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中老年干部,刘院长的面部表情是很生动的,只见他先是微笑,再是惊诧,又是疑惑,继而是狂喜与忧虑,干脆坐下来和对方热络的聊了起来。
“咱们刘院长挺适合演话剧的。”有喜欢艺术的教授,很是艺术性的评价刘院长。
蔡院士微笑着端起了面前的茶杯,下意识的再看手表。
12点40分,杨锐仍然没来。
其他人也在注意时间。
“要不要去喊一下杨锐。”王永教授也稍微有些焦急了,像是长辈埋怨晚辈似的,道:“杨锐也是,这么重要的事,也不知道早一点过来的。”
“也没有提前通知院系,要不然,我们帮忙招待也行。”办公室的秦主任迅速的撇清责任。
“没关系,老刘不是在谈了。”蔡教授一句话就解决了议论。
几分钟后,刘院长健步如飞的返回了人群。
“你们肯定想不到,肯定想不到!”刘院长说话都比平时快了三分。
“诺顿出版社来了两个人?”王永教授第一时间想到这个答案。
刘院长一愣:“你怎么想到这个了?”
王永教授以为自己说对了,于是道:“老许见过诺顿的另一个人,刘院长还这么高兴,说明诺顿来了两个人,对杨锐很重视吧?”
“有点像,但不对。”刘院长失笑,又稍稍压低一点声音,道:“这位确实是出版社的,但不是诺顿出版社的。”
“咦,那不是来找杨锐的?”
“还就是来找杨锐的。”刘院长得意的笑了起来,说:“你们记得利奥教授吗?芝加哥大学的利奥教授。”
“当然。”在场的都是生物学教授,脑袋稍微一转,就将芝加哥大学的利奥教授和他的生平联系了起来。生物学的顶层圈子就那么大,尤其是某个领域的顶尖人物,往往只有一两个人,你看的著作和论文上面全是人家的名字,就是不用心记,也总能记起来的。
“和利奥教授有什么关系?他发表了什么评论?”蔡教授反而有些担心,他和利奥教授见过面,因此影响更为深刻。
一切以技术主导的行业,都容易诞生奇葩,因为要求越是精深的行业,对所谓的“懂事”的要求就越低,科研领域更是技术指标最高的行业,经过本科硕士和博士的筛选以后,懂事会混早就不是基础指标了,利奥教授更是奇葩中的奇葩,蔡教授至今还记得他在会议现场对一名学者的当面批评,“****”一次用的熟练之极,组成的句子也具有相当的冲击性。
刘院长笑笑:“这次是好事。杨锐的出版商,就是诺顿出版社将杨锐的稿件拿给利奥教授看了,后者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而且发表在了专门的期刊上,这位塞西尔先生就是看了利奥教授的文章以后,找上门来的,另外……他想让我们给他拿一份原稿看一下。”
“他还没看过杨锐的原稿,就从美国跑到了中国来?”在场的教授们都懵了。
“塞西尔的解释,大概就是兵贵神速了,总之,他是纽约大学出版社的人,现在想帮杨锐出版这本《基因组学》。用他的话说,利奥教授推荐的书,不用看就可以出版了。”刘院长的表情很微妙。
美国的大学出版社的生存状况并不好,但在中国人看来,纽约大学出版社的名头,显然比诺顿出版社什么的要响亮的多。
而这样的竞争,更是让人升起难以明喻的感慨。
“又有老外来了。”王永教授轻呼了一声。
许正平看过去,道:“这位是诺顿的人,叫林登。”
“诺顿也是愿意出杨锐的书的,对吧?”
“肯定啊,从美国飞一趟国内可不容易,不会跟你闹着玩的。”
“还有10分钟一点钟。”刘院长看看表,又是高兴又是抱怨的道:“杨锐这家伙,这时候了,还要卡着点来。”
……
------------
第754章 美国友人们
塞西尔和林登面对面的碰上了。
两名美国人,在异国他乡的食堂中碰面,还恰巧是一个行业的竞争者,这样的几率有多大。
不用明言,双方都知道了对方的目的。
塞西尔就隔着一个桌子,看着林登坐了下来,笑了笑,挑衅的说:“诺顿来的有点慢呀。”
“我到中国几天时间了,而且,我记得不错的话,似乎是我约的杨锐在这里见面。”林登坐下来,没什么笑容的问:“纽约大学出版社收到了杨锐的投稿吗?我记得,杨锐好像是投稿给我们了吧。”
塞尔西耸耸肩,似乎根本不屑于回答的样子,道:“纽约大学出版社,更适合杨锐这样的作者。”
“因为纽约大学出版社的书价更高吗?”林登不屑的笑了起来。
塞尔西不懂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语,只能直接回答攻击,说:“纽约大学出版社的效率更高,覆盖面更广,最重要的是,我们有纽约大学的支持,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将旗下的书籍推广出去。”
“诺顿的全国网络更好。”林登撇撇嘴。
“诺顿出版社比纽约大学出版社的渠道好,也许,但是比多大学出版社的联合渠道呢?”塞尔西的表情自信而自傲。
林登眼皮跳了跳,道:“定价上百美元的书,多大学出版社联合,也没有意义。”
在美国,教材出版的定价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简单来说,这可以看做是资本主义的恶根性,由于教育出版产业的极度商业化,使得美国的教育出版行业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并使得高价书横行。
这种高价书,并不是中国式的五十元或者一百元人民币的高价书,而是动辄一百两百美元,甚至胆敢标价1000乃至两千美元的高价书。
美国人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本教科书售价一千美元的话,能买得起的学生着实不多,一百美元也贵的离谱,都能吃一顿米其林,或者买一瓶很好的红酒了。
美国高等教育的昂贵中间,教材着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想想一个学期的书能买一辆二手车,读书四年的书费能够买一辆崭新的suv,也就能理解其中的负担了,普通中产阶级孩子都很难买全所有的教材,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就跟不用说了。
电影里,那些怀里抱着几本精美的教科书,在校园中漫步的美女形象,完全可以翻译成漂亮女生怀揣厚厚的一叠现金徜徉的模样。
高价教材造成的结果,就是教材的销售数量大打折扣,在美国畅销书动辄销量百万的时代,销量超过五百的教科书往往就属于不错的行列了,销量超过一千叫做畅销,销量超过两千本谓之火爆……
其结果是复印教材的行为极为普遍,二手教材的销量数倍于一手数量。
毕业或者升学的学生,打折出售自己的高价书极为普遍,而新生购买二手书又是迫不得已,这个过程无限循环,造就了美国遍布全国大学的二手书店,至于老生的书直接卖给新生这种反商业运营的事情,有则有之,但与农超对接一样不靠谱。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9257
79258
79259
79260
79261
79262
79263
79264
79265
79266
79267
79268
79269
79270
79271
79272
79273
79274
79275
79276
79277
79278
79279
79280
79281
79282
79283
79284
79285
79286
79287
79288
79289
79290
79291
79292
79293
79294
79295
79296
79297
79298
79299
79300
79301
79302
79303
79304
79305
79306
79307
79308
79309
79310
79311
79312
79313
79314
79315
79316
79317
79318
79319
79320
79321
79322
79323
79324
79325
79326
79327
79328
79329
79330
79331
79332
79333
79334
79335
79336
79337
79338
79339
79340
79341
79342
79343
79344
79345
79346
79347
79348
79349
79350
79351
79352
79353
79354
79355
79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