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教授等人也知道此点,他们不用看什么虚无缥缈的灵感,甚至不用加成去铁酮的意义或者价值,就是独立合成几十种化合物,并且主持多种化合物进行动物实验,这在国内已经是一流的水准了。
换成去铁屎,去铁尿,这样的研究一样能够展现出杨锐的能力。
且比干巴巴的数据更给力。
刘院长在众人的赞叹声中,再次遗憾的道:“可惜去铁酮是华锐实验室做的,要是咱们北大做的,这也是填补国内空白了。”
“华锐实验室的也算吧,主要工作都是在国内完成的。”伍洪波说了一句正经话。
杨锐回答道:“所有工作都是在国内完成的。”
“有外国人参与?”
“从捷利康借了一名制药厂的研究员,了解情况,他没有参加研究。动物实验期间,有一名英国剑桥的教授参与,但她完全没有参与合成过程。”杨锐停了一下,道:“动物实验的主要工作是这位葛瑞丝教授,以及中国的王晓芸研究员完成的。王晓芸以前在咱们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两人的贡献大约是****开。”
杨锐说的很认真,别看是私下场合,现在说的话都是有用的。尤其是科研贡献的问题,在国内在国外都不能信口胡说的,如《自然》、《科学》这样的杂志,甚至有专门的机制,要求科研参与者和组织者分别详细的描述自己的贡献。而在各种奖项的评选中,贡献也是评选方重点考量的因素,同一个研究可能有三个人参与,可能有三十个人参与,可能涉及到过去六十年的长期发展,但诺贝尔奖就能给三个人,到时候算给谁,就是贡献说了算。
几个人点头表示明白,道:“动物实验不能算是去铁酮研究的重点。”
“动物实验以后,有调整过化合物?”伍洪波问的更细。
杨锐摇头,道:“没有,动物实验一气呵成,结果非常好。”
“那我看可以,我建议咱们托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一把,最近评奖的话……”
“评奖不合适,小奖没意义,大奖的话,杨锐还是年轻了些。”蔡教授深谙国内科研界的潜规则,论资排辈这种事,什么时候都少不了。以杨锐学生的身份和20出头的年龄,他要是拿一个大奖,将无数五六十岁,甚至六七十岁的前辈挤下去,会是什么后果?
如果是饥肠辘辘的边缘学者,蛋糕送到嘴边,不管带毒不带毒,自然都要咬一口,但杨锐前胸贴着《ceLL》的论文,后背挂着《nature》的超水平引用,早就吃的饱腹了,自然不值得为了一块肉再舍命拼搏。
蔡教授看了杨锐一眼,干脆道:“杨锐,你有什么想法,要不提出来?”
大家都看向杨锐。
杨锐瞬间意识到,蔡教授给了自己一个极好的机会。
这可是个极其难得的机会。在场的学者,光是学部委员就有两位,安林海和沈兴德也是准学部委员的水平,业内声望高企,而且,大家还来自不同的单位,蔡教授是北大生物系的制高点,安林海是北大项目申请委员会的主席,沈兴德是清华生物学的中流砥柱,伍洪波和庆志勇则是中科院在生物学方面的大山头。
这么多成员,虽然都是蔡教授邀请而来的圈子成员,但他们现在做出的决定,可比蔡教授一个人倡导所能爆发出的能量大的多。
杨锐的小心脏再次怦怦的快跳起来。
“我想请国家,咱们国家的科研界,认可我在PcR技术上的贡献。”杨锐说出目前对自己最重要的成果。
沈兴德问:“PcR不是做了成果鉴定?”
“是,但我希望能以比较权威的方式,在美国的法庭上,说明我们鉴定的事实。”杨锐道:“华锐公司目前正在美国与杜邦打官司,美国法庭比较看重在法庭上讲出事实,就是一切证据都要通过法庭,如果国内的权威机构能派代表到美国,在法庭上证明我在PcR技术上的贡献,这是最有用的。”
如果当初没做成果鉴定,杨锐现在提出的就是无理要求。
但是,已经做过成果鉴定的话,只是阐述这个事实,就变的简单起来了。
蔡教授的目光随着杨锐的目光,在众人的脸上打转,重点看向伍洪波。后者同样是学部委员,就相当于美国的院士,身份地位都是最合适的。而且,他与杨锐没有师生的关系,也因此更有说服力。
伍洪波有些犹豫,不管是代表中科院还是什么,都不算是件小事,起码是要出文件的。
杨锐道:“不会耽搁太多时间的,法庭安排好时间,我们再过去,少则三天,多则一周,就能完成。法庭作证的时间最多半天。”
伍洪波眼神一亮:“呦呵,作证半天,不是有七天时间旅游?”
杨锐笑道:“想出去玩是不影响,就是没公费旅游的补助。”
“华锐管饭管住不?”
“那肯定管。”
“得,那我去了。”伍洪波啪的一拍大腿,道:“还有谁去?杨锐,要几个人?”
“肯定越多越好。”杨锐笑容满面。这些可都是国际上也拿得出手的科学家,而对杨锐来说,他们现在帮杨锐作证,不仅能帮助PcR在法庭上获得认可,更能帮助杨锐和PcR在国内获得认可。
日后要评诺贝尔奖了,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认可!
……手机用户请访问m.piaotia
------------
第七百八十九章 装的技术
说动了伍洪波,杨锐的计划就再顺利不过了。
国内生物界往下看的话,人数是多的不行,光是普通中小学校的生物老师就不知道要多少人,但进入科研界,尤其是往上看的时候,金字塔顶的人数是极少的。
伍洪波起头出面,又有美国旅游这样美妙的报酬,华锐实验室很快的发出了六张邀请函。
与此同时,杨锐继续与几家制药企业沟通,并积极的与本杰明律师事务所沟通。
他沟通的内容,主要是PcR的官司,也免不了涉及去铁酮的价格谈判。
本杰明以知名律师事务所命名合伙人的身份为华锐公司与杜邦打官司,不仅仅是为了每小时2000美元的律师费,还是为了承揽更多的生意。
里程碑式的对赌协议这种高额合同,向来律师们最喜欢的东西。
里程碑式的合同极其复杂,再加上对赌协议的存在,稍微不注意就要被人坑。制药公司和金融公司一样,都是生来邪恶,永不可信的存在,律师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几天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制药公司公司都接受了里程碑式的对赌协议的模式,继而开始了漫长的细节讨论,一些公司还要按照杨锐的要求,考虑是否成立合资的子公司,来承担此项工作。
实在也是开发新药的成本太高,有些中型制药公司难以独立承担。
临床一期的平均开发成本是100万美元,里程碑的要求是1美元到5500万美元,这意味着制药公司可能要为此准备5600万美元以上的预算――虽然他们不可能杨锐要多少就给多少,但预算还是要准备出来,才有竞争的资格。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1906
61907
61908
61909
61910
61911
61912
61913
61914
61915
61916
61917
61918
61919
61920
61921
61922
61923
61924
61925
61926
61927
61928
61929
61930
61931
61932
61933
61934
61935
61936
61937
61938
61939
61940
61941
61942
61943
61944
61945
61946
61947
61948
61949
61950
61951
61952
61953
61954
61955
61956
61957
61958
61959
61960
61961
61962
61963
61964
61965
61966
61967
61968
61969
61970
61971
61972
61973
61974
61975
61976
61977
61978
61979
61980
61981
61982
61983
61984
61985
61986
61987
61988
61989
61990
61991
61992
61993
61994
61995
61996
61997
61998
61999
62000
62001
62002
62003
62004
6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