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做耐热聚合酶,杨锐的实验室是满负荷工作了三个月以上,黄茂指不定瘦了几斤肉出来。
经过这样的大项目和连续性实验,杨锐对Dna聚合酶的认识也是领域顶尖的。
他甚至用不着脑海中的资料,光凭过去一年的经验,就能站在领域前端,给这些专家教授讲课。
这就好像是质能方程和原子弹的关系一样。前者人人都懂,但能做出后者的人是少之又少。而能做出小型原子弹的是一回事,能规模化的生产又是一回事。
因此,同样是讲Dna聚合酶,做过一系列实验的杨锐能讲的东西就太多了。
而没有做过相关研究的,若是照本宣科的讲,能说五分钟都算是灌水了。<楸p>
杨锐却是做的太久,以至于讲的太细,两节课组成的一堂大课结束,依旧没有讲完……
杨锐听到了铃声,抬手看看手表,笑道:“不好意思,一讲就讲多了,不过,聚合酶是PcR的基础,以后用到的也很多,恩,我之后会注意压缩时间的……”
“不要压缩。”一名前排的教师喊了一声,才不好意思的道:“我的意思是说,时间长点就长点,我们希望您讲细点。”
杨锐不置可否的笑笑,说:“聚合酶讲过,剩下的也不会讲这么细了,好了,我们下一堂课,再讲一点聚合酶,然后再说其他的……恩,我布置一点作业吧。”
杨锐镜头感很强的偏了一下脑袋,道:“就简述一下5端缺失的聚合酶吧。”
5端缺失是聚合酶中常见的问题,某些时候并无所谓,但在某些技术中,这又是一个常见的缺陷,通过这个问题,基本能够涵盖聚合酶中的大部分知识点。
当然,这是真正的简述,如果稍微回答的难一点的话,内容就会非常难了,为此写一篇硕士答辩或者博士答辩稿都没问题。
由此问题衍生出的聚合酶都很有名,比如klenow聚合酶,以及在80年代将之取代的性能超强的聚合酶“测序酶”,它一口气能测序数百个核苷酸的Dna序列,就像是用机枪打骑兵一样爽快。
这样的问题,也适用于目前教室里层次不齐的学习状态。
大家记好了题目,有的直接陷入了思考,甚至当场回答起来,有的人则沉吟不语。
王东明就属于立即作答的学生。他是个非常聪明的男生,学什么都是一学就通的,比起通过艰苦的学习之后才考上清华的同学来说,王东明算是弹着吉他考上了清华。其实一周也弹不了几个小时,但在80年代的高考氛围下,还能继续弹吉他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王东明听杨锐的课,略有一些生涩感,但不至于听不懂,5端缺失的聚合酶,杨锐上课的时候也是说过的,王东明想到简述,立即毫不犹豫的复述杨锐的话,甚至不用再查笔记。
这时候,王东明身后的几个人,却是小声的聊了起来。
“老王,老周,咱们仨合起来写这个题目吧。”
“就这么个题目,用得着咱们仨合起来写?”
“老王,你揣着明白装糊涂,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咱们写好了文章,可是能交给杨锐看的。”
“然后呢?”
“你说,要是文章写的好,咱们能不能请他帮咱们写个推荐信,试着在国外发表一下?咱们平时写一篇文章,不好意思请杨锐看,这个命题是他给的,咱们恭恭敬敬的写出来,他没有不看吧。”
“老黄你有点滑呀……时间来得及吗?”
“下周还有两节课,咱们就照着两个星期的时间来做,两位,要不是时间紧,我就一个人独立做了。”
“对对对,一起做,一起做。”两人立即醒悟过来,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坐在三人前面点的王东明沉思片刻,轻轻的将草稿纸撕下来,揉成了团。
“千载难逢的机会吗?”王东明环视四周,体会着教室内略显狂热的气氛,自己也不禁受到了感染。
杨锐是北大的人,这门课上完就要走了,这是他布置的第一份作业,看这个作业量,说不定就是唯一的一份作业了。
还真是难得的机会,不过,我真的想做学术吗?王东明再次开启了对人生的思考。
……
------------
第七百一十九章 交作业
王东明迷茫的坐在?书馆里查阅资料。
他仍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想做学术,但他决定抓住这次机会。
简而言之,就是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写点东西,看看能有什么结果,怎么说都是万大学生了,写一份好作业也是理所应当的,万一被看中了,说不定也能做一番事业。
抱着相同想法的人很多,一时之间,清华图书馆里的生物系书籍倍加抢手。
不管是哪个时代做研究,首先第一点都是查资料,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不查资料就不知道此项研究的背景情况,研究也就无从进行。
所不同之处,21世纪有网络,无论是一本本的翻影印件也好,关键字查找也好,效率都相对较高。
80年代做研究就比较麻烦了,对于初入此道的学生来说,到哪里找哪本书去看,都是个巨大的问题。
王东明也只能从翻书开始,他随便找了本基因学的大部头,就在阅览室的桌面上打开,顺着目录找下去,目录里找到了聚合酶,再赶紧翻过去看具体的内容。
这样看上十几分钟,王东明才失望的合上这本书,聚合酶的知识点倒是有,但只是简短的介绍,完全不符合杨锐的题目。
没有时间休息,王东明起身还回这本书,又在架子上找来另外几本阅读――这也就是在阅览室里,若是想找书库的话,密密麻麻的卡片索引就能要人命。
“你这本还要看吗?”一人走到了王东明的身边,指着他拿在桌上的一本科学出版社的《基因学》问。
“哦,哦,你先看吧。”王东明连忙起身,将《基因学》抽出来,不好意思的道:“我是找书的时候一起拿过来了。”
“没事,我就在这里看一下。”问话的是个高年级生,胡子拉碴的一大把了,胳膊细的快和胡子差不多了。
只见他抱过《基因学》,放在自己面前,然后又将随身的手提包拿了出来,放在侧面,轻轻的打开,从里面掏出一个笔记本,放在书的右边,再拿出一支钢笔,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擦,以及一本草稿纸,放在左边。
接着,他再掏一掏手提包的侧面,拿出一个计算器,放在书的下方,再然后,是一包烟和一只打火机。
王东明看的目瞪口呆。
高年级生笑笑,拿出一支烟,顺势点起,然后使劲吸了一口,瞬间半只消失。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7102
177103
177104
177105
177106
177107
177108
177109
177110
177111
177112
177113
177114
177115
177116
177117
177118
177119
177120
177121
177122
177123
177124
177125
177126
177127
177128
177129
177130
177131
177132
177133
177134
177135
177136
177137
177138
177139
177140
177141
177142
177143
177144
177145
177146
177147
177148
177149
177150
177151
177152
177153
177154
177155
177156
177157
177158
177159
177160
177161
177162
177163
177164
177165
177166
177167
177168
177169
177170
177171
177172
177173
177174
177175
177176
177177
177178
177179
177180
177181
177182
177183
177184
177185
177186
177187
177188
177189
177190
177191
177192
177193
177194
177195
177196
177197
177198
177199
177200
17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