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啊,我们学校的唐集中教授就是做蛋白质的,你比他强多少?”
许明舔舔嘴唇,道:“唐教授都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了……”
在这种场合,是不好胡乱吹牛的。学术圈子是一个很讲究美誉度的圈子,尤其对于一些大家认可的问题,更在乎底线。学者们通常不会因为你睡了嫂子而看不起你,但若是当面玩学术造假,或者在关键问题上吹了不认,看不起就是看不起了。
蔡教授此刻就用看不起的眼神,望着许明,道:“这么说,你的学术水平,是比不上唐集中了?”
“您要这么说的话,我也不能和您吵。”许明不乐意了,比不上是比不上,但当面打脸,他是不高兴的。
蔡教授自己能批评杨锐,却是见不得外面人说杨锐的坏话,此时挺了挺腰,就用跟不客气的语气,道:“从去年开始,杨锐拿的经费,就比唐集中多几倍。我问过唐集中,他表示,各按水平分配经费,杨锐该拿这么多。唐集中都不觉得杨锐的经费开多了,你有什么资格说杨锐的经费要多了?不自量力!”
蔡教授说话的声音是一点都不小的,甚至可以用中气十足来形容。
整个饭厅里,此刻都被蔡教授的声音给覆盖了。
不管是来找事的,还是早就坐在这里的,此时都不由的看向许明,不少人都露出了同情的眼神。
学术界是个小圈子,小圈子是没秘密的,想必用不了几天,今天的故事就会伴随着许明的名字,以及来此的各地学者,走遍大江南北了。
“不自量力”的形容词,大约会与许明伴随很久。
被人当面叱喝,从来都不是什么好的体验。许明的脸涨红了,气道:“你们学校的经费分配,和国家的经费分配能一样吗?不管怎么说,也没有一个人拿三分之二的经费的道理。”
“你大概是看不懂g蛋白偶联受体的论文吧。”蔡教授用充满同情的眼神望着许明,道:“你要说的话,g蛋白偶联受体也是蛋白质呢。但是,蛋白质和蛋白质能一样吗?做研究的和做研究的,能一样吗?”
许明牙齿咬的咯嘣响,道:“大家都是人,人比人又差多少。”
“等你看得懂杨锐的论文,再说这个话吧。”蔡教授不客气的下逐客令,道:“我现在也懒得和你们谈经费了,再说了,你有什么资格和我谈经费。”
现在谈经费是违规操作,是大佬们对蛋糕的提前划分,许明至多是某大佬的跟班,为了自己能多一点经费,才被推上了前台。
和蔡教授说话,许明本身就不够硬气,被当面鄙视,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死鸭子嘴硬的道:“总之,两千万是不可能的。”
“两千万当然不可能了,这个只是基础数。”不知什么时间,遗传所的伍洪波院士,竟也来到了饭厅,而且插口反驳了许明的话。
许明都不敢正面对抗蔡教授,更不敢同时对抗蔡教授和伍洪波院士了,此时也只好缩缩脖子,当做没听见。
“伍院士,您是哪边的?”老方不得不从后面站了出来,蹙眉看向伍洪波。
伍洪波本人是中科院的,名下有遗传所一个大机构,算是国内科学界的旗帜人物,他之前都没有出现在促进会中,摆明了两不相帮的,此时突然出现,就令老方很是不高兴了。
伍洪波扫了老方一眼,声音不大的道:“我是中国生物界的,怎么的?为中国站边,不行吗?”
葛兴邦同是院士,也走了出来,道:“伍院士,我们讨论的就是国内经费。”
“我们拿了国内经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和国外生物界竞争吗?”伍洪波装作不理解的样子,道:“难不成,你们拿了经费,就是为了窝里斗?”
老方懒得回答这样的问题,道:“伍院士,明人不说暗话,您现在是什么意思。”
伍洪波一笑,不再掩饰了,道:“卡瑟琳医学院正在杨锐和史丹利科恩之间,讨论授奖者,我觉得,这种时候,我们科学界,尤其是生物学界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了。”
------------
第1351章 够格
“你的消息是从哪里来的?”葛兴邦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
他虽然也是院士,海外关系却没有多强大,是弄不来此类消息的。但是,到了这个位置上,葛兴邦也知道,公共消息的可信度还不一定有私人消息的可信度来的高。
伍洪波既然说杨锐是进入了两人名单,那就真的可能是进入了两人名单。
不过,葛兴邦还是想要多一点的证据支持,就像是做一次重复实验似的。
伍洪波却没有做小白鼠的觉悟,鼻子皱一皱,道:“都是两人名单了,漫天都是消息。”
葛兴邦的嘴角抽动两下,不服气的服气了。
同样是院士,参加各种活动多的院士,水平高的院士,得奖多的研究方向重要的院士,自然会有更广泛的交游。
伍洪波有消息不怎么稀奇,葛兴邦却不好意思说自己没有。
这其实就是资深院士的好处,如今出国不易,相应的,外国学者到中国来,或者在本国见到中国学者的机会也就少。从消息渠道上来说,某位瑞典院士若是认识了伍洪波,他其实就不需要认识其他院士了,尤其是在诺奖评选中互通有无方面,双方更是不需要太多人的介入,一对一的聊天就行了。
一位说说瑞典乃至欧洲的情况,一位说说中国的情况,基本的了解就差不多有了。
这就好像一名中国院士想要了解一下伊朗国内科研界的状况,难道还需要找多人询问吗?根本用不着,找一位互有信任度的学者询问就足够了。
中国学者需要国外渠道,国外学者也需要中国渠道,如此而已。
葛兴邦身为院士,去没有建立什么欧洲渠道,自然显的土鳖了一些。不过,土鳖也就土鳖了,葛兴邦转而评价道:“进入最终名单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难道还要官方承认这样的小道消息吗?”
“不懂装懂!”伍洪波对同为院士的葛兴邦一点都不客气,道:“那是最终名单吗?那是进入最终评选阶段了,杨锐和科恩都有可能被审议团审议,无分先后。以史为鉴,能够走到这一步的科学家,都是很以后机会得到诺贝尔奖的,即使今年不能,未来获奖的几率也很高。”
五人委员会的学者们,刚开始的任务是不断的缩小提名的名单,也就是排除某些人,通常来说,都是要有一些相对充沛的理由的。
但是,到了最后阶段,剩下两三个,或者四五个人的时候,五人委员会的学者们,就不会继续排除了,而是将工作放在排名上。
所谓的排名,就是决定将谁的名字,第一个递交给审议团,第二个递交给审议团……
因为审议团经常会“谋杀”候选人,因此,排名第一并不意味着会获得最大机会,排名第二也不一样。
总而言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委员会提出的名单,在遇到不同审议团的时候,会有不同的结果。
因为审议团只有否决权,委员会只有提名权,这种博弈既可以充满智慧,也可以充满愚蠢,更是必然充斥了运气。
对全人类来说,如此重要的评奖,竟然有如此之多的运气成分,或许只能用现实来形容了。
但不管怎么说,正如伍洪波所言,只要进入最终名单的学者,就是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即使他们今年不能得到诺贝尔奖,也会在未来多年时间里,成为诺贝尔奖的热门候选人,与获得拉克斯奖的学者类似。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3826
183827
183828
183829
183830
183831
183832
183833
183834
183835
183836
183837
183838
183839
183840
183841
183842
183843
183844
183845
183846
183847
183848
183849
183850
183851
183852
183853
183854
183855
183856
183857
183858
183859
183860
183861
183862
183863
183864
183865
183866
183867
183868
183869
183870
183871
183872
183873
183874
183875
183876
183877
183878
183879
183880
183881
183882
183883
183884
183885
183886
183887
183888
183889
183890
183891
183892
183893
183894
183895
183896
183897
183898
183899
183900
183901
183902
183903
183904
183905
183906
183907
183908
183909
183910
183911
183912
183913
183914
183915
183916
183917
183918
183919
183920
183921
183922
183923
183924
18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