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教授在后面重重的咳嗽一声,道:“老伍,不要给年轻人灌输这些事嘛。”
“现在不说,等吃亏了才说?这次要是没你护着他,能给他留口汤喝就不错了。”伍洪波嘿嘿笑两声,有点连环画里的邪恶大魔王的感觉,道:“这个项目,现在就是唐僧肉,咱可以做猪八戒和沙和尚,甚至做白龙马都可以,谁有把握做孙悟空。”
“你老伍就是孙悟空嘛。”蔡教授拍拍伍洪波,道:“我做猪八戒化缘,你做孙悟空出去抢肉不就成了。”
“抢肉的是狗,孙悟空吃素。”
“他变成狗的时候难道也吃桃子?那多怪啊,就为了装的像一点,也得吃肉啊。”
杨锐装作懵懂的样子听两人插科打诨,倒是不怎么在意。
科研界的确很复杂,但科研可以很简单。二代pcr任何人都可以做,可你要有本事做出来才行。
谁都知道治疗了癌症能拿诺贝尔奖,你治疗一个看看啊,有祖传秘方的,你拿一个诺贝尔奖试试呀。
项目好接,却是不好做的。
杨锐如今有自己的实验室,有充足的经费,有足量的久经训练的实验狗,根本是什么都不怕。
就pcr一系列的技术,杨锐敢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别人要是规规矩矩的做研究就算了,要是敢搞猫腻,他能做到想斩谁就斩谁,别说国内的第三世界水准的院士级人物了,就是来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也不怕。
在这个领域,他的积累已经绰绰有余,倾泻技术就是一句话的事。
这已经可以说是触到了学阀的初级形态了,至少在杨锐自己开创的pcr领域,他的技术储备是学阀级的,只是其他人都不知道,所以少了最重要的威慑力。
但在精神上,杨锐是**而完备的,一点都不为接下来的争执而忧心。
不过,杨锐的不在意落在别人眼里,实在有些呆傻。
蔡教授和伍洪波吵过,回过头来,又劝杨锐道:“你不要担心,中科院想沾一下这个项目,就让他们沾,大头还得是咱们的。”
杨锐耸耸肩:“想沾就给他们。”
杨锐心道:我让你五年,你能做出第二代吗?
显然是不可能。有能力用五年时间做出二代pcr的,根本用不着抢这个项目。
再怎么说,这个项目都是基于pcr的原理和专利继续的,谁做出新东西来,都免不了要支付华锐专利费,这种预期支出和研发过程中的庞大投入,只能是盈利性的公司去做,中科院这样的单位,完全缺乏动力。
当然,杨锐会这样想,是因为他深刻的理解美国人,或者说,达尔贝科想要的是什么。
想要抢项目的人,却不一定有这样的认识了。
几个人走下飞机,热情的会见之后,杨锐就被有意无意的隔绝到了起来,不等伍洪波等人明白过来,杨锐就被拥簇上了一辆老旧的红旗。
这时候,杨锐要是拼命的反抗,大约还是有用的。
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杨锐一点要反抗的意思都没有,甚至有些配合的钻进了车里。
司机一脚油门,就脱离了车队,蹿了出去。
“带我去哪?”杨锐问旁边抓着自己胳膊,满脸紧张的年轻人。
“我们准备了庆功宴,所有人都过去。”坐在杨锐身边的年轻研究员比杨锐还要紧张,双手忍不住就加力了。
杨锐暗自绷紧大胳膊,不至于弹开年轻人的手,却是让后者一下子感受到了坚硬的肌肉,以及浓重的威胁。
“你别乱来啊。”年轻人吓的大声叫。
司机也频频回头。
“你好好开车。”杨锐的肌肉再硬也不敢和70码的钢铁对对碰,双臂放松,道:“我不乱动,你也别走太偏僻的地方。”
车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杨锐与蔡教授等人再见面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了。
中科院的院子里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热闹的像是过节发五仁月饼似的。
蔡教授见到杨锐,表情有些勉强,拉着杨锐,低声道:“我尽量帮你争取,但中科院这边,有领导的态度比较坚决。”
杨锐笑笑,道:“中科院是正部级单位,正好和美国能源部对接,是吧?”
蔡教授眉头紧皱,低声道:“你知道就行了,不要再说了。”
“情况和预想的不一样?”杨锐看蔡教授的样子,奇怪的问。
蔡教授缓缓点头,道:“我们本来想,他们就算想参与到项目组里,最多也就是占去几个位置。结果,人家是想成立几个项目组。”
蔡教授自嘲的道:“讲政治,我们这些搞学问的,真是搞不过他们。”
要是一个项目组的话,就算不给杨锐一个项目主任的身份,也得让他部分负责,但多个项目组,分权和荣誉就厉害了。”
蔡教授解释了情况,摇头道歉道:“抱歉,杨锐,咱们这一次失策了。”
他是确确实实的有愧疚感。原本,由蔡教授和伍洪波两名学部委员领衔的队伍,已经是生物学界无比强大的队伍了,他们却是没想到,杨锐能撬动美国能源部。这下子,此事的影响力就从单纯的生物学界扩展到了科学界,两人的力量顿时显的薄弱。
杨锐仔细的听了,再看院子里像是过节似的人们,却是嗤的笑了出来,道:“让他分项目组好了,项目组越多越好。”
“你有办法?”蔡教授知道杨锐经常有出人意料的手段,一下子期待起来。
杨锐轻轻点头,道:“能有多少个项目组成立,能给多少预算,这是中科院的权利,谁有资格做这个项目,他们说了不算。”
蔡教授心下一动,惊喜的问:“你能影响到美国能源部?”
“没那么大能量,但我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就能代替的。”杨锐自信的一笑。
达尔贝科想要二代pcr,是为了更好更快的把人体基因组计划做起来,他看中的是杨锐对pcr的理解,看中的是杨锐撰写的《基因组学》的预见性,在这个领域,杨锐是世界级的,尤其是《基因组学》出版以后,杨锐甚至能说是该领域数一数二的人物,又岂是几个小官僚所能取代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3878
53879
53880
53881
53882
53883
53884
53885
53886
53887
53888
53889
53890
53891
53892
53893
53894
53895
53896
53897
53898
53899
53900
53901
53902
53903
53904
53905
53906
53907
53908
53909
53910
53911
53912
53913
53914
53915
53916
53917
53918
53919
53920
53921
53922
53923
53924
53925
53926
53927
53928
53929
53930
53931
53932
53933
53934
53935
53936
53937
53938
53939
53940
53941
53942
53943
53944
53945
53946
53947
53948
53949
53950
53951
53952
53953
53954
53955
53956
53957
53958
53959
53960
53961
53962
53963
53964
53965
53966
53967
53968
53969
53970
53971
53972
53973
53974
53975
53976
53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