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葛兴邦的脸微有些发烫,还是问了出来。

    “杨锐进了15人大名单,目前赌他得诺奖的赔率,是一赔三十!”刘院长没有多做说明,对于学者们来说,一赔三十的概念,已经很能引起遐想了。

    葛兴邦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有些后悔的看向蔡教授。

    蔡教授面无表情,微微摇头。现在,他自然不可能去为杨锐争取650万的经费了,那就不是成人之美,而是夺人之好了。
------------

第1346章 放声大笑

    “15人名单了,这是哪家公司的?”

    “帕特里克集团的,听说这个公司给的名单最靠谱。”

    “没有最靠谱一说,前几天还有公司公布说,杨锐进12人名单的呢。真正看功夫的是5人名单,胆子大的敢给3人名单,谁敢拿这个名单出来,那才是厉害的。”

    会议室里,议论声不绝于耳。

    杨锐和诺贝尔奖的传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即使再不懂学术界的人,他只要看报,这些天就被科普的差不多了。尤其是菠菜集团,国人之前接触的不多,现在却是基本普及到国内了,许多有海外关系的学者,接电话的时间都会顺便问上一句。

    在国外的中国学者,对这件事的关心更甚于国内。

    所谓最爱国的都是海外游子,只有出了国,瞅见洋人的世界了,才体会到背后的祖国的意义,津巴布韦的老黑没有美利坚的老黑值钱,就是这么个道理。

    在国外的中国学者,天天窝在实验室里,不说歧视不歧视的,总是免不了关注国内的情况,中国原生学者配诺贝尔奖,这两个词混合在一起,威力是极其巨大的。

    老方的表情也是全变了,看着蔡教授出了门,立即站了起来,快步走出去,跟上他,道:“哎,老蔡,等一下,等一下,别急着走嘛。”

    蔡教授停了一下,道:“没要说的了,不走等什么。”

    “嘿,杨锐进大名单了,这是好事儿,你怎么还绷着个脸呢。对了,忘了恭喜你了,恭喜恭喜。”

    老方能屈能伸,手一伸,就给老蔡来了一个长揖。

    “多谢了。”老蔡不好意思生受了,又给回了一个。

    “老蔡,你们北大这是要起来了,不对,是咱们中国学术界,都要借这个机会起来了,这是大好事。你得受我一拜。”老方满身都是嘴,好听的话儿脱口就有。

    “当不起,当不起。”就86年的北大生物系,真的是执牛耳之牛,他也不敢就这么应了。

    老方呵呵笑,道:“当得起,你怎么当不起。不过,您可不能因为这个,就把几个老兄弟压死啊,北大根深叶茂的,给我们点阳光,也不影响什么……”

    “你要是和我谈北大的事,我能答应了,你要是和我谈杨锐的事,我做不了这个主了。”蔡教授虽然被拍的舒服,依旧是不松口。

    老方额头上的青筋挣了两下,勉强笑道:“咱们之前不是就在谈杨锐的事?”

    “之前是之前。现在啊,我估摸着,用不了多久,杨锐就能独立起来了。”

    “他的实验室再独立,还不是你北大生物系的旗下。”

    “谁说得上呢。”蔡教授呵呵的笑两声,说出来的话却意味深长。

    老方只是愣了一愣,就看蔡教授走远了。

    再追上去,他也拉不下这个脸,只能心里暗骂一句“老葛害死人”。

    老方是在心里想着骂两句的,老谭就是当面骂了。

    葛兴邦也被骂的没什么脾气,他现在已经明白了,蔡教授并不是为了争取经费而争取经费的。

    从根子上说,蔡教授实际上是在给杨锐做心理辅导。

    身为学部委员,蔡教授这一辈子经历过的经费战,项目战和奖牌战数不胜数,诺贝尔奖虽然是世界第一的自然科学奖,但对圈在里面的人来说,诺贝尔奖与最低级的市级奖项也没有什么区别,无非是层次不同罢了,心理状态是一样一样的。

    “我能不能拿奖”,“我拿到奖了要做什么”,“我拿不到奖怎么办”,这三个问题就是恒古悬于科学工作者头上的问题。

    蔡教授不能解释这个问题,这种问题也不适合用语言解决,所以,蔡教授就用实际工作,来支持杨锐了。

    他赶在诺贝尔奖颁奖前,就帮杨锐申请经费,其实就是想告诉杨锐不管能不能拿奖,北大都会支持你。

    这个话说出来是没什么威力的,学者都是很理智的人,动不动就像熊一样嚎的,要么就是假学者,要么就是搞动物学的,总之都是不怎么学者的人,以蔡教授的身份,当然不会看着杨锐的眼睛,说出深刻的话语。

    他都是用动的。

    这一次的经费争取,就是这样一次表达心意的行动。

    某种程度上来说,蔡教授也不是太想这么早为杨锐确定下明年的经费。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假如杨锐获得了诺奖,那不用说,自然是海一般的经费和政策飘过来。

    即使杨锐拿不到诺奖,只要杨锐不是入围一日游,想要政绩的行政官员就一定会将杨锐视作未来希望,现在国内有希望拿自然科学类诺奖的,仔细找都找不到两个。

    而从行政官员的角度来看,他们又如何给予学者以帮助呢?如何拔苗助长呢?

    除了堆经费,也是没有其他手段了。

    所以,蔡教授抢在诺贝尔奖颁奖前几天,为杨锐争取经费,纯粹就是表明心迹的举动。否则,他早一个月搞这个套路,效果说不定更好。

    葛兴邦在开会之前呛声,其实就是认为杨锐会诺奖一日游。

    当这个设想化为儿戏之后,葛兴邦自己也知道不妙了。

    老一辈的科研人,都知道行政官员堆经费的时候的变态。

    “实在不行,就答应杨锐650万的经费要求好了。”葛兴邦有点不愿意将吐出去的话吃回来,给老谭说的时候,依旧是不情不愿的。

    老谭生气归生气,谈事情的时候也只能心平气和的道:“现在的情况,就怕他们不答应650万。”

    “他一个人拿走650万还不愿意?北大算一个整体的话,要拿走1000万以上了吧,这就是总经费的三分之一了。”葛兴邦说的腮帮子一跳一跳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0669 70670 70671 70672 70673 70674 70675 70676 70677 70678 70679 70680 70681 70682 70683 70684 70685 70686 70687 70688 70689 70690 70691 70692 70693 70694 70695 70696 70697 70698 70699 70700 70701 70702 70703 70704 70705 70706 70707 70708 70709 70710 70711 70712 70713 70714 70715 70716 70717 70718 70719 70720 70721 70722 70723 70724 70725 70726 70727 70728 70729 70730 70731 70732 70733 70734 70735 70736 70737 70738 70739 70740 70741 70742 70743 70744 70745 70746 70747 70748 70749 70750 70751 70752 70753 70754 70755 70756 70757 70758 70759 70760 70761 70762 70763 70764 70765 70766 70767 7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