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笑着道了谢,上了车,再道:“路也不远,我打车其实也行的。斯德哥尔摩大学来的人,应该都懂英语的。”
“那怎么行,您一个人去多不方便,连个跑腿的都没有。”周英耀说的相当谦卑,这些天,他可是见到了杨锐的威势,pcr解决的马尔勒案,几乎让杨锐登上了所有的报刊杂志。这些瑞典媒体,或者介绍马尔勒案,或者介绍pcr,或者介绍杨锐,或者就瞎编故事,总而言之,曝光率是高的飞起,就连中国大使馆,这段时间收到的信件和电话,都是以前的好多倍。
周英耀太知道媒体的力量了,尤其是国外媒体的力量,对于任何一名中国人来说,那都是能带来质变的辐射。
周英耀甚至一度为杨锐而遗憾,他要是年龄再大一点的话,凭着这股子风,说不定都有资格做中国驻瑞典大使,直接正厅级起步。
当然,周英耀知道这只是一种遐想,而且,随着他对pcr的了解增多,他也觉得,让杨锐来瑞典当大使,根本就是浪费。
这种复杂的情绪,让周英耀面对杨锐,就像是面对领导人一样。
“今天不知道具体情况,如果要探讨pcr实验室的建设的话,估计会回来的很晚,你们就不要等我了。”杨锐开口说话,周英耀立即聚精会神起来。
“您放心做您的事,我们就在外面等着,多晚都行。”周英耀笑笑,又道:“现在的瑞典治安不能说太好,还是有备无患为妙。”
杨锐迟疑了一下,点头同意了。
从社会安宁的角度来说,1986年2月以前的瑞典,和1986年2月以后的瑞典是两个国家。
1986年2月以前的瑞典,首相出门都是不带警卫的,帕尔梅每天上下班,或者晚饭后遛弯,身边都不要带保镖。帕尔梅与妻子去市中心里逛街、吃饭,都与平常人一样,自己开车,自己走路,并不要任何人的陪同。
瑞典人对此也习以为常,他们认为瑞典是极安全的国家,并以之嘲讽美国。
直到一声枪响,帕尔梅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一条平静的街道上被人枪杀。
瑞典人失落之级的描述那个瞬间:“首相被杀害的时候,我们还是一个单纯的,圣洁的国家……‘田园诗般的理想国’,突然就被抛进了如此严酷的现实中去了。”
在杨锐看来,这或许也是dna鉴定在瑞典得到了超乎寻常的支持的原因之一。
整个80年代,由于大量移民带来的社会问题,深刻的改变着瑞典,首先改变的就是它的治安状况,大幅度提升的犯罪率,令这个只有900万人的国家焦躁不安。
pcr实验室,不啻于一个美妙的解决方案。
------------
第1297章 剧本拿错了
杨锐来到警察局的时候,舍伍德局长与三名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教授言谈甚欢。
杨锐略感诧异,定睛一看,好家伙,桌面上的一瓶伏特加竟然就喝空了。
四个人喝一斤的烈酒,要说也不算是什么,用酒场上的老手的话来讲,不过是漱漱口而已,但是,现在才是早上吧!
“杨锐,你来了,快尝尝休斯顿带来的绝对伏特加。”舍伍德局长绝对是喝嗨了,招手的时候,手指头都在动。
瑞典人的冷漠,很容易就被酒给冲淡了吗?
杨锐硬着头皮走过去,道:“你们怎么现在就开始喝酒了。”
“有好酒怎么能不喝呢。”舍伍德哈哈大笑,又换做小声说秘密的样子,道:“我告诉你,休斯顿可是ahus镇的人呢,绝对伏特加,就是他们出产的,啊,休斯顿,你是生物学家,也有参加绝对伏特加的酿造吗?”
“没有没有,我只会喝而已。”喝了酒的瑞典人,就像是热情燃烧的南美人,三名年长的教授也咧嘴笑着,一副我人老心不老的样子。
休斯顿教授特意拿了一个杯子,给杨锐倒上了酒。
杨锐无奈的打声招呼,坐下来,心里安慰自己,喝了酒的热情瑞典人,总比没喝酒的强。
“杨锐先生,我们斯德哥尔摩警察局的pcr实验室,你一定要优先建设啊。”舍伍德端着酒杯,满脸通红。
杨锐愣了一下,道:“我们今天不就是来讨论它的吗?你们已经确定要建了吗?”
他对媒体说的话,是否能够成真,还得要警方自己来决定呢。
当然,若是牵扯到经费问题,更需要出钱的部门点头。
舍伍德露出得意的笑容,道:“我们要建设了,现在不止是我们,其他好几个地方的警察局,都想要建设pcr实验室呢,谁都知道,先建设实验室的,一定会抓到最多人。”
杨锐惊讶的看了舍伍德一眼,道:“能得出这个判断,你们挺厉害的。”
dna鉴定就像是指纹鉴定一样,它不仅牵扯到了已有的证据,实际上还隐含着尚未收集起来的证据的价值。
例如一所凶杀案的现场,已经干枯的凶手的血迹,在以前的警察看来,这是算不上物证的,但是,若是有了pcr实验室,能够进行dna鉴定的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最早建好pcr实验室的警察局,毫无疑问的会抢先获益,因为证据的采集和处理都需要专业的培训,污染证据是pcr的大敌。
这些想法,若是以后世的观点来看,自然是水到渠成,逻辑清晰的,但是,舍伍德和他的同僚能够想到,却是相当不容易的。
休斯顿教授喝着杯中的伏特加,呵呵的笑出了声,道:“杨锐先生,您可不要小看舍伍德,他也曾经是我们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天才呢。”
“啊?天才是怎么说的?”杨锐颇为惊讶,问出了一个很令舍伍德高兴的问题。
舍伍德嘴上谦虚着,口中却将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多项创意说了出来。
休斯顿等人显然不是第一次听了,笑着配合后,对杨锐道:“杨锐先生,你看我们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校友,是不是觉得瑞典的教育还有可取之处?”
杨锐疑惑了一下,这是在向我炫耀吗?
是在向我炫耀吧。
只不过,杨锐就不明白对方炫耀的点在哪里了。
“唔,又一瓶喝完了。”休斯顿从桌子下面捞出又一瓶伏特加,放在了桌面上。
杨锐的脸灰了一下,好家伙,原来你们桌子上放的只是空瓶啊。
这样算一下,四个人喝了两瓶酒,每人半斤了。
应该是到量了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1581
121582
121583
121584
121585
121586
121587
121588
121589
121590
121591
121592
121593
121594
121595
121596
121597
121598
121599
121600
121601
121602
121603
121604
121605
121606
121607
121608
121609
121610
121611
121612
121613
121614
121615
121616
121617
121618
121619
121620
121621
121622
121623
121624
121625
121626
121627
121628
121629
121630
121631
121632
121633
121634
121635
121636
121637
121638
121639
121640
121641
121642
121643
121644
121645
121646
121647
121648
121649
121650
121651
121652
121653
121654
121655
121656
121657
121658
121659
121660
121661
121662
121663
121664
121665
121666
121667
121668
121669
121670
121671
121672
121673
121674
121675
121676
121677
121678
121679
12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