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经理来了,杨顾问,尝尝咱们杞镇产的黄酒,用当令的枸杞酿的,清目醒脑……”省府的副秘书长也是接待小组中的成员,说起来比杨峰同志的级别高了几层,此时却仿佛邻家大叔似的,穿着老棉袄,围着路子吃熏肉。
“早上就喝酒,真能醒脑吗?”杨锐是真的怀疑啊。
来访的港商祝鹏嘿嘿嘿的一笑,说:“枸杞能补肾呀,肾好,脑子怎么能不清楚。甘经理,杨总,来一杯?”
杨锐顿时对精虫上脑这个词有了怀疑,好奇之中,也尝了一口,倒是挺醇厚的黄酒滋味,一点都尝不出醒脑的功能。
“谭秘书长,咱们是不是出发去工厂了,看过了工厂也好签约。”甘虎提醒了一声,再耽搁下去,几家配件厂开始积压货物就不好了。
谭秘书长总算不是太煳涂,连忙答应,道:“那我去安排车辆,三位,咱们今天去看工厂?”
“好好好,今天去看。”祝鹏呵呵笑着,这几天被高官显贵们伺候着,他也是身心俱爽。
谭秘书长打开门吩咐了两声,自有人去跑腿。
一会儿,几个人就坐上了省府的小车,奔着东岭先去了。
一行车队,从年味浓郁的省城平江,一路穿过萧索的河东大地,再到年味浓郁的东岭市,继而来到工作的热火朝天的东岭铅锌公司冶炼工厂。
自靠近东岭铅锌厂之后,就完全看不到城市中的松散与繁华了。
在一片平房组成的东岭铅锌公司的厂区内,一个闲人都没有,早前看到的垃圾堆和污渍,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厂房虽然还是旧的厂房,但重新喷漆了之后,倒也称得上整洁二字。
而在厂房之内,各种机器的噪音,组成了独特的……噪音虽然杨锐很希望自己能够理解工业音乐之美,然而,老旧的机器和并不恰当的减震降噪措施,远远不足以得到哪怕是一点点倾向于音乐的声音。
杨锐在车间里只呆了几分钟,就迫不及待的赶了出来,反而是香港来的三名商人,仔仔细细的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车间。
“你们也要想办法解决噪音的问题,实在不能解决的,该换设备的就换设备。”杨锐和任总站到一边,语气中有些许的歉意。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旁的不说,听力肯定是要受到影响的。
任总却只是摇摇头,道:“我们的技术科一直都在忙活生产,要等产量稳定了,才顾得上噪音。其实噪音不算什么事。”
“怎么能不算事,这个噪音也太大声了,尤其是车间后面,我看都比得上飞机场了。”
任总笑一笑,却道:“杨总,您知道我们今年过年的时候,给工人发的年货是啥吗?”
杨锐愣了一下,问:“是啥?”
“一双劳保手套,一条毛巾,一只肥皂。”任总抬头看了杨锐一眼,道:“本来应该是年初发的劳保用品,我们提前两个月,当年货发给工人了。”
杨锐沉默几秒钟,道:“我知道你们情况不太好,没想到这么严峻了。”
“我们的情况算好的,总归还在生产呢。”任总很自然的道:“我们今年是没有欠工资的,奖金也有发,虽然少了点,三块五块的,总归是没断过,就是年末了没钱,省下了一笔。停工的厂子,才算惨呢。”
杨锐无言以对。他其实知道东岭铅锌矿的情况不好,也是因为这样,他才选定了东岭铅锌矿工厂接受这套铝箔生产线。
他却没想到,东铅的情况已经如此严峻了。
“虽然如此,劳动保护也是要重视起来的,不能过两年有钱了,结果大家的耳朵都坏掉。”杨锐不愿意谈太沉重的话题,又道:“有什么需要,你们就打报告过来,换一些老旧的设备和配件都可以。”
任总微微点头:“谢谢杨总。”
“你可别谢我,生产线是我买来的,没想到旧成这样。”
“不,杨总,您不要这样说,我们是真的感谢您。”任总面对杨锐,语气无比的认真与郑重,再次道:“谢谢您。”
杨锐叹一口气,轻轻拍拍任总多肉的肩膀,心中默默的说:希望有一天,我们再也不用为了一条老旧的生产线,感谢任何人。
……(未完待续。。)
------------
第1135章 我们的医药代表
华锐制药厂的整改一日千里,再经过两轮修正以后,竟然到了能够运转机器试运行的程度。
这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杨锐是没想到平江建设总公司转了性子,标准提高了,反而做的更快更好了,平建也没想到华锐制药的资本如此充足,他们以前都习惯了替甲方节省开支了,如今金额上的限制少了,又有大量的进口货可用,却是花费的时间更多了。
实际上,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安装原本就是相对简单的,一些产品甚至有厂家前来安装,平建如果不是为了偷点师,速度还能更快些。
如此一来,本来有些松散的招聘工作,突然就变的紧张起来了。
杨锐原本已经做好了6个月内不能生产的准备,建一间gmp合规的药厂只用一年半的时间,说起来也不算慢了。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平江建设总公司有多着急,面对港资项目,他们的目标是提前完成建设任务,而不是按时按点的完成,那多low啊。
平色的针头厂算是倒了霉,被集体迁移到了开发区的另一侧,厂房留了下来,没有敲掉,总算是节省了一大笔钱。
平色归根结底是想要从华锐的锅里舀饭吃的,没有了制衡华锐的手段,立即就变的心虚起来。悄无声息的牵走了自己的针头厂,以及厂内的民兵,算是给了一个不算是交代的交代。
杨锐亦不逼迫,他的精力很快被茫茫的人员筛选给占据了。
甘虎和他组建的管理层,希望得到应届的初高中生做技术工人,当然,最好是医药专业的中专生。
然而,86年的中国,中专生正是最吃香的时间,市里的药厂和药店都是抢着要的,连等编制都不需要,一些有点家庭背景的中专生,还有机会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算是相当不错的出路。
华锐制药厂作为香港公司,要说也不能说是差,但在河东省内,它毕竟是个新东西。
工作可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80年代人想离婚还是能做到的,想要再就业可是难上加难,像是河东省这样的地方,包括挖矿的工人都是有编制或者等待编制的人们,许多人家不得不考虑,华锐是否呆的久,日后如何的问题。
而这一点,是杨锐都无法回答的。
他本人都无法保证,华锐制药就一定能坚持十年或者二十年。
开工厂原本就是很有风险的事,杨锐对此也并无经验,他的底气无非是有大量的资金,亏得起,有调整的空间,可要说不裁员不开人,他是做不到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5073
55074
55075
55076
55077
55078
55079
55080
55081
55082
55083
55084
55085
55086
55087
55088
55089
55090
55091
55092
55093
55094
55095
55096
55097
55098
55099
55100
55101
55102
55103
55104
55105
55106
55107
55108
55109
55110
55111
55112
55113
55114
55115
55116
55117
55118
55119
55120
55121
55122
55123
55124
55125
55126
55127
55128
55129
55130
55131
55132
55133
55134
55135
55136
55137
55138
55139
55140
55141
55142
55143
55144
55145
55146
55147
55148
55149
55150
55151
55152
55153
55154
55155
55156
55157
55158
55159
55160
55161
55162
55163
55164
55165
55166
55167
55168
55169
55170
55171
5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