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数量比起华锐的设计指标仍然少的多,数量的增长主要也是来自于工作时间的延长,但对整个华锐制药厂来说,员工们显然还不适应这么大规模的产量增加。

    杨锐自己也很有些不适应,事实上,增长的数量主要是来自于国内的订单增长,而这与华锐制药厂的初期目标是不相符的。

    华锐最初是准备生产塑料包装的大输液产品到东南亚以及日本地区,却没有想到,他的销售团队玩了一把医疗研讨会,总共也就花了几十万元,竟然就将附近几个省区的市场全给打开了。

    在这种情况下,玻璃瓶装的大输液产品,以近乎直线的增长率,超过了塑料包装的大输液产品。

    眼望着源源不断的订单,杨锐彻底是不明白了。

    华锐制药厂的输液产品的价格,明明是超过同类产品一半的,他能理解卖得出去,可卖的这么火,就让杨锐看不懂了。

    应该说,相关产业的人士,都没有看懂。

    在1986年,中国人根本不知道,医药代表加医保全报销的威力,是何其的巨大。

    ……

    (未完待续。。)
------------

第1146章 前程

    印着“华锐”铭牌的氟哌酸大输液产品,如秋风扫落叶似的,侵袭了小半个中国。

    穿着西装和中山装的华锐医药代表,其所到之处,没有给其他药厂留下半点的挣扎空间。

    86年的国内药厂,甚至都没有医药代表的概念,几名大腹便便的中年销售科长,凭着酒量,又怎么可能保得住这块利润丰厚的肥肉。

    华锐制药厂的医药代表,可是在“杨锐不知情”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跨国医药公司标准的销售团队。最起码,是在支出比例上,不逊色于大型制药企业的。

    而且,大陆地区的医药代表,还有来自香港的医药代表的帮衬,对于后者,国内的医院基本是没什么抵抗力的。

    就算是本来不买药的医院,说不定也要看在香港人的面子上,表现一番国内的富强与大方。

    要不是目前的社会风气依旧趋向于保守,杨锐说不定还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要甘虎在大陆复制一个医药代表的女团出来。

    国内目前实行的医药报销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华锐医药代表的移植方案。

    国内的医疗虽然不是免费的,但个人自费的项目极其有限,主要都集中在进口药方面当然,这是单指体制内的同志,仅就这一两亿的城市居民来说,他们在80年代实际上享受着能够比拟欧美水平的医疗保障系统。

    华锐的氟哌酸,由于是在本土生产的,自然也属于医保报销的范围。医院采购起来一点负担都没有,患者也很喜欢用。

    一些聪明的医药代表,还会在医院病房里挂上公司派发的广告,使得病人们主动向医生要求使用华锐的氟哌酸。

    这种行径在日后都是不被允许的,最起码也是被控制使用的水平。但在法无禁止的情况下,效果是好的出奇。

    抛去这些场外因素,华锐产品本身的水平也是超过市场同类产品的。

    同样是生产氟哌酸,采用严格的gmp标准生产的华锐产品,无论是效果还是安全性,都超过国内产品一大截的。

    最简单的一点,华锐的氟哌酸的保质期都比其他药厂的要长,因为华锐的氟哌酸能够放置很长时间都不产生微粒。而微粒注射入血管之后,很可能就会产生血栓之类的严重问题。

    国内的输液产品在此之前,根本没有考虑过相关的问题。

    药效的区别就更大了。

    不仅医生能够深切的了解到,病人们也很容易知晓。

    如果换成是抗癌药物,或者其他心血管之类的药物,药物是否发挥了作用,哪种药物更好,是病人无法通过主观判断,正确下结论的。

    然而,氟哌酸却是很容易下结论的抗菌素。

    它针对的肠炎和痢疾等症状,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拉肚子。

    一瓶子氟哌酸用掉,依然在拉肚子,与不再拉肚子的区别,那是显而易见的。

    就是再深入一些的应用,氟哌酸也依旧是表现良好。同样是尿路感染,其他公司产的氟哌酸一周都不能解决问题的,华锐的用三天就能治好。

    这样的情况出的多了,医生也都会建议患者使用华锐的氟哌酸。

    毕竟,就算华锐的氟哌酸价格更高,节省下来的时间和药量,也足以弥补了。

    华锐制药厂的名字,如一阵风,飘满了半个中国,并且坚定不移的继续扩展。

    唯一制约它的,只是华锐制药厂的产量而已。

    不过,随着华锐制药厂的日产量从一万增加到两万,再坚定不移的向三万增加,这个瓶颈也不那么明显了。

    华锐制药厂的两条生产线,采用塑料包装的大输液产品是用于出口的,国内生产线依旧采用了玻璃瓶装,两条生产线的理论生产速度,都能达到2000瓶每小时的水平,所以,华锐仅仅是玻璃瓶装的输液产品的日产量,就有望突破五万。

    若是全部用来生产氟哌酸的话,这个速度产量是有可能吃下全国市场的。

    事实上,华锐也正是以此进度,在缓慢而坚定的侵袭全国市场。

    年轻的医药代表们,在拿到了第一个月的薪水以后,根本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一个个的都像是打了药似的,嗷嗷的扑向周边的城镇。

    还有一些脑子灵活的医药系统的领导,也趁着华锐继续招人的时间,将子女塞了过来。

    总经理甘虎同志怡然不惧,听说是领导子女的,通通招入销售团队,然后派往当地工作。

    数倍于系统内收入的奖金,很能令人满意,而他们的销售成果,自然也是令人满意的。

    在如此祥和的气氛中,杨锐返回了京城,前往北大报到。

    虽然迟了近月的时间,但在院系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杨锐还是轻松的报了名,顺便与宿舍里许久不见的舍友们打屁聊天了许久……

    进入大三下半学期,尽管距离毕业仍有一段时间,但离别的气氛,已然渐渐的出现了,尤其是现在的学生,时不时的要去寻找一些实习工作,就更加能够感受到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疏离。

    杨锐的宿舍里,董志成依旧万年不变的躺在床上读名着,书名却从《战争与和平》之类的,变成了《理想国》。蔡桂农依旧爱讲笑话,内容却从嘲讽世界变成了嘲讽自己……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5104 55105 55106 55107 55108 55109 55110 55111 55112 55113 55114 55115 55116 55117 55118 55119 55120 55121 55122 55123 55124 55125 55126 55127 55128 55129 55130 55131 55132 55133 55134 55135 55136 55137 55138 55139 55140 55141 55142 55143 55144 55145 55146 55147 55148 55149 55150 55151 55152 55153 55154 55155 55156 55157 55158 55159 55160 55161 55162 55163 55164 55165 55166 55167 55168 55169 55170 55171 55172 55173 55174 55175 55176 55177 55178 55179 55180 55181 55182 55183 55184 55185 55186 55187 55188 55189 55190 55191 55192 55193 55194 55195 55196 55197 55198 55199 55200 55201 55202 5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