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一招以退为进?

    “杨主任,您这是啥意思?”梅局长不等邱主席想明白,先是跳了起来,他比谁都在乎遗传工程学实验室能不能做起来。

    三天以前,梅同志可是准备依靠中牧一家公司的力量,帮杨锐将这个实验完成下去。

    换言之,其他公司投钱进来,其实是降低了中牧的付出。

    所以,梅局长此时毫不犹豫的反对道:“给钱就是给钱了,他们给钱的时候,可都是大张旗鼓的宣传出去了,七天以后反悔,那可真是里子面子都赚了,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天底下有白拿钱的好事吗?”白处长冷冷的回了一句。

    “你投钱之前,难道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你以前捐过钱?”白处长的理由也很充沛。

    梅局长的气势一滞,要说他对杨锐的政策,其实也是不乐意的。

    杨锐摆摆手,将几个人的目光吸引过来,道:“捐款本来就要你情我愿的。而且,这也不是一次性的事,我们的实验室,作为公立实验室,自身造血能力有限,所以,获取社会支持是不可避免的。当然,我们也会公开技术资料,回报社会,这是一个很健康的循环,没必要弄的大家不愉快。”

    稍停,杨锐重复道:“自捐款七日内,有后悔的企业,可以把钱拿回去。”

    “说的好听,怎么拿?”邱主席又试探了一句。

    杨锐道:“你们单位提出正式的申请,行文给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我们这边给你们回执,然后提你们的钱出来。七天算到递出申请的时间。”

    “你真退啊。”梅局长看傻子似的看杨锐。

    铁局长则是若有所思的楸着杨锐。

    杨锐肯定的道:“真退,我之前就说了,我们实验室与企业之间,是需要一定的信任的,所以,我才只收10万元以上的捐款。淮西乳品公司和中牧一样,期望得到大量的高产奶牛,这是只有通过胚胎移植才能解决的难题,所以,我相信淮西乳品公司捐款的时候,是真心实意的希望我们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能做起来。”

    “不过。”杨锐喝了一口茶,道:“因为时间紧张,淮西乳品公司可能对我们遗传工程实验室不够了解,现在了解了,如果贵公司认为我们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或者说,你们的经营思路和发展目标有了变化,这都是可能的事。反正,我们也不可能在七天内,就将这笔钱用掉,所以,你们想要退款,也是能够理解的。”

    几个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杨锐。

    他们接触杨锐很少,反而是熟悉了杨锐咄咄逼人的一面,少见这种有理有据的情景。

    邱主席原本倒是没想过要退钱的,他也是敦促一番遗传工程实验室,没想到杨锐根本不受敦促,才话赶话的说到了这里。

    现在,杨锐又变的通情达理了,却让邱主席的表情阴晴不定。

    胚胎移植对淮西乳品公司来说,也不是个新鲜词,他们很久之前就知道了,而且比中牧更渴望。

    如果说在肉牛方面,中国还有鲁西黄牛算是二流的肉牛,勉强堪用的话,奶牛就是一片空白了。几十年前,绝大多数的中国人甚至没喝过牛奶,自然也就不存在传统的良种国产奶牛了,而进口奶牛――自然是进口不起的,通常的做法,也就是进口些良种公牛,比如后世常见的黑白花的荷斯坦奶牛,再和国内的黄牛交配产仔,其产奶量自然是低的令人发指,全靠国内的饲料便宜来支撑。

    纯种的黑白花奶牛是非常贵的,别说80年代的国企买不起,30年后的普通奶农也买不起。

    也只有胚胎移植这种技术现以后,才有大量的黑白花奶牛进入市场。

    淮西乳品公司要想改良牛种,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继续进口国外的公牛,一头的价格就10万元人民币不止了,另一种,就是寻找国内的研究所,搞胚胎移植,降低引进成本――外汇还是要花的,最起码能少花一些,事实上,是少花很多。

    不过,现在杨锐摆明了不受约束的状态,又是邱主席所担心的。

    到时候,杨锐搞不出合用的技术,邱主席反而不担心,但若是搞出了合用的技术,却不听招呼,邱主席捐出来的10万块就等于是打自己脸上了。

    “你也说是信任,总得让我们知道后事如何吧。”邱主席先不谈退钱的事,想要再争取一番。

    杨锐摇头道:“你说的话,梅局长他们都说过。没办法,我也不知道后事如何,这就是科研承担的风险了。”

    “你有什么风险,钱都是我们出的。”白处长嗤的一声。

    杨锐看看他,道:“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是风险。”

    “这算什么。”白处长哈哈的笑了起来。

    杨锐没笑,道:“您的时间或许是不值钱,我不一样。这样好了,我将各单位的捐款人都请来,一起通知。”

    杨锐返身将谷强拉了过来,道:“你知道姜志军的电话吧,让他过来,另外,给捐了款的人打电话,说有事通知。”

    他还是有些摸不清这些官员的脉,不如请姜志军来对付。再者,遗传工程实验室要立一个**的招牌,技术服务用公司就不用了。

    牌坊要立,钱也不能少,才是杨锐真正的想法。

    ……
------------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反例

    杨锐是不指望遗传工程实验室能盈利的。

    就算是牛的胚胎移植能赚到钱,这也就是前期维持下去的基础而已,随着技术难度的提升,偏于基础研究的生物学实验室,总归是需要外界支持的。

    而且,杨锐也不想这间公立实验室沦为赚钱工具。中国需要的是有效率的,高水平的实验室,并不缺你实验室赚来的三瓜两枣。

    如果是为了赚钱,80年代的中国,首推还是商品流通领域,在秀水街摆摊的人,一个月赚几千块的非常多,更有人能月入过万。80年代的月入过万,普通人想都不敢想,以至于他们自己也是心惊胆战。

    要说实验室里的研究员,想达到相同的产值,能做到,想达到相同的利润和收入,那就太难了。

    搞投资搞金融的也很赚钱,现在就有大批的人在倒腾邮票和电话卡了,若是有点本钱,再加一点集邮基础,赚钱实在是不难。

    而就产业来说,轻工业的利润总值是目前国内最高的,即使杨锐将全部精力投入遗传工程实验室,长期来看,也不见得能赚的比大型服装厂和大型造纸厂多,若是算利润率的话,那就更不能比了,一间实验室的投入得有多少?每年的维护成本更不用说,随随便便就能花掉几个造纸厂,赚的却不一定令人满意。

    而以目前的社会环境,大部分的技术都是不好换钱的。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崛起,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里根新政以前,美国的生物实验室照样是穷飕飕的过活。

    指望大型国企或者崭露头角的私企购买技术,那本身就是很需要技术的事。这份钱,是只有丁十一和姜志军这样的人,才能赚到的,否则,用了你的技术而不给钱,通常叫做看得起你。

    杨锐的实验室若是靠这份钱来生存,迟早沦为丁十一和姜志军的附庸。

    与其如此,他还不如继续做一间快乐的公立实验室在预算阶段,就花国家和社会的钱,也不考虑技术回报的问题。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5497 55498 55499 55500 55501 55502 55503 55504 55505 55506 55507 55508 55509 55510 55511 55512 55513 55514 55515 55516 55517 55518 55519 55520 55521 55522 55523 55524 55525 55526 55527 55528 55529 55530 55531 55532 55533 55534 55535 55536 55537 55538 55539 55540 55541 55542 55543 55544 55545 55546 55547 55548 55549 55550 55551 55552 55553 55554 55555 55556 55557 55558 55559 55560 55561 55562 55563 55564 55565 55566 55567 55568 55569 55570 55571 55572 55573 55574 55575 55576 55577 55578 55579 55580 55581 55582 55583 55584 55585 55586 55587 55588 55589 55590 55591 55592 55593 55594 55595 55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