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头牛的时候,这是已经做过多次的实验了,但是规模起来了,就做的复杂了。
姜志军呵呵的笑两声,道:“再忙也不能不吃饭吧,我都准备好了,咱们也不走远,就在跟前的招待所。”
“实在对不住,今天我得留实验室里。”杨锐告罪一声。
“那就在实验室,算我一个人头。”姜志军斩钉截铁的说了,又问:“您准备几点钟吃饭,我等着好了。”
杨锐一看人家是铁了心要一起吃饭,也就点点头,道:“我得到六七点才有空闲,最多20分钟吃饭时间。今天得加班了。”
胚胎移植一旦开始,就是母牛决定时间,而非研究员了,所以,生物系的学生加班是常态了。
姜志军说了句“好”,就乖乖的坐到了后面的板凳上,安静的等待。
后院的操作没什么不能看的地方,甚至连负责操作的兽医都是中牧借来的,杨锐也就不多说什么,只是和欧阳仕等人观察着情况,最多调整一下药剂的剂量,重申一下操作的流程。
大部分实验,都是如此的枯燥无味的。
快到七点的时间,杨锐才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招呼了姜志军一声,就在他面前脱掉了外套和裤子,重新换了一声干净点的衣服,再去食堂里坐下。
大厨同志不用招呼,一勺子麻辣鸡肉,一份清炒虾仁就给送上来了,之后又端了一盆西红柿鸡蛋汤,在冬日里,显的尤为难得。
姜志军喝了两口汤,暖和了一下,决定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的从包里掏出一个巴掌本子,道:“听说杨主任喜欢集邮,正好我也有点收藏,给您品鉴一下。”
说着,他就将这集邮本子,递给了杨锐。
杨锐犹豫了一下,就在桌面上打开来了,只见翻开第一页,就是红黄绿三张邮票。
三张邮票除了颜色不同,大小内容基本一致,皆是正中一只张牙舞爪的龙。
自由往左的看字的话,更能发现一个平常在邮票上见不到的词“大清”。
“大龙票啊。”杨锐不由的呼了一口气。
(未完待续。)
------------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两个要求
“是,杨主任好眼力。”姜志军也是暗地里松了一口气,送礼的最怕收礼的不识货,连送出来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就算是在85年,大龙票作为我大清发行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也是相当罕见的,普通集邮者是见都见不着的。
而且,现在的集邮市场已经火热了起来,邮票价格是一点都不低的。不仅如此,因为抢购的人多,价格见天的上涨,现在想要像杨锐之前那样,一口气买大批的邮票,是不太可能了。
事实上,现在要是有大玩家入场,采购还没开始呢,邮市先就要涨一波,其反应速度,不比股市慢多少,甚至,就将85年的北京邮市,看做是街头的金融市场,曾经的“店头市场”也不为过。
姜志军现在拿了一本集邮册出来,说不得要比一套房还值钱了。
杨锐顺手又翻第二页,就见塑料纸包起来的地方,又是整整齐齐的三张大龙票。
再翻第三页,还是三张大龙票。
集邮册是像书或者笔记本一样的本子,只是里面有保护邮票的塑料,并且能将邮票固定起来。
杨锐连翻了几页,全是大龙票,也不由的有些惊讶。
姜志军此时又道:“您刚才见的那几页,都是薄纸大龙,这里开始就是厚纸大龙了,后面还有阔边大龙……对了,厚纸大龙有光齿和有齿的,是叫这个名字吧,我不太懂这个,送有缘人,懂行人,哈哈……”
所谓薄厚阔边,都是根据印刷的纸张来说的,也是印数的不同,对于收藏家来说,光是一个大龙邮票,收集起来,就要穷极一生了,姜志军也是人托人的问到了地方,又花了两万元,外加两份市属单位的工作给换来的,成本比高价拆迁只多不少。
杨锐却是没有继续看下去,轻轻的合上了集邮本子,笑道:“老姜,你是听说我有集邮,才给我送这个来吧。”
“我就是正好有这么一本子好玩的东西。”姜志军笑笑,道:“朋友之间有通财之义,再说了,也不是特别值钱的东西。”
“要我说,还是很值钱的,老姜你好好收着,过些年能卖不少钱呢。”杨锐说着又将集邮本子推给了姜志军。
姜志军迟疑了一下,又劝道:“我要它做什么,我又不懂集邮。”
“我有大龙票了,您太客气了。”杨锐的语气却是坚定的。
姜志军的脸一下子就垮下来了,他看的出来,杨锐是真的不要收。
杨锐却不管姜志军,自顾自的夹菜吃饭,刨的飞快。
他自己的确是有大龙票的,不止有大龙票,还有多张蓝军邮,全国山河一片红,以及更加难得的红印花。他在西堡镇时期就购买下来的邮票,如今已然升值了十倍都不止,却是完全没必要现在再收姜志军的礼物了。
如果有必要的话,他完全可以自己花钱购买邮票。相比之下,杨锐更在乎遗传工程实验室的利益。
毕竟,他的目标也就是做研究罢了。
若是仅就生活所需来说的话,他的钱早就够了,日后投资的机会更是繁多,根本用不着费心。
反而是遗传工程实验室,这样的公立实验室,要想发展起来,很是不易,尤其是初期的窘境难以度过,很容易就滑落成底端实验室了。
杨锐更愿意现在支撑遗传工程实验室起来,并在之后的863计划中,让它迅速的成长起来。
在这方面,杨锐与姜志军的利益是不一致的,他也不可能为了姜志军的利益而打拼,更不要说,这里还牵扯到了收受贿赂的问题。
杨锐自己名下,不光有烧钱的华锐实验室,还有体育馆和部分的锐文图书出版公司的股份,除此以外,pcr和辅酶q10带来的利益源源不断,已经从每年400万美元,增长到了每个月轻松破百万的程度,再加上尚未兑现的去铁酮的里程碑收益,杨锐怎么算都是不缺钱的。
姜志军拿来的大龙票,对于贫穷的研究员来说,或许是真的很有诱惑力,对杨锐来说,最多也就是节省一点收集的时间罢了――杨锐不再收购邮票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浪费时间。邮市火爆以后的问题就是收购不易,不仅常常需要溢价收购,而且经常遇到卖家跳票的情况,另外,成批量的邮票所有者虽然变多了,珍品邮票的批量化反而变少了。对杨锐的吸引力自然是降低了。
由此,也更能说明姜志军带来的大龙票的吸引力之低。
杨锐根本都是懒得看完。
他本人又没有真的集邮的兴趣。
姜志军左右看看,最后一次努力道:“杨主任,那我就先把集邮册收起来,咱们以后有时间了,再交流。”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6404
86405
86406
86407
86408
86409
86410
86411
86412
86413
86414
86415
86416
86417
86418
86419
86420
86421
86422
86423
86424
86425
86426
86427
86428
86429
86430
86431
86432
86433
86434
86435
86436
86437
86438
86439
86440
86441
86442
86443
86444
86445
86446
86447
86448
86449
86450
86451
86452
86453
86454
86455
86456
86457
86458
86459
86460
86461
86462
86463
86464
86465
86466
86467
86468
86469
86470
86471
86472
86473
86474
86475
86476
86477
86478
86479
86480
86481
86482
86483
86484
86485
86486
86487
86488
86489
86490
86491
86492
86493
86494
86495
86496
86497
86498
86499
86500
86501
86502
8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