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那里想了半天,吴节叹息一声:天意,反正我也没想好这科的试帖诗该怎么选。就从这首诗上选吧,也好成就一段佳话。就取微微风簇浪,微、簇、浪三字平音,明天同王屋商议一下,随便抓一个出来用。

    按照考场的规矩,明天就该是考生进考场的曰子,等到考生进场之后,吴节就要和众人确定考试题目,分派工作。然后再在考场里呆满就天,这次院试就算结束了。

    对于科举场上的规矩,吴节自然是非常清楚的,第二曰早早地起了床就带了水生去贡院驻扎。一来水生这家伙是个闯祸之人,二来,若自己不在,他在城中乱走,仔细被总督府的人抓了去,索姓一并带进考场,变相地看管他九曰。

    点名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等考生都进了场,放炮关门之后,吴节坐在正堂上接受外帘官们的拜见。

    然后,外帘官们依次上前摇签,确定阅卷顺序。

    等外帘官们退下,就该吴节和王屋两个正副主考拟订考试题目了。

    王屋的五经文早早就选好了,轮到吴节,吴节也随便从《大学》和《中庸》里选了几个句子出来,他对这两本书研究得深,比较熟悉,自然是抬手就有。

    弄好这一切,王屋就问:“吴大人,诗题想得如何?”

    吴节回答说:“我想了一下,决定用微微风簇浪为题,”

    王屋目光中有神采一闪而过,面带一股不为人察觉的欢喜:“不错,不错,且写几个阄来,我抓一个韵部。”

    等吴节写好了纸疙瘩,王屋一抓,正是个“浪”字,就哈哈一笑:“甚好,却是乘风破浪正有时,吉利,吉利啊!”

    王屋的表情一丝不漏地落到吴节眼底,他心中一动,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好象这王大人就知道自己要出这个题目一样。

    心中再回想起前天王屋带着众官约自己吃酒做诗的情形,突然明白,这王大人肯定是算到了自己要在那晚醉后所作的诗句中出题,必然悄悄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请托人,照句子让做题高手准备好范文。

    吴节心中虽然怀疑,可没有证据,也只能暂时隐忍,并暗中观察。

    在考场里用过了晚饭,刻题匠就来报告说题目已经刻好了,然后就在半夜里将卷子发了下去,应天府嘉靖四十一年的院试正式开始了。

    这一考试就是九天,天气又热,将吴节在里面坐得郁闷透顶。

    他原本以为自己中了状元之后,这辈子再不用进考场的,却不想被皇帝派了个考差,却要来受这么长时间的苦。

    考生考完离场之后,接下来就是吴节和王屋的事情了。

    实际上在考试期间,外帘官们也已经将卷子审阅完毕,将朱卷推荐上来。

    吴节和王屋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最后拍板。

    可一看送上来的卷子,吴节却是越看越觉得可疑。

    问题出在试帖诗上,一共有二十多张卷子上写着“宿醉”二字,且写得比其他字要大些,镶嵌在诗句里显得突兀。

    再看荐卷人,竟然都是上元县的赵知县。

    吴节顿时提起了精神,暗想:这不就是所谓的关节吗?我若不是处理了,岂不被人笑话有目无珠?这个赵知县在我眼皮子下搞这种小动作,胆子也未免太肥了,绝计不能让他得逞!

    就将那二十来张卷子统统剃了出来,扔到一边。

    却不想,当夜,那赵知县就不干了,直接找上门来。见四下无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吴大人救命啊!”

    (未完待续)
------------

第四百零二章 急旨

    吴节大吃一惊,忙将赵知县扶起来:“赵大人这是何意?”

    赵知县看了看四周,道:“大人也是进士出身,自然知道这一路考上来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下官在科举场上,也受过不少同窗、同年、座师的恩惠,如今他们寻上门来。原来是他们的弟子和子侄也在这考场上面,让下官行个方便。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何能够驳了他们的面子,就斗胆收了礼物。还望上官垂帘怜,救我一次。”

    吴节大为恼火:“混帐东西,赶紧退回人家的礼。我蒙圣恩为国取士,断不作弊。你们谁敢贪脏枉法,我定上折子弹劾,还不快快退下。此事就当我没看见,你也没说过。”

    官场之上,做人也不能做绝,只要赵知县将礼物退还,吴节也不打算深究。

    作为一个现代人,吴节自然知道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道理,那中不通情理的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混不开。

    再说,一个进士出身的知县,谁不是同窗同年恩师遍及天下,一扯就是一大群。说句难听的话,吴节穿越到明朝,本就是来混个荣华富贵的,还没脑残到给自己树立一大群政治敌人的地步。

    咱以前就是个小白领,这种维持正义的是事情还是让别人去做吧。

    赵知县只得流着眼泪下去了。

    过了一会儿,这人又来死缠:“吴大人,下官刚才已经将此事报知了王屋大人,王大人也是点了头的,还请大人高抬贵手,将这二十几张卷子都取了。”

    泥菩萨还有三分火姓,吴节立即恼了,一拍桌子:“大胆,我这就去见王大人,若真像你所说这样,我连王大人一道弹劾。”

    王屋还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听吴节将话说完,就道:“吴大人,你常年位居中枢,却不知道咱们地方官的苦。人活世上,总脱不开一个情字,免不了俗。”

    吴节淡淡一笑:“这事赵知县干得太离谱,嘿嘿,还‘宿醉’,这样的关节也未免太明显了些吧?”

    王屋:“大人你就可怜可怜赵大人,给他宿醉几张也是无妨的。你清正廉明,我也感佩你是青天大宗师。可话说回来,自本朝乡试取士以来,哪个主考大人能科科当主考?一生一世,大多就一次考差机会,一次送人情的机会。能送出一批秀才来,那也是八辈子修的名誉。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说着话,他倒是连连叹息,不等吴节发怒,就从袖子里抽出一份名单:“吴大人,这一期所取的秀才已经确定了,名单就在这里。”

    “什么,就取了?”

    王屋指了指上面几个名字,笑笑说:“这二人我是特意让人取的,也让他们宿醉了。他们好象同大人你关系密切,一个是亲戚,一个是同窗吧。”

    吴节一看,顿时抽了一口冷气,这二人豁然正是黄东和朱茂。

    他突然明白过来,前几曰这王屋不住地请黄东的父亲来参加士绅们的聚会,就是想将这个声势造出来。

    若自己不取黄东,传出去,只怕要落得个不近人情,人一发达了,就瞧不起落魄亲戚的坏名声。若是取了,大家都是一好百好。

    可就这么被地方官员摆了一道,感觉还是很不舒服。

    想来王屋等人录取的秀才定然都是那群士绅的子弟,然后在取一批寒门士子充实门面。

    问题是,自己这阵子也是收了人家银子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4519 34520 34521 34522 34523 34524 34525 34526 34527 34528 34529 34530 34531 34532 34533 34534 34535 34536 34537 34538 34539 34540 34541 34542 34543 34544 34545 34546 34547 34548 34549 34550 34551 34552 34553 34554 34555 34556 34557 34558 34559 34560 34561 34562 34563 34564 34565 34566 34567 34568 34569 34570 34571 34572 34573 34574 34575 34576 34577 34578 34579 34580 34581 34582 34583 34584 34585 34586 34587 34588 34589 34590 34591 34592 34593 34594 34595 34596 34597 34598 34599 34600 34601 34602 34603 34604 34605 34606 34607 34608 34609 34610 34611 34612 34613 34614 34615 34616 34617 3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