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强仍然没意识到自己今天的强运,笑了起来,说:“用不着这么多人吧,我这个实验做起来很容易的。”

    “恩,谷强你自己再开一组,也做一套重复实验。”杨锐不敢掉以轻心,这可又是一个诺奖级的成果,几天就做出来了,谁敢信?

    谷强无所谓的换了个实验桌,重新取了各种耗材,做了起来,口中且道:“你说别的我怂,做实验我就最不怕了。”

    一边说,谷强还一边哼起了歌。

    唯有杨锐,如临大敌的盯着实验室内的各张实验桌,心思转动。

    白墙上的进度表崭新如故,只有最下方,又添加了两家参与的实验室,分别说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以及美国的温特研究所,进度条分别是27分和16分。

    杨锐瞄了一眼,就不再看它,若果三重的重复试验,能够证明结果的准确性,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进度条,就要核准为100分了。

    ……
------------

第1237章 封闭

    “唔,十二烷基麦芽糖苷溶液很难用啊。”苏先凯与范振龙、满海为一组,上手就察觉到了难度,不禁叫了起来。

    范振龙给他打下手,看着他的操作,道:“你要不要先用别的去污剂练练手?十二烷基麦芽糖苷溶液一克要好几百吧。”

    “100美元一克,进口货。就你们这会浪费的,有一千多美元了吧。”谷强面不改色的说了一句,又哼起了歌。

    他做的还是蛮顺利的,尤其是前期操作,都做过好几拨了,轻车熟路,一点阻碍都没有。

    苏先凯被谷强刺了一句,有点下不来台,咬咬牙,道:“没事,这组肯定没问题。”

    范振龙只好点点头,看着苏先凯聚精会神的操作。

    可惜,试管内的液体,并没有感受到苏先凯的心情,几分钟后就冒了冒泡,表示自己再也不想污的心情。

    苏先凯无奈的叹口气,又骂道:“真他娘的邪门。”

    杨锐踱着步子过来,看了看苏先凯手里的废液,道:“这个就是难关了,看你能不能想到用十二烷基麦芽糖苷溶液,想到了能不能用好。”

    的确,使用去污剂这一点,是杨锐写到方案里去的,可是,具体使用什么去污剂,杨锐是不能写的,因为正常情况下,这个只能是研究员现场实操取得的经验产物,就比如谷强,现场决定使用十二烷基麦芽糖苷溶液,他用了,还成功了,这就属于正常流程。

    但是,难关也是摆在眼前的。用十二烷基麦芽糖苷溶液做溶剂并不容易操作,价格非常昂贵,像是苏先凯接连废掉了三组,如果是正经实验,他是否会选用十二烷基麦芽糖苷溶液,选用了以后,是否会坚持做出结果,这就很难讲了。

    杨锐看着操作娴熟的谷强,以及另外两组的跌跌撞撞,不禁感慨。

    谷强在用十二烷基麦芽糖苷溶液做去污剂的时候,手上的操作没有丝毫的变形,说明并没有感受到难度,最主要的是,他不管是给量还是卡时间,都恰到好处,这东西要是看书学的话,背死也做不到,只能说是天赋使然。

    感受不到难度,也就意味着谷强对去污剂的选择的容忍度就提高了许多,再配合一套难以置信的狗屎运,还真有点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气势。

    这就是天赋的价值了。

    越高的天赋,对应的就是越高的难度容忍度。

    这就好像是赌骰子,低难度容忍度的就可以选择“1”和“2”,中难度容忍度的就可以选择“3”和“4”,高难度容忍度的就可以选择“5”和“6”,答案并不一定就在“5”和“6”之中,研究员们甚至可以选择参加哪一场赌局,但是,高天赋对应的高难度容忍度的意义,却是非常明确的。

    就像是现在,如果是苏先凯做这套实验,不先用其他去污剂做个几百组的实验,他是不会尝试十二烷基麦芽糖苷溶液的。

    这就是很令人幽怨的一件事了,也许谷强选择十二烷基麦芽糖苷溶液做去污剂是很没有道理的事,但在离子通道实验室里,会主动选择它的人,估计也就是谷强一个了。

    重复实验不是掷骰子,再高的难度也得容忍下来。

    田兵和陶学林的组做的还稍快一些,到吃饭时间总算是完成了第一步骤,苏先凯、范振龙和满海组成的小组不得不延迟一个小时再吃饭。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众人,此时也都意识到了原方案的复杂性。

    大家再看谷强,神情就颇为复杂了。

    谷强更加得意的哼着歌,重复实验是越做越顺。

    在山大的时候,谷强就是很高傲的人,要不是摘了领导家的红杏,他现在依旧可以在山大傲视群雄。他的理论水平一般,但也比得上地方高校的一般水平,这年月,还有速成班的学生在大学里混迹呢,谷强的理论水平再弱也能甩他们一条街。

    而在山大,谷强的实验水平就厉害了,完全可以将他带到极高的位置上去。

    就是在京城群贤云集之处,谷强的实验水平也都是一流的,这也是他桀骜不驯的资本,或者说,正是这份资本,才养成了他桀骜不驯的性格。

    不过,中国的科研界,一向是重理论轻实务的,比如大家总是喜欢讲杨振宁不擅长实验的故事,例如他站到实验室里都能让仪器爆炸,结果得了诺贝尔奖,好像不擅长实验和成功有某种神秘学的联系似的。

    遗传工程实验室的科研力量较弱,谷强偶尔还能出头炫耀一下,借调进入离子通道实验室以后,他想冒头的难度就大大提高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谷强都有些消沉,要不是杨锐记着他的名字,经常将重要的实验派给他,谷强几乎就要沉沦下去了。

    憋着劲做出“一锅搅”,与其说是所谓的尝试或者直觉,不如说是谷强的一次爆发,结果却是出人意外的成功。

    这次成功,给了谷强海量的自信,也让他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更加的挥洒自如。

    100美元一克的十二烷基麦芽糖苷溶液,要说也是很有门槛的实验材料,以国内科研界的尿性,不将便宜的试剂用一遍,是很难下定决定使用它的。

    就资金方面来说,十二烷基麦芽糖苷溶液也是需要高容忍度的。

    偏偏谷强说用就用了,他甚至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

    从这一点来说,也有离子通道实验室数年积累的功劳,换在可怜点的科研实验室,别说是100美元一克的试剂了,就是100人民币一克的试剂,也得一路打报告到院系一级,可行性报告能写的比盖房子的都多。

    实际上,用个试剂哪里需要什么可行性报告啊,最真实的理由,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我想看一下用这个是啥结果。

    这与小孩子拆玩具时的心态是一样的,高容忍度的家庭和低容忍度的家庭,自然会给出不同的回馈。

    “主任,复合体做出来,得腌一会,我是不是可以先回去了?”谷强率先完成了前置部分,下巴都恨不得抬起来了。

    杨锐走了过去,检查一番,笑笑道:“实验做的不错。”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5925 185926 185927 185928 185929 185930 185931 185932 185933 185934 185935 185936 185937 185938 185939 185940 185941 185942 185943 185944 185945 185946 185947 185948 185949 185950 185951 185952 185953 185954 185955 185956 185957 185958 185959 185960 185961 185962 185963 185964 185965 185966 185967 185968 185969 185970 185971 185972 185973 185974 185975 185976 185977 185978 185979 185980 185981 185982 185983 185984 185985 185986 185987 185988 185989 185990 185991 185992 185993 185994 185995 185996 185997 185998 185999 186000 186001 186002 186003 186004 186005 186006 186007 186008 186009 186010 186011 186012 186013 186014 186015 186016 186017 186018 186019 186020 186021 186022 186023 18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