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蔡,你们北大这是要起来了,不对,是咱们中国学术界,都要借这个机会起来了,这是大好事。你得受我一拜。”老方满身都是嘴,好听的话儿脱口就有。

    “当不起,当不起。”就86年的北大生物系,真的是执牛耳之牛,他也不敢就这么应了。

    老方呵呵笑,道:“当得起,你怎么当不起。不过,您可不能因为这个,就把几个老兄弟压死啊,北大根深叶茂的,给我们点阳光,也不影响什么……”

    “你要是和我谈北大的事,我能答应了,你要是和我谈杨锐的事,我做不了这个主了。”蔡教授虽然被拍的舒服,依旧是不松口。

    老方额头上的青筋挣了两下,勉强笑道:“咱们之前不是就在谈杨锐的事?”

    “之前是之前。现在啊,我估摸着,用不了多久,杨锐就能独立起来了。”

    “他的实验室再独立,还不是你北大生物系的旗下。”

    “谁说得上呢。”蔡教授呵呵的笑两声,说出来的话却意味深长。

    老方只是愣了一愣,就看蔡教授走远了。

    再追上去,他也拉不下这个脸,只能心里暗骂一句“老葛害死人”。

    老方是在心里想着骂两句的,老谭就是当面骂了。

    葛兴邦也被骂的没什么脾气,他现在已经明白了,蔡教授并不是为了争取经费而争取经费的。

    从根子上说,蔡教授实际上是在给杨锐做心理辅导。

    身为学部委员,蔡教授这一辈子经历过的经费战,项目战和奖牌战数不胜数,诺贝尔奖虽然是世界第一的自然科学奖,但对圈在里面的人来说,诺贝尔奖与最低级的市级奖项也没有什么区别,无非是层次不同罢了,心理状态是一样一样的。

    “我能不能拿奖”,“我拿到奖了要做什么”,“我拿不到奖怎么办”,这三个问题就是恒古悬于科学工作者头上的问题。

    蔡教授不能解释这个问题,这种问题也不适合用语言解决,所以,蔡教授就用实际工作,来支持杨锐了。

    他赶在诺贝尔奖颁奖前,就帮杨锐申请经费,其实就是想告诉杨锐不管能不能拿奖,北大都会支持你。

    这个话说出来是没什么威力的,学者都是很理智的人,动不动就像熊一样嚎的,要么就是假学者,要么就是搞动物学的,总之都是不怎么学者的人,以蔡教授的身份,当然不会看着杨锐的眼睛,说出深刻的话语。

    他都是用动的。

    这一次的经费争取,就是这样一次表达心意的行动。

    某种程度上来说,蔡教授也不是太想这么早为杨锐确定下明年的经费。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假如杨锐获得了诺奖,那不用说,自然是海一般的经费和政策飘过来。

    即使杨锐拿不到诺奖,只要杨锐不是入围一日游,想要政绩的行政官员就一定会将杨锐视作未来希望,现在国内有希望拿自然科学类诺奖的,仔细找都找不到两个。

    而从行政官员的角度来看,他们又如何给予学者以帮助呢?如何拔苗助长呢?

    除了堆经费,也是没有其他手段了。

    所以,蔡教授抢在诺贝尔奖颁奖前几天,为杨锐争取经费,纯粹就是表明心迹的举动。否则,他早一个月搞这个套路,效果说不定更好。

    葛兴邦在开会之前呛声,其实就是认为杨锐会诺奖一日游。

    当这个设想化为儿戏之后,葛兴邦自己也知道不妙了。

    老一辈的科研人,都知道行政官员堆经费的时候的变态。

    “实在不行,就答应杨锐650万的经费要求好了。”葛兴邦有点不愿意将吐出去的话吃回来,给老谭说的时候,依旧是不情不愿的。

    老谭生气归生气,谈事情的时候也只能心平气和的道:“现在的情况,就怕他们不答应650万。”

    “他一个人拿走650万还不愿意?北大算一个整体的话,要拿走1000万以上了吧,这就是总经费的三分之一了。”葛兴邦说的腮帮子一跳一跳的。

    北大清华两所学校,再加一个中科院,是国内吃经费的大户,如果看每年的经费分配的话,三者一体拿走某个类型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经费是常有的事。如今的清华生物系初建,还没到大批量吃经费的时候,北大独拿三分之一,也不算稀罕。

    不过,这一次的经费谈的匆忙,葛兴邦的想法就多了一些。

    老谭只问:“人家不愿意,你能逼他们同意吗?”

    “也不能再多了。”葛兴邦不乐意。

    “我和老方商量了一下,提到800万,不然的话,等奖项颁了,割肉更多。”

    葛兴邦皱眉:“你们都决定了,还问我做什么。”

    “我们得统一意见啊,否则,你再一个人站起来打对台戏,我们说的不是也白费了?”老谭说起这个话还生气呢,要不是葛兴邦闹起来,650万指不定就敲定了。

    一招判断错误,葛兴邦也不硬气了,想了想,道:“我们其他几家怎么分配?”

    “该怎么分配再说,先把杨锐的谈下来,否则,割的都是我们的肉。我太知道这个了,到时候,你经费被人划走了,别喊冤。”全国到处都缺钱,哪里的经费都给不全,批下来了一个数字,拿到的是另一个数字的也常见,这种时候,自然是有气势的,受重视的项目拿到的资源多。

    “好吧。”葛兴邦从善如流。

    到了下午时间,老方和老谭就约到一起,去见蔡教授,只是没有半刻钟的功夫,都灰头土脸的出来了。

    “怎么了?要价高吗?”葛兴邦问。

    “康讯的8人名单出来了。”老方叹了口气。

    “康讯的名单,含金量不太高吧。”葛兴邦略不自信。

    “8人名单,含金量再不高能怎么样。总之,老蔡等得起。”老方意兴索然,道:“这样子,还不如等诺奖出结果呢。”

    “万一杨锐就得了诺奖呢?”老谭冷然问了一句。

    老方看向老谭,葛兴邦也看向老谭,几秒钟后,三人尽皆放声大笑。

    越是行内人,才越知道诺贝尔奖之难,多少学术名宿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做出来的超牛成果都没有轮上呢,又怎么可能轮得着杨锐呢。就算他的成果再厉害,以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尿性,让他等个十年二十年的,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3053 53054 53055 53056 53057 53058 53059 53060 53061 53062 53063 53064 53065 53066 53067 53068 53069 53070 53071 53072 53073 53074 53075 53076 53077 53078 53079 53080 53081 53082 53083 53084 53085 53086 53087 53088 53089 53090 53091 53092 53093 53094 53095 53096 53097 53098 53099 53100 53101 53102 53103 53104 53105 53106 53107 53108 53109 53110 53111 53112 53113 53114 53115 53116 53117 53118 53119 53120 53121 53122 53123 53124 53125 53126 53127 53128 53129 53130 53131 53132 53133 53134 53135 53136 53137 53138 53139 53140 53141 53142 53143 53144 53145 53146 53147 53148 53149 53150 53151 5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