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在一个更大的项目中,例如曼哈顿计划中,奥本海默其实一个实验都没有做过,他不需要做,他只要看下面一万多名科研人员的成果,然后分析路线和方向就行了。

    最终,胖子和瘦子起爆,所有人都知道奥本海默的价值,而并不在乎他是否真的做过某个具体的实验,下面的一万多名科研人员,以及全世界的科学家,也都明白此道理。

    从杨锐的思路出发,g蛋白偶联受体对他的核心价值是面向诺奖的。

    他对一篇cell或者nature的第一作者已经没什么绝对性的要求了,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是奔着国际级实验室去的,他都是要做oss的人了,又何必再证明自己有超强的雇员能力呢?更不要说他已经证明过了。

    而诺奖,诺奖向来都是冲着通讯作者去的。

    事实上,包括国内的杰青、院士等称号,其实也都是冲着通讯作者去的世界是劳动者的,也是资本家的,但终究还是资本家的。

    诺奖每年的三个名额,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提名。

    而提名是来自于国际声望的。

    换言之,一名没有什么名气的学者,就是有资格得诺奖,你拿不到提名也是枉然,甚至去年有提名,今年没提名,今年照样没资格得奖。

    史上最惨冈伯格因为发现了自由基而原本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奖,然而,由于沙俄的秘密警察刻意拖延了邱盖夫从圣彼得堡提交的提名,他失去了1915年的首次机会,到了1916年,作为最欣赏也最了解冈伯格工作的邱盖夫,却没有收到提名他人的邀请,于是,冈伯格照例失去了1916年的第二次提名机会,最终,冈伯格从1921年到1940年间,共收到了16个人的8次提名,却总是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成为了有诺奖成果,而无诺奖荣誉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而最牛的诺奖提名者当属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1945年1月19日,发出了一封电报,也就是民国人常说的通电,说:“提名泡利获得物理学奖,他的包括有我们称之为泡利原理或不相容原理的对现代量子理论的贡献构成了现代量子物理学的独立于其他基本粒子理论的基础部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于是,泡利得到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且有一个与爱因斯坦的电报说法一致的颁奖词:引起发现了不相容原理,也称之为泡利原理。

    g蛋白偶联受体的成果是诺奖级的,同样是boss级的。

    它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项目组能够完成的项目,它是需要一个顶级实验室,大量的人手,以及天才的思路才能完成的项目。

    一旦做成,这是不逊色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成果,在学术圈,震动或许更大。当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光是中间阶段,就一口气发了七八篇的science,g蛋白偶联受体要发表论文的时候,也不会是个位数的文章,杨锐会在切实参与了实验的论文中署名第一作者,剩下的荣誉,他决定还是分给应该得奖的人。

    一名将军深谋远猷是超等的,攻城略地是一等的,提一把狙击枪在自己挖的战壕里打冷枪算什么呢?

    神枪手又或者世界级神枪手的荣誉,只对苏先凯这样的基层军官才有诱惑力。

    而且是巨大的诱惑力。

    几分钟后,苏先凯的转述令实验室内爆发出一阵骚动。

    范振龙、王思胜等人都跑了出来,目光看向杨锐,以做确认。

    “只要你们独立完成的项目,会得到第一作者的署名,这与以前的实验室规则其实也没什么不同,当然,经费是我出了。”杨锐知道他们想问什么,直接就说了。

    离子通道实验室,华锐实验室和遗传工程实验室,向来都是这样的规矩,不过,以前个人能够独立承担的项目,最高无非是jmc的水平,也就是影响因子40的门槛,那既是水平的限制,也是实验室的条件的限制,更高端的项目,都是杨锐主持并下场的。

    g蛋白偶联蛋白的项目就不一样了,它太高端,以至于拆分再拆分的水平都极高。

    再者,比起之前,杨锐的要求也是更高了,众人被杨锐逼着,渐渐迸发出的力量,甚至让他们自己都难以置信。

    成为s级论文的第一作者,这样的诱惑,已经开始变的实在可期了。

    “主任。”苏先凯忽然喊了一声,迟疑了一下,道:“我想放弃今天的假期行不行?”

    “不行,你老婆孩子家里等着呢。”杨锐果断摇头,道:“多半天时间,不如让你回家休息一下,何况你东西都收起来了,行了,快点回家吧。”

    杨锐强行将恋恋不舍的苏先凯送出了门。

    这时候,田兵、焦阳平和苏帆也都出来了,看着杨锐,像是嗷嗷待哺的小鸟似的。

    “g蛋白偶联受体是个漫长项目,你们自己的项目要是做完了,或者收尾的时候,再加入也来得及。”杨锐知道他们想要什么,s级论文的第一作者的诱惑是无与伦比的,对学者来说,真是比钱都有用。有了s的论文,来钱又能有多难呢。

    焦阳平是之前从清华挖过来的副教授,也是未来院士级的人物,他的年龄稍大,反应有些迟缓,此时却热心无比的道:“杨主任,我们现在的课程都很紧张,您如果能帮忙说一下,减少我们几节课的话,我们能用来做科研的时间,就有多出来的。”

    “对,你和田兵还在代课。”杨锐拍拍脑袋。

    苏先凯、范振龙、苏帆等人都是杨锐从地方院校挖过来的小牛,是第一批的收获,虽然潜力深厚,但因为毕业院校、学和年龄都不高的原因,他们是没有资格在北大授课的,只能做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专职研究员。

    焦阳平和田兵却不一样,他们原本就能在清华大学代课,到北大代课也不突兀,每周因此付出的工作时间都不少。

    杨锐郑重点头,随着项目的进展,他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合理的制度也是必须的。

    “课程的事,你们不用再管了,有时间就来课题组了解情况。”杨锐一句话说定,等于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方向,全面转到了g蛋白偶联受体的项目上了。

    ……

    (未完待续。。)
------------

第1189章 迎刃而解

    “焦阳平和田兵的授课任务不重的,每周只要上十二节左右就可以了,全部取消的话,功课是很难排的。”

    “的确,如此一来,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所有研究员,就都变成了全职研究员了,没有这样的道理嘛,我们归根结底,仍然是学校。”

    “如果确实觉得任务重,可以单独写申请上来嘛,个别问题个别对待,不能就以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名义来做。”

    北大生物系的会议室里,一群副主任、副书记和教授简直吵翻了天。

    在学校的权力体系里,学术委员会是理论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学校有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其通常由校长和多名副校长构成,多名的概念,往往是两位数的。学院也有学院的学术委员会,教授、院系副主任和副书记们每人一票,具有相当的决定权。

    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术委员会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反而是因地制宜的,有的学校内部斗争激烈,以至于院长长期空悬,甚至校长被架空的情况也是有的。

    传统的师长关系,地缘关系乃至校友关系,都可能成为山头的理由。

    而在北大生物系,蔡教授的权力尚且稳固,他在学部委员会中的地位以及学术成就,决定了他有着超过平均水平的权力,但是,他也做不到垄断所有权利。

    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崛起,令许多人感受到了不安。

    单就个人来说,在座诸人倒不一定讨厌杨锐,一些人甚至颇为欣赏和关注他。但是,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兴起,分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经费。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8231 38232 38233 38234 38235 38236 38237 38238 38239 38240 38241 38242 38243 38244 38245 38246 38247 38248 38249 38250 38251 38252 38253 38254 38255 38256 38257 38258 38259 38260 38261 38262 38263 38264 38265 38266 38267 38268 38269 38270 38271 38272 38273 38274 38275 38276 38277 38278 38279 38280 38281 38282 38283 38284 38285 38286 38287 38288 38289 38290 38291 38292 38293 38294 38295 38296 38297 38298 38299 38300 38301 38302 38303 38304 38305 38306 38307 38308 38309 38310 38311 38312 38313 38314 38315 38316 38317 38318 38319 38320 38321 38322 38323 38324 38325 38326 38327 38328 38329 3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