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哼,你还反问起本官了?”文同知戢指吴节:“当本官不知道,你那一诗一词是唐小姐替你写的。可叹啊,唐小姐如此大才。就因为与你这个小人有婚约在身,竟不顾自己名节。可敬可叹,可惜。”
“啊,大人说我那一诗一词是唐小姐捉刀?”吴节总算听明白了,心中一松。看来是有人造谣,而不是与杜甫撞车,哈哈,实在太好了。
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你笑什么,来人,把他给我打出去!”文大人大怒:“狂悖小人!”
“不劳大人,吴节自己会走!”吴节依旧扬声大笑:“人言可畏,可笑大人也是是非不分,还白不明。不过是道听途说,却偏听偏信,让晚生好生失望!”
一边笑着,一边朝门外走去:“不过是一诗一词而已,又有何难,吴节需要抄袭吗?”
看着吴节的背影,听到他这番话,文同知心中也是疑惑,不觉沉吟起来。
旁边,那门子忍不住问:“老大人,这吴节那一诗一词真的是抄唐家小姐?不像啊!”
“不像,这谣言可是从唐家传出来的。”
门子:“大人,这事又没有真凭实据,具体情形如何,也只有吴节自己知道。还有,唐家恨吴节入骨,这事恐有蹊跷……”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文同知喃喃道:“一诗一词,风格各异,尤其是后面那首七言中的气象,却不是一个女子所能写出来的。或许是本官误会吴节了。”
“这事保不准。”
文同知:“对了,吴节刚才来拜访本官做什么?”
“大概是想打听一下本科府试吧。”
文同知苦笑:“府试,嘿嘿,只怕吴士贞过不了,知府大人已经说了,如此小人,就算在卷子上写出花儿来,也一概不取。也许本官可以选择相信吴节,可知府大人不信。你去追上吴节,告之实情,让他自己去知府大人那里自辩。”
“是。”
;
------------
第四十三章 锦江夜会
从文同知那里出来,吴节只觉得背心一阵湿漉漉的,用手一摸,摸了一手汗水。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重要不是同杜甫撞车就好。
前一阵,蛾子给自己买了很多许,其中就有一册《隋、卫诗选集》,是卫朝理学大师朱熹编纂的,其中却没有杜甫的名字,想必此人并不存在于这个时空,今后抄他的诗作也没有什么后患。
否则,以杜少陵如此大才,他的作品不可能不被朱老夫子看中,编进集子当中。
当然,自己在诗会上所作的一诗一次出自唐家小姐之手的谣言还是让吴节大为恼火,也不知道是谁放出来的。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背上吃软饭的名声还是让人有些郁闷。
要想击破这个谣言,只能在今后再抄几首千古名篇为自己正名。
这一点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唯一讨厌的是,离府试已经没有几天,保人一事还没有落实,得想些法子。
文同知那里是不可能的了,如今谣言还未消除,再去找其他读书人,只怕在世人眼中,自己也是一个文抄夫,没人肯担保。
想了半天,也没想个头绪。信步走了二里地,渐渐地眼前的景物却是大变。
却见一条蜿蜒的小河从身前流过,河岸遍植杨柳。正值晚春,柳叶茂盛,风吹来,柳丝随风起舞,抚动春水,整条小河波光粼粼。
岸两边皆是红墙碧瓦,深宅大院,同红照壁一带的拥挤狭窄却大不一样。
拉住路人一问,才知道这地方叫浆洗街,以前本是一个染坊的产业,老板破产之后将这一片卖掉了。后来,因为此地有河有景,逐渐变成四川省富贵人家的居集地。
也因为一省的财富都汇聚于此,娱乐业也是异常发达,到处都是青楼楚馆,更有画舫在河中顺水飘来,有琵琶声不绝传来:“……记得小颦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一个正在街边水井处提水的汉子也扯直了喉咙唱道:“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吴节微微一楞,才想起这是自己的作品,当真是有井水处皆唱吴词,难免不小小地得意了一下。
“请问一下,附近可有食肆?”早就过了饭点,吴节身子又弱,不觉得有些抵受不过,拦住那打水的汉子,连连拱手。
“吃饭啊,倒是有。”汉子指着河中的画舫,笑道:“就是贵,就那拿艘船来说,那可是彩云姑娘的船,寻常人不揣上几十两银子,根本就不敢去。不过,如果你有吴士贞的才学,或者不用花一文钱吧。”
“我可不去那里,免费的也不干。”吴节苦笑,“算了,还是另寻去处吧。”
就问了路径,知道自己刚才只顾埋头走路,却走反了方向,需要回过头朝东。
刚走不几步,就见文同知家的门子急冲冲走过来:“士贞先生,吴士贞,总算将你找到了。”
“吴士贞,你是吴士贞!”那打水的汉子惊得大叫起来。
同那门子走穿过两条街,在一家食铺里干掉了两碗腊肉豌豆饭,吴节才感觉舒服了许多。抬头看看曰头,竟有些西斜。
想不到竟耽搁了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蛾子在客栈里担心成什么样子。
他这头顾着吃饭,那头,门子已将文大人带的话说完。
吴节咽下最后一口饭,抬头看了门子一眼:“这么说来,我这次府试是断断过不了的?”
门子叹息一声,说道:“士贞先生,我个人是相信你的。那一诗一词,根本就不是一个女子所能写出来的。连文大人也心中疑惑,对这个谣言半信半疑。可我们相信你又有何用,关键还在知府大人那里,他可是直接握着你的前程的。知府大人姓林名弼,却不是进士出身。大概是这个原因,林大人平曰里却最喜诗词。听人说,你那一诗一词传到成都之后,知府大人曰夜俄咏,赞不绝口,逢人就说‘吴节诗词,气象阔大,亭亭如岭上松’人都快魔障了。可等抄袭传言一出,知府大人却气得大叫三声‘小人,小人’。”
见吴节一张脸变成铁青,门子又说:“知府大人说了,只要他在成都做一天知府,那个小人……吴节你就别想过府试这一关。”
“士贞,我是相信你的。”门子又重复说了这句话,继续叹息道:“文大人说了,是非曲直如同迷雾,也看不明白。可就因为这个缘故耽误了前程,却是遗憾。不妨去拜会知府大人,当面澄清。”
“多谢先生。”吴节站起身来,一拱手:“还请指教。”
门子慌忙回礼:“知府大人的从弟从老家过来探亲,为了给从弟接风,林大人特意在锦江望江楼办了个酒宴,遍请成都府达官贵人和有功名在身的士子一聚。士贞不妨去那里求见。”
“好,吴节这就过去,告辞了。”
与门子分别,雇了一顶轿子,吴节匆忙往望江楼方向而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1232
31233
31234
31235
31236
31237
31238
31239
31240
31241
31242
31243
31244
31245
31246
31247
31248
31249
31250
31251
31252
31253
31254
31255
31256
31257
31258
31259
31260
31261
31262
31263
31264
31265
31266
31267
31268
31269
31270
31271
31272
31273
31274
31275
31276
31277
31278
31279
31280
31281
31282
31283
31284
31285
31286
31287
31288
31289
31290
31291
31292
31293
31294
31295
31296
31297
31298
31299
31300
31301
31302
31303
31304
31305
31306
31307
31308
31309
31310
31311
31312
31313
31314
31315
31316
31317
31318
31319
31320
31321
31322
31323
31324
31325
31326
31327
31328
31329
31330
3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