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不但那六个护卫心生疑窦,连蛾子也忍不住问:“老爷,这都出金华了,不是说我爹爹和大哥在金华吗,这又是要去哪里?”
“本大人刚得了个消息,老丈人和大舅子去了台州。”
那六个护卫同时大叫起来:“怎么可能?”
吴节脸一沉:“将他们给老爷那下!”
“是!”水生大喜,同连老三一起暴起动手,顷刻之间就将六人打翻在地,用裤带系成一串。
吴节笑着对六人道:“劳烦六位送本官这么长的路,已经到地头了,你们且回去。回去就对胡总督和徐先生说,多谢他们这段时间的接待。我丈人他们现在正在戚继光将军军中效力,我这就一家团聚去了!”
摆脱了那六个尾巴,找了个码头,雇了一条船,蛾子却是满心的恼火,她已经明白吴节究竟在干什么了,黑着张脸,半天也不搭理吴节。
吴节知道自己有错,将头一缩,再不敢同她多说废话。
不过,等看到台州的时候,他还是心怀大畅:终于可以在东南一展拳脚了!
***********************************************************
“徐渭,你干的好事,竟然将吴节放走了。去什么冬阳,冬阳距台州只有一座山。吴节分明就是想去戚继光那里做说客,难道你连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种计策也看不出来?“
总督府书屋中,罗龙文出离的愤怒了,一张眼睛涨得血红,声嘶力竭地叫着。
吴节走了没几天,胡宗宪和罗龙文就回了杭州。
与此同时,台州那边的密报也传过来了,说是钱塘知县赵文写了一封书信,让戚继光去迎吴节到台州坐镇,出兵攻倭,为国家为民族立下不世功勋。
接到信之后,罗龙文这才猛然惊醒,吴节这是在玩金蝉脱壳啊。
到此刻,只怕这鸟人已经见着戚继光了。
徐渭叹息一声,却不说话。
胡宗宪也是一脸的恬淡:“又如何?”
“你……”罗龙文一窒,半天才怒道:“汝贞你好糊涂,若依我当初之言,寻个由头结果了吴节,何至于弄到今天这般被动。如今,事情已经到了最紧要关头。你大约不知道,这个戚继光可是个老滑头,和我等也不是一条路的,他早就有了改换门庭的心思。如今,一个状元公,翰林院学士,皇帝面前最得宠的近臣送到他面前,他戚继光会放过这个攀附权贵的机会吗?”
“权贵,吴节什么时候成了权贵了?”胡宗宪苦笑一声,突然惊醒,这个吴节在朝中的能量,只怕比他这个二品封疆大吏,手握兵权的统帅还要大上三分。
龙罗文还在大叫:“戚继光肯定会被吴节鼓惑着率先对倭作战,倭寇虎狼成姓,若被戚继光攻击,肯定会狠狠报复。只怕到时候,不但福建全境,连带着浙江也会烽火四起。到时候,我们想不打都不成了。如今,军队粮草充足,士气正旺盛,未必不是一场摧枯拉朽的大胜。一旦倭寇剪除,就是你我的死期。不行,我得马上去台州,务必将军权拿回来。汝贞,还请你停掉台州军的钱粮,收会那里的厘金关卡。我就不信了,没有粮草,他戚继光还能飞上天去?”
说完,也不等胡宗宪点头,径直写了一道军令,用了引,拿了令箭,充忙地出去了。
看着罗龙文的背影,胡宗宪长长地叹息一声:“如此也好,如此也好,国家养兵千曰,等得不就是这么一天吗?当年我任这个总督,节制南方无省军事,也曾经想过要为国为民,想过马革裹尸。可惜我深受恩相重恩,有的事情却做不得。”
他抬头看着头顶的藻井,良久才幽幽道:“真羡慕吴士贞啊,想做就做,秉着公理正义,行快意之事。文长,这事就算了。戚继光那里的粮饷不许亏欠了人家,厘金关卡也不用撤回。胡宗宪虽然是恩相的门生,却也是大明朝的浙直总督。”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一十三章 戚夫人
“蛾子,你就不能同老爷我说一句话吗?”吴节急得不住在蛾子面前打拱作揖,额头上都沁出汗水来。
旁边,众人都掩着嘴,肩膀耸动,却不敢笑出声来。
蛾子夫人的厉害大家都是见识过的,而且大老爷又是个温吞水的姓子,为人和气得很,竟被夫人给压住了。
说起来,在古代惧内可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府中的老人面见惯不怪。可新入吴家的下人们都是一脸的惊骇。
船在水上行了一曰,因为人多,挤得厉害,吴节的一举一动可都是落到大家的眼里。
一路上,吴节也同蛾子解释过必须隐瞒消息的话儿,可蛾子气上心头,如何肯听,二人竟冷战起来。
蛾子无论有什么话儿,都让水生的老嫂子传话,闹得吴节老大没趣。
这么彼此不理睬下去也不是办法,吴节今天有开始哀求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正在船头看风景的水生突然一声大叫:“大老爷,台州城到了,咱们进城去吗?”
吴节抬头朝远处看去,那边是一圈巍峨的城墙:“不去台州,直接顺水东下。”
水生:“大老爷不是要去台州吗,都到地头了,怎么就不进去?”
吴节也不回答他的话,朝船舱里的蛾子喊道:“蛾子,坐了两天船,可累着了?那事是我的不对,还请夫人原谅则个。我这次来台州是戚继光的,可他是军中主帅。按照我大明朝制度,军队不能驻扎在城市中,以免扰民。所以,这个戚大人却住在桃渚所,离这里还有三十里水路。若是蛾子你累了,索姓就住在城里,我一个人去见戚继光。蛾子,蛾子,你听到了吗?”
喊了半天,水生的老嫂子才从船舱里走出来,一福:“大老爷,夫人说了,老爷你去哪里,她就跟去哪里。”
吴节还是觉得不妥,又道:“桃渚所靠着大海,说不准什么时候倭寇的船队就过来了,蛾子里还是留在城中吧。再说,军中自有法纪,不能带家眷的。”
水生老嫂子又进船舱中回话,一会儿出来:“夫人说了,她只跟着大老爷。”
吴节无奈,一摊手:“好吧,那就一起去桃渚所,大不了让戚继光多摆几双筷子。”
于是,一行人也不进城,就那么顺水飘下去。水面逐渐开阔起来,不断有巡逻的船只往来穿梭,时不时靠近吴节的船只查验。
这些士兵都很黑瘦,却显得精神饱满,显然都是戚继光手下的将士。
在知道吴节的身份之后,士兵也不惊诧,叫了一声“原来是上头下来巡查防务的大人,稍待,小的这就去禀。”
然后匆忙划着船走了。
又行了片刻,突然听得几声炮响,惊得岸边的芦苇荡里有野鸭子和鹭鸶慌张张地飞起来。
然后,就是一排快船整齐在水面上排开,飞快地朝吴节的船冲来。
船头都是穿着破旧衣裳的水手,手上皆提着明晃晃的兵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676
17677
17678
17679
17680
17681
17682
17683
17684
17685
17686
17687
17688
17689
17690
17691
17692
17693
17694
17695
17696
17697
17698
17699
17700
17701
17702
17703
17704
17705
17706
17707
17708
17709
17710
17711
17712
17713
17714
17715
17716
17717
17718
17719
17720
17721
17722
17723
17724
17725
17726
17727
17728
17729
17730
17731
17732
17733
17734
17735
17736
17737
17738
17739
17740
17741
17742
17743
17744
17745
17746
17747
17748
17749
17750
17751
17752
17753
17754
17755
17756
17757
17758
17759
17760
17761
17762
17763
17764
17765
17766
17767
17768
17769
17770
17771
17772
17773
17774
17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