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走了半天,进得寨中,就有一个方阵的明军就分散成无数个十二人一支的小队,四下追杀敌人的散兵。

    另外一队则继续向前冲杀。

    有几处火点燃烧起来,风越来越大,世界被这片烟火彻底笼罩。

    回头看去,第三队明军已经上岸,后面还跟着两队。

    也就是说,已经有大约六千明军登岛了。

    倭寇的寨子不大,过不了多久,吴节就随大部队追着敌人的溃兵来到岛的另一边。

    寨子里面非常宽敞,也不怕被乱军裹胁,吴节总算能够透了一口气。

    他一边走一边脱掉身上的铠甲,只觉得身上已经湿透了,红艳艳一片,也不知道是敌人还是自己的血。摸了半天,没有发现有伤口,他才稍微安心。

    不用冲杀在前,吴节立即觉得浑身酸软,就站到一个海边的大岩石上,低头看去。

    头皮顿时就麻了。

    却见,倭寇寨子后面有一小港湾,里面停了十几条小船。

    被明军驱赶着,大约有上千倭寇都不要命地朝船上挤。

    风更大,突然,霹雳一声,有轰隆的雷声在天穹滚过,震得人骨子发酥。

    大片大片的潮水如练涌来,将那些小船高高抛起,里面的敌人像蚂蚁一样落水。

    可怜有不少倭寇身上还穿着竹甲,这东西防御力低于5,可分量却不轻,一落水,就再也没有浮出水面。

    可即便如此,在明军凶猛的攻击下,倭寇还是不要命地划船出海,然后直接被浪头掀翻。

    “涨潮了,涨潮了!”

    “天罗地网,苍天有眼!”

    “尽歼倭寇!”

    “不要俘虏!”

    到处都是明军的欢呼,甚至盖过了天上的雷声。

    倭寇更慌,即便没有船,依旧惊慌地朝大海跑去,如同飞蛾扑火,下饺子一般被大海逐一吞噬。

    渐渐的倭寇越来越少,海滩上也逐渐安静下来。

    直到再看不到一个敌人,疲惫的明军这才扔掉手中兵器,就这么坐在沙滩上,大口喘气,任由浪花一丛丛涌来,洗去身上的征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哗啦一声,大雨滂沱而下,吴节脱掉身上的衣服,就那么**裸地任凭风雨淋漓而下:“战场之上,人命如此轻贱。不过,倭寇既然敢在我中华烧杀抢掠,自然知道也会有这么一天,所谓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犯我大明天威,虽远必诛!”用尽全身力气将这一声长啸远远送出去。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三十四章 没有作文

    西苑,玉熙宫嘉靖精舍。

    已经是黎明了,众人都听得目驰神往,好象还沉浸在那一片血与火的战场上。

    宋太监还在详细地述说着那一场大战的情形:“吴节大人身着重铠,是第一个等岛的明军将。彼时,大人手执长矛,大呼杀贼,须臾矛折。换刀,刀断,再换。身上重甲也被敌砍得破烂,战后一数,至少三十来条伤痕。”

    “……吴大人奋勇争先,我军将士士气大振,敢不效死……”

    嘉靖猛地一凛:“吴爱卿可……可伤着了……”他大为激动,忍不住道:“看看吧,看看吧,这就是朕的翰林院学士,这就是朕钦点的状元。别人若有了这份资历,已然显贵,自然要在京中养望,所谓一动不如一静,熬上十几年,一个六部侍郎那是稳稳的。谁还愿意去带兵打仗,赢了锦上也添不了多少花,若是输了,免不得要受责罚,自毁灭前程。也只有吴爱卿,知道国家正值多事之秋,知道朕被东南倭寇搔扰多年,曰子不好过,知道为君分忧。”

    高拱也不住点头:“吴节确实是一个有担待的人,功在当代,利在社稷,臣佩服之至。”

    嘉靖能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一翻话,可见在他心目中,吴节已经不单单是天子门生,皇帝宠臣,而是真正的心腹肱骨,国之柱石。

    黄锦也是一脸的欣喜,倒是旁边的胡大顺一脸的阴霾,满眼又嫉又恨,再看不到先前那副仙风道骨的神仙模样。

    宋太监听嘉靖问,忙回答:“禀万岁爷,倒没有伤着。我军铠甲精绝一流,用料做工都非常讲究,整个铠甲都是上好的熟牛皮,上面满满覆盖着精钢,用刀枪不入来形容也不为过。据说,每具铠甲值银二百两,戚将军这一年来收的厘金全填进去,也不过得了数千具。吴节大人虽然身中三十来刀却没有伤到毫毛,就是累脱了力,浑身酸疼,到第二曰吃饭的时候,连筷子都抓不稳。”

    “哈哈,好好好!”嘉靖大笑:“戚继光制的好铠甲,这人虽然有些贪财,可在打仗上却舍得花钱,也不亏待士卒,这一点朕是知道的。”

    黄锦在旁边笑道:“万岁爷啊,那些军汉粗鲁不文,圣人的大道理自然是不懂的,都爱钱,戚继光也不能免俗。”

    众人纷纷笑出声来,明朝文官对武官都是非常鄙夷的,知道这些家伙都是棺材里伸手死要钱。不过,所谓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可至天下太平。可见,朝廷也是默许武将们在战场上捞些好处的,对他们的清廉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要求。

    嘉靖兴奋地在屋中走了几圈:“这一仗,尽歼倭寇东南主力,剩下的敌人已不足到矣,只需一年,自可一鼓而定。”

    宋太监:“是,万岁爷说的是。奴婢回京述职时,戚继光和吴节大人已经带着军队去扫荡盘踞在福建的其他几股倭寇。”

    “啊,他们居然又开始打了?”嘉靖一惊,喊了一声:“福建舆图。”

    黄锦忙捧出一副巨大的地图出来,铺在御案上。

    宋太监走上前去,指着地图道:“我台州军挟大胜之机,进军牛田、林墩。牛田、林墩和横屿乃是福建的三大倭巢,这两处各有上万敌人。”

    “这么多?”

    “万岁爷不用担心,这两股倭寇都是假倭,大多是失业流民和从贼的渔户,战斗力极低,如果不出意外,现在应该是被吴大人和戚继光将军给平了。

    “这福建的倭贼还不少嘛。”嘉靖松了一口气,感叹道。

    宋太监:“万岁爷,除了这三大股倭寇,还有梅岭的吴平贼部,聚拢了一万多流寇,仙游还有大大小小十几股倭贼,大的上千,小的几百。不过,也无须担心,都是假倭,真上了战场,只怕人手一把长矛都做不到,不难剿灭。所以,横屿一战之后,已经没有任何一支军队敢于与我大明官兵沙场较量了。”

    “虽说如此,虽说都是假倭,已经不能大意。高拱,拟一道旨意,命福建总督谭纶全力配合吴节和戚继光征讨倭寇,并招抚愿意投诚的贼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7599 57600 57601 57602 57603 57604 57605 57606 57607 57608 57609 57610 57611 57612 57613 57614 57615 57616 57617 57618 57619 57620 57621 57622 57623 57624 57625 57626 57627 57628 57629 57630 57631 57632 57633 57634 57635 57636 57637 57638 57639 57640 57641 57642 57643 57644 57645 57646 57647 57648 57649 57650 57651 57652 57653 57654 57655 57656 57657 57658 57659 57660 57661 57662 57663 57664 57665 57666 57667 57668 57669 57670 57671 57672 57673 57674 57675 57676 57677 57678 57679 57680 57681 57682 57683 57684 57685 57686 57687 57688 57689 57690 57691 57692 57693 57694 57695 57696 57697 57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