的。”

    看到蛾子激动的神情,吴节一把将她抱住:“蛾子你刚才不是说不懂得什么什么的,老爷现在就要教你。”

    说完,就一口吻了过去。

    蛾子羞得满面通红:“别,大白天的……老爷明天又要进考场……不能浪费精力……”

    老爷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大白天的,即便是晚上也要点灯,真真羞死人了……“什么浪费精力,这不科学。”吴节表示反对。

    蛾子只能乖乖就范,自然是一场旖旎风光。

    良久。

    蛾子松弛下身子,将头缩进被子,嗡声嗡气地说:“老爷,只怕再过几曰,妾身就不能侍侯你了。”

    “怎么了?”吴节有些不解。

    蛾子:“别人都说,这女子有了身孕,就不能与丈夫同房,我们以后还是分开睡吧。要不,老爷你纳个妾,比如彩云啊,依依啊的,都可以。妾身也不过是一个小妾,没资格反对也没资格吃醋。”

    吴节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这毕竟关系到下一代和蛾子身体的健康,只能无奈地同意了。

    就没好气地说:“我同那彩云和依依可没有任何关系,也谈不是男女之情,蛾子你可别诬陷我。本老爷以后就睡书房吧,对了,以后洗浴梳洗都用冷水。”

    “却是为何?”蛾子大奇,将脑袋从被子里探出来。

    吴节:“实在打熬不住,本老爷冷水退火。”

    蛾子咯咯地笑起来,吴节也是一阵大笑。

    刚笑得欢畅,吴节笑容却是一敛,猛地坐起来:“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

    蛾子:“老爷明白什么了?”

    吴节朝她摆摆手,示意蛾子安静:“我先整理一下思路,你且不忙说话。”

    “好的,老爷。”蛾子伸出手去,将吴节抱在怀里,用手在他背心温柔地抚摩着。

    吴节刚才突然有了一个念头:这个吴伦肯定是同那赵文华有所勾结的,据黄锦说,赵大人前一段时间给很多人送了礼,结果都被退了回来,惟独只有景王收了他的孝敬。

    由此可见,景王肯定是有心要招赵文华进自家的阵营。

    明朝的藩王在政治上颇受限制,根本就不会有人才主动投靠,如果有赵文华这种曾经的六部大员襄助,在将来夺嫡时定然能派上极大用场。

    表面上看来严党是景王的人,可实际上,景王对严党也没有任何约束力,大家都是相互利用而已。所以,严党在紧要关头未必就可靠,还是得自己手头有人才稳妥。

    正因为景王和严嵩父子是政治同盟,要想说服严党放过赵文华,甚至将他推上副主考的位置,也不是什么难事。

    “难怪这段时间根本就没有御使弹劾赵文华,原来是这样。至于皇帝为什么会同意赵大人做副总裁,估计也是不想再费这个神,或者说暂时不想同严党彻底撕破脸。毕竟,江南战事和朝廷财政口上,还得依赖严家父竭力维持。”吴节喃喃道。

    正这时间,外面就有桂枝在说:“蛾子姐,老爷,晚饭已做好了,现在就用吗……啊!”

    大约是意识到房中的情形不对,桂枝羞得连忙跑开。

    估计是心中慌乱,撞着了东西,院子里传来木盆和椅子倒地的声响。

    等到晚饭的时候,连桂枝还是满面的涨红,不敢看吴节一眼。

    吴节觉得有趣,忍不住笑出声来。

    连桂枝,吓得忙站起身来,捂着脸奔了出去。

    吃过晚饭,天已经完全黑了。

    吴节先前与蛾子肉搏一场,神思疲倦,便欲上床睡觉。明天三点就要起床去贡院报名,还要耽搁一天,不好好睡一觉,人遭不住。

    正在这个时候,有人使劲地敲着院子的大门,连桂枝正好在院子里,就去开门:“谁呀?”

    “吴节是不是住这里?让他出来。”声音很熟悉,透着一丝威严。

    吴节一呆,忙站起身来,冲到院子里。

    就看到嘉靖正好站在门口,身边也没带其他人。

    “这是来家访吗?”吴节心中产生了一个荒唐的念头。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如意

    嘉靖今天穿着凉鞋净袜、青丝绢道袍,背着手站在门口。同十来天前相比,皇帝瘦了些,下颌上的胡须也略微枯槁,看起来倒像是一个普通老者。

    道袍是明代男子最常见的便服款式,上至皇帝官员,下至士庶僧道皆可穿着。加上嘉靖皇帝笃信道术,曰常做道人打扮,群臣纷纷效仿,以至在京城中蔚然成风。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154 15155 15156 15157 15158 15159 15160 15161 15162 15163 15164 15165 15166 15167 15168 15169 15170 15171 15172 15173 15174 15175 15176 15177 15178 15179 15180 15181 15182 15183 15184 15185 15186 15187 15188 15189 15190 15191 15192 15193 15194 15195 15196 15197 15198 15199 15200 15201 15202 15203 15204 15205 15206 15207 15208 15209 15210 15211 15212 15213 15214 15215 15216 15217 15218 15219 15220 15221 15222 15223 15224 15225 15226 15227 15228 15229 15230 15231 15232 15233 15234 15235 15236 15237 15238 15239 15240 15241 15242 15243 15244 15245 15246 15247 15248 15249 15250 15251 15252 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