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两人已然来到斯德哥尔摩警察局长面前。
“舍伍德局长,欢迎来到中国大使馆。”曹达早就从助手那里知道了局长的信息,三两句话,就将杨锐介绍给了对方。
而今正是中瑞合作最多的时期,瑞典人的冷漠伴随着的则是礼貌,舍伍德局长亦是距离不失礼貌的向杨锐点点头。
“我来瑞典的时候,听人说,瑞典人是不喜欢寒暄的,让我说话的时候要直接一点。”曹达身材粗壮却长袖善舞,以最简单的方式,转向道:“舍伍德局长,杨锐先生希望在瑞典尝试他的新技术,您愿意听一下吗?”
“新技术?”舍伍德的脸颊红彤彤的,转眼间又喝掉了一杯威士忌。
杨锐接过话头来,用英语道:“我想将pcr用于刑事侦查中,这是很好用的一种技术,可以比指纹更容易的确认嫌疑犯。不过,这项技术有一定的成本,还不适合在中国推广,我想在欧洲试一试。”
瑞典人的英语水平都很不错,尤其是政府官员,基本都能熟练的使用英语。
杨锐的话出口,曹达不免有些着急,怎么好好的搞新闻的,又谈起钱来了。
他却不了解杨锐的顾忌。
如果就是为了搞一个大新闻而亏本赚吆喝的话,学界指不定会对他有什么看法,还不如做成单纯的生意。
而且,杨锐相信,pcr的价值是能够吸引舍伍德的,假如他没有被酒精冲昏脑袋的话。
紧接着,杨锐就用尽量简单的句子,来描述pcr的使用与意义,并着重举例道:“您比如列车上发生了强奸案件,受害者无法指认凶手,我们就可以对全车的男性采集dna,与做比较,直接就能确认凶手。”
曹达在旁听的一阵紧张,你们见面就谈这个真的好吗?
杨锐只当看不见曹达的表情。
就他这些天的经验来看,瑞典人并不忌讳谈性,就像他们的电视台那样,瑞典人是出了名的在公共场合谈性的民族,其开放程度经常让美国人感到羞耻并嗤之以鼻,更不要说他们在谈论专业的时候的专业态度了。
舍伍德局长也不觉得杨锐说的有问题,反而引起了兴趣,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们能在一群嫌疑人中,确定是哪一个?”
“在有生物学痕迹的情况下,是的。”杨锐像是给曹达说的那样,又解释了他的一滴汗理论。
瑞典人向来是喜欢新技术的,就像是他们将美国货成为一次性产品一样,他们对于新技术的开发不遗余力,也是因此才能以900万人的规模,建成一座能独立设计制造最新型战斗机的国家。
舍伍德局长对杨锐所言的技术有些上心了,这一半是因为杨锐的说明,另一半也是他听说了杨锐的名声,来到中国大使馆参加晚宴,自然会听说这里的名人。
舍伍德局长半是好奇的问:“如果有一滴血,你们也能检查出它是谁的,是这个意思吗?”
“没错。”杨锐肯定的道:“任何微小的生物学痕迹都可以。”
“原谅我,如果我说的猜测的没错,头发也可以是吗?”
“没错。”
“这样的话,我们还真的有一个案件,也许能用得上您的新技术。”舍伍德局长有些上心了,道:“我们在附近的一个镇发生了凶杀案,我们的侦探搜索了整个镇,但是始终没有线索,接着又发生了两次案件,一样没有结果……”
“你说的是马尔勒案。”站在旁边的人立即喊出了名字。
舍伍德局长点点头,道:“我们有凶手用过的衣服,还有凶器,我想上面能找到毛发,但是,数量恐怕不会太多。”
“马尔勒案是连续三次的凶杀案。”
“一个小镇在两个月里死了三个人,第一次听说的时候,我们都吓坏了。”
“听说是小镇里的人做的。”
当“马尔勒”这个词出现的时候,周围的人都来了兴致。
很显然,对于此时的瑞典人来说,这是一桩名案了。
杨锐同样打点起精神,问道:“凶手圈定在小镇里吗?”
“对,马尔勒是个孤独的小镇,只有一条通道到斯德哥尔摩,小镇居民很固定,也很团结,你知道,这就是典型的瑞典小镇,所以,当大家意识到小镇内有一名凶手的时候,所有人都不好受。”舍伍德局长看看周围的人,顿了一下道:“马尔勒案因此很受瑞典全国的关注,你们的技术如果能找到线索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远离尘世的小镇,那不仅是典型的瑞典小镇,而且是典型的北欧小镇。
杨锐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舍伍德局长,您如果愿意尝试采用新技术的话,我可以说服华锐公司,以成本价来做检测。”
曹达连咳两声,用中文道:“杨锐,这时候就别说钱的事了。”
舍伍德却不以为意,问道:“大概需要多少钱的预算?”
“每做一次检测,3000克朗左右。”杨锐能够开出这个价格,还是有赖于耐高温聚合酶是他的专利分。
即使如此,曹达还是被这个价格吓了一跳,就算是人口稀少的北欧小镇,起码也得有好几百人。能死三个人的小镇,听起来就不会太少人。
舍伍德则是计算了一下,道:“一人做一次检测,马尔勒镇有不到1000人,是300万克朗,这样计算吗?”
“差不多,为了准确,有的人会做两次,但总数不会增加太多。”
舍伍德沉吟起来:“听起来不错。”
杨锐猜想他或许是不想在酒宴上决定此事,于是乘热打铁的道:“舍伍德局长,我们是否可以约定一个时间,让我到警局向您亲自说明。”
“哦,这是个好主意。”听说能够尝试,舍伍德立即应允下来。
------------
第1290章 测试
“我们可以做个测试。”杨锐站在一群斯德哥尔摩警察当中,用英文道:“你们可以提供一根头发给我,然后选择几个人让我们来检测,明天这个时间,我就能告诉你们,头发是属于谁的。”
小邓作为大使馆的翻译站在杨锐身边,再将他的英文翻译成瑞典文,以免有人理解错误。
另一方面,瑞典人的骄傲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总是更喜欢听瑞典语,而非英语、德语或者法语,即使他们听得懂,也是如此。
杨锐让黄茂将pcr仪打开,接着道:“我们就是用它来检测dna。这台机器叫做pcr仪,只要有一个dna链,甚至不需要一条dna链,一部分dna链,我们就能将它无穷无尽的扩展。”
见众人有些迷茫了,杨锐立即转换方式,道:“简单来说,pcr仪的最低要求,就是一个细胞。所以,它的好处就非常明显了,罪犯在犯罪现场的任何一点细微的失误,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线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5382
75383
75384
75385
75386
75387
75388
75389
75390
75391
75392
75393
75394
75395
75396
75397
75398
75399
75400
75401
75402
75403
75404
75405
75406
75407
75408
75409
75410
75411
75412
75413
75414
75415
75416
75417
75418
75419
75420
75421
75422
75423
75424
75425
75426
75427
75428
75429
75430
75431
75432
75433
75434
75435
75436
75437
75438
75439
75440
75441
75442
75443
75444
75445
75446
75447
75448
75449
75450
75451
75452
75453
75454
75455
75456
75457
75458
75459
75460
75461
75462
75463
75464
75465
75466
75467
75468
75469
75470
75471
75472
75473
75474
75475
75476
75477
75478
75479
75480
75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