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制药公司的研究员们来说,“能做什么”是确确实实的干货。

    这时候的杨锐,就好像是一个杀猪的。制药公司是做餐饮的。他们需要了解,现在这头猪,究竟是如何分割的,每个部位最适合做什么?

    到最后,排骨是拿去烧汤还是糖醋,肥肉是拿去炼油还是回锅,也得根据肉的素质来定。

    当然,也就是下阿斯特拉这一级的制药公司才这么讲究,等而下之的,随便拉一块就做的也是正常。

    杨锐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讲义,再道:“我的离子通道实验室,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但这方面的内容,并不是我今天想讲的,我想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我将之命名为动态质量重测法。这种方式,是我闲暇的时候考虑出来的,是一个小问题,但是很有用,目前来看,最恰当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分析人类原代细胞内,g蛋白偶联受体的药物效应。”

    “药物效应”这个词一出,整整齐齐的大方块,顿时如同波浪似的,左右起伏起来。

    那是研究员们交头接耳的动作。

    ……
------------

第1272章 一个纯粹的人

    尼森佝偻着腰,从屁股口袋里找出两张卫生纸,再掏出始终不离手边的钢笔,艰难的在上面写下几个词。

    “药物效应”和“原代细胞”被尼森写在最上方,然后才是动态质量重测法。

    尼森今天原本是没有准备做笔记的,他在阿斯特拉公司做了十五年,此前则是挪威好几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属于功成名就后,才出来到产业界赚钱的一类人。

    因为其本人对基础生物学界的熟悉,尼森对于大部分的生物学家都不屑一顾,会参与今天的讲座,只是因为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都参与了。作为在瑞典工作的挪威人,尼森并不想显的特立独行,不管理由是什么。

    如今看来,尼森觉得自己是来对了。

    唯一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带来合适的笔记本。

    他看看左右,两边的人都带着不薄的笔记本,正在低头做着笔记,他们的笔速很快,字迹潦草,但几乎将杨锐说的话,都给写了下来。

    尼森有点羡慕。

    他觉得大家今天是走了运,出身于中国的杨锐,显然没有给予自己的学识以足够的重视,以至于他将这么重要的东西,平白无故的说了出来。

    人体细胞的药物效应,可是制药公司拼死也想研究出来的课题啊。

    药物究竟在人体内如何变化,或者所谓的药动力学,不知道难死了多少研究者。

    谁能想到,一名中国学者,竟然就这样将之研究了出来。而且,竟然是做g蛋白偶联受体的闲暇时间里,做出来的。

    尼森倒是相信杨锐的话,能举起g蛋白偶联受体的旗帜的人,可以说是生物学中的顶尖人物了,不过,轻松自如的做出药物效应的研究?

    尼森很想说难以置信,可是,耳中听着杨锐开阔而不失详细的描述,他不想如此贬低对方。

    任何贬低,在这个时候,都不应该在研究人员心底泛起。

    尼森再次在卫生纸上写下了两个单词,然后看看前面渲开的字迹,又有些懊恼。

    他实在不想浪费摆在眼前的机会。

    “你好,能给我两张纸吗?”尼森艰难的开口。

    对瑞典人、挪威人和丹麦人来说,请求帮忙始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在另一方面,帮助他人则是令人赞赏的品质。坐在尼森旁边的研究员毫不犹豫的从笔记本上,撕下七八页纸,递给尼森,问:“足够吗?”

    “足够了。”

    “好的。”

    两个人的对话很简短,但都各自感到满意。

    在瑞典,帮助别人是不能过于主动的,你得首先确定对方是否愿意接受帮忙,否则,看见别人推车费力就冲上去用劲的人,即使不被训斥,也会惹来一腔的埋怨。

    尼森旁边的研究员早就想帮助他,但是,也只能在尼森主动开口以后,才撕纸给他,免得尼森只是喜欢在卫生纸上作画。

    许多人将瑞典的习俗,看做是维京人的海盗文化的遗留,瑞典人本身却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他们更在乎目标是否达成。

    譬如杨锐正在讲解的“动态质量重测法”,就令许多人有了距离目标更近的感受。

    “动态质量重置法,获得的是光信号。这个信号,是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的所有信号通路的总和。仅仅如此,我们是不能判断细胞对g蛋白偶联受体的反应的,好在我发现了另一点。”杨锐的讲课称不上生动,但是逻辑清晰,层层推进,听的在场研究员们暗自点头。

    这就是科研人最喜欢的讲座模式了,有干货不枯燥,有点像是公文写作。

    研究员们的时间都很紧张,这次也是因为杨锐的名气,才愿意来听讲座的,他们自然是想要听到有用的内容。

    杨锐也很清楚此点,偶尔卖一个关子,并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去猜测,而是紧接着道:“据我观察,光学信号实质上依据不同的细胞有所不同的,因为不同细胞,会根据不同信号通路元件的化学计量而表达不同的通路……”

    杨锐略作说明,就停了下来,笑道:“我最早做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其实略有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所以,在看到信号通路的问题的时候,立刻就有了想法。”

    尼森和身边的研究员齐齐点头,不是他们多赞赏杨锐的敏锐,而是希望杨锐快点略过这个话题,继续讲下去。

    杨锐也确实没有就着自己的研究史这个话题说下去,但是,他还是兼顾了一些离子通道方面的内容说了说了。

    虽然过去了几年时间,但杨锐在钾离子通道方面的研究,依旧是世界领先的。

    这也是高端科研的特性,除非后面的人,前仆后继的用尸体给你铺路,否则的话,崎岖的山路总是阻碍着大多数人的攀爬。

    对于产业界的研究员们来说,不管是离子通道、光通道还是g蛋白偶联受体,都是难解的问题。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他们是不会追着这些复杂问题不放的。世界上的知识是很多的,没有谁能全部掌握下来。

    然而,杨锐提出的话题,却是太有诱惑性了。

    如果动态质量重测法能够发挥作用,甚至不用全部发挥作用,只要能有杨锐描述的六七成的功利,被改变的就是整个制药业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8576 168577 168578 168579 168580 168581 168582 168583 168584 168585 168586 168587 168588 168589 168590 168591 168592 168593 168594 168595 168596 168597 168598 168599 168600 168601 168602 168603 168604 168605 168606 168607 168608 168609 168610 168611 168612 168613 168614 168615 168616 168617 168618 168619 168620 168621 168622 168623 168624 168625 168626 168627 168628 168629 168630 168631 168632 168633 168634 168635 168636 168637 168638 168639 168640 168641 168642 168643 168644 168645 168646 168647 168648 168649 168650 168651 168652 168653 168654 168655 168656 168657 168658 168659 168660 168661 168662 168663 168664 168665 168666 168667 168668 168669 168670 168671 168672 168673 168674 168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