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稳赚不赔

    阿诺德打完了电话,兴冲冲的回来报喜,就见杨锐已经与一桌制药公司的代表,推杯换盏的喝光了一扎啤酒。

    阿诺德的眼眶,霎时间就红了,就好像男人出去买了根葱,回来发现厨房里多了三只用过的套,又好像男人飞奔出去买了个套,回来发现卧室里多了六根折断的苦瓜。

    阿诺德心里苦的像是被折断的有机苦瓜――我的生命,我的奋斗,我的目标,不是做这种事情啊!

    “阿诺来了。一起喝酒。”杨锐没事人似的邀请阿诺德上桌,更是称呼起了昵称。

    在一众同行的目光中,阿诺德冷眼坐上了桌,道:“杨锐,我以为你许诺给捷利康优先购买权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在与任何企业签约前,我都会告诉捷利康,给你们一个小时间的报价时间的。”杨锐放下啤酒杯说。

    优先权本来就是这么一回事,阿诺德无话可说,失望的道:“我以为你会给我们一个机会,先行谈一谈的,私下里谈。”

    “如果是动之以情的话,还是不要了。”杨锐知道阿诺德怎么想的,双方的合作关系到了今天,已经有些密不可分了,英国人若是说情,若是用关系来说话,杨锐还真不好拒绝。

    “捷利康的条件一定会让您满意的。”阿诺德太想做附加题了,尤其是他的基础题答的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

    杨锐道:“我知道,捷利康会给出极好的条件,也足够弥补华锐实验室的付出,或许足够弥补华锐实验室付出的许多倍,但我得为华锐负责,为包括我在内的研究人员负责,我们要最好的条件。”

    杨锐看看四周,道:“去铁酮是我在药物学领域的第一件成果,也是华锐实验室的第一件成果,我不知道这是能力还是好运,又或者只是灵光一现,我得尽力争取所能争取的,这是我的职责,对吧?”

    “我承认,你说的很有道理,你想给华锐兑现一份保险,让它之后多年里,都能营运下去,我能理解,但我想说,捷利康可以做你们的保险公司,与捷利康的良好关系,同样能保证华锐实验室长时间的营运。”阿诺德有很多话可以说,但他选择了这种说法,是因为这是只有捷利康能够提出的条件。

    其他公司再庞大,没有与杨锐合作的基础,是不敢做这样的保证的。

    杨锐端起啤酒杯,微微的抿了一口,让酒液在口腔里转动,感受着苦涩的味道。

    “杨锐,捷利康拥有的资源是世界级的,我们能够提供给你的,更可能是世界第一的,我可以保证,即使,我是说,即使华锐实验室在接下来的七年时间里,都没有任何产出,我也保证你们是捷利康的合作伙伴,享受一流实验室的待遇。”阿诺德再次提出一项,其他公司无法提出的条件。

    他其实还有很多的条件可以说,比如价格,比如授权,但他不想陷入价格战中,双方的关系,就是阿诺德最大的筹码,捷利康的规模则是他最大的依仗。

    不得不说,杨锐是有些心动的。

    七年的伙伴关系和一流实验室的待遇真不是说说的,而且,杨锐相信阿诺德能实现他的承诺。

    新药开发,尤其是原创药开发是极其困难的事,而且越来越难。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制药公司热衷于开发抗生素,差不都将土里的细菌都给翻了一遍,哈弗之类的学校还发起运动,让大家邮寄自己家附近的土壤,在当时,抗生素以每月数种的速度出现,大一点的制药公司一年开发十几种新药并不困难,但到七十年代,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药品监管的严厉,个位数的新药已为常态。就杨锐所知,到2010年以后,大型制药企业开发新药的时间期待已经延续到10年了――十年能开发出一种新药,就算快了。

    以这样的背景来说,制药公司的耐心其实是非常好的,别说杨锐这样年轻又有经验的学者,就是稍微有点名气的名校教授,刚刚涉足这个领域,制药公司的耐心都能持续两三年,甚至三四年。

    七年是超出了正常公司的耐心了,但有阿诺德支持,还有世界级的成果支持,杨锐确实有资格拿到这样的承诺。

    然而,杨锐内心里,并不想要这样的承诺。

    杨锐若是普通的学者,对密不可分的关系应当是欢迎之至的,大型跨国制药公司是生物和医药领域最好的合作对象,当然,他们依旧会仗势欺人,店大欺客,但那并不意味着小型制药公司不会这样做。区别只在于大型制药公司的吃相好看些,耐心长一些,资助多一些,资金和执行能力强一些。

    可惜杨锐并非是普通研究者,他脑袋里的东西太多了,不止一家捷利康吃不下,任何一名合作伙伴都吃不下。

    就现在的速度,两个月开发一种新的原创药,在其他人看来或许是因缘巧合乃至于天方夜谭,但对杨锐来说,这的确是可以复制的工作。

    那些仿制药公司在原创药的资料公开以后是怎么做的,杨锐就可以怎么做。

    唯一的问题,就是原创药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仿制药。

    捷利康市值近千亿,年销售额过百亿,但要论新药的话,每年能有三种就算不错了,而且,说不定还是相同靶点的不同化合物组成的新药。就像杨锐的去铁酮最后留下了七种活性物质,如果这七种活性物质都通过了临床实验,那就等于有了七种新药。

    去铁酮受到多家公司的重视也是这个原因,去铁酮本身的销售额可能是不高,但它有极大的几率通过临床实验并上市,这一点就足够各家公司聚焦了。

    杨锐日后的工作,只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而捷利康的规模却不能贸然扩大。

    医药公司其实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当年合成出来的化合物特别多,或者当年找到的靶点特别多,怎么办?太好办了,明年再做啊。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这种行为叫做技术储备。

    华尔街给制药公司做估值的时候,储备药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且,不止是合成化合物可以储备,有多少三期临床,有多少二期临床,有多少动物实验通过的药物,也都可以是储备和评估时的参考。

    而以杨锐的速度来说,他不希望自己的发明被公司储备起来,哪怕储备之后的研究更赚钱,杨锐也不乐意。

    他是需要大量的乃至于天量的资金的,但他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赚钱。

    杨锐注定是要寻找捷利康以外的合作伙伴。

    若是应允了阿诺德的许诺,或者等到去铁酮上市以后,捷利康就不会轻易放杨锐出去了。

    到那个时候,捷利康一定会加强与杨锐之间的关系,或许会因此产生大量的短期效益,但那并非是杨锐想要的。

    阿诺德一定猜不到,正是因为他的许诺,让杨锐下定了决心。

    “我相信你的话,但华锐更想要靠自己。”杨锐明确的拒绝了阿诺德,接着打开一瓶啤酒,给阿诺德面前的杯子倒满,用啤酒瓶轻轻一碰,道:“敬各尽其职。”

    “敬各尽其职。”杨锐又向其他人举杯。

    “敬各尽其职!”众人纷纷举杯。

    绿石角公司的雷蒙德更是将大杯的啤酒一饮而尽。这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商业精英们,确实很有“尽职”的自豪感,如果不是尽职,谁愿意坐在异国他乡的街道上,吃着牛羊猪的内脏,闻着臭豆腐的腐味。

    “味道怎么样?”杨锐大嚼着卤煮,又往桌子中间推了推爆肚,道:“我这两样是我最喜欢的北京小吃,大家别客气。”

    精英们一人夹一块爆肚,使劲的磨起牙来。

    一会儿,日本人率先抬头,眼中闪烁着泪光道:“非常好吃,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太美味了。”

    雷蒙德也翘起拇指,眼中闪烁着晶莹,哽咽着道:“中国的食物,太棒了。”

    “喜欢就好,喜欢就好。”杨锐笑着放下筷子。

    其他人赶紧顺势丢下筷子,意大利人更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猛然捏住鼻子,双目圆瞪。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4663 174664 174665 174666 174667 174668 174669 174670 174671 174672 174673 174674 174675 174676 174677 174678 174679 174680 174681 174682 174683 174684 174685 174686 174687 174688 174689 174690 174691 174692 174693 174694 174695 174696 174697 174698 174699 174700 174701 174702 174703 174704 174705 174706 174707 174708 174709 174710 174711 174712 174713 174714 174715 174716 174717 174718 174719 174720 174721 174722 174723 174724 174725 174726 174727 174728 174729 174730 174731 174732 174733 174734 174735 174736 174737 174738 174739 174740 174741 174742 174743 174744 174745 174746 174747 174748 174749 174750 174751 174752 174753 174754 174755 174756 174757 174758 174759 174760 174761 17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