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悦做的很开心,因为杨锐已经在两篇论文上,给了她第二作者的署名。

    她却不知道,自己已然在杨锐的剥削下,将一个以辅酶q10的生产工艺为核心的大网,缓缓张开。

    周六。

    田世昌使劲的蹬着自行车,抢在天黑下来,带着两个脑袋大的包裹来到西堡中学。

    他是来参加本周的锐学组聚会的。

    校园内安静的像是鬼片里造气氛的时间段,只有几个教室的灯还亮着,其中一间是鸿睿班的教室,另有几间是给高二和回炉班的学生们用的。

    鸿睿班的教室里满满的是人,还有老师坐在教室里,随时等人来问问题。其他几个班虽然也有老师随堂,留下的学生却不多。

    几个月前,锐学组刚刚赚来钱给学校交电费的时候,每个班的学生都恨不得整夜整夜的呆在教室里,似乎灯光下的每分钟都是赚到的。

    然而,少年的热情来的快也去的快,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今天少来一个小时,明天休息一晚的人就渐渐多了起来。

    到现在,还能维持一半左右的人数,已经说明渴望大学的学生们的自制力很强了。

    鸿睿班自然不会全凭自制力,他们有老师的监督,还有互相之间的督促,而在课表排列时,晚上自习时间也从来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田世昌见时间还早,将自行车停好,就去小食堂里帮忙。

    杨锐每周都会召开锐学组的集会,通常是茶座沙龙的形式,一群人坐着聊聊天,讨论一些最近的课程,并决定接下来的福利待遇。偶尔,当锐学组有较多结余的时候,杨锐也会组织一场冷餐会将钱花掉,同时提升锐学组的品质和凝聚力。

    如今能够提供的食物并不多,背靠西堡肉联厂,冷餐会所能提供的美食也不过是一些肉肠、饼干,但在80年代,这种冷餐会已堪称豪华。50多人的平均花费在5元以上,一场下来就是近300元。

    杨锐只办了两场冷餐会,就让锐学组和其他班级的关系产生了天然鸿沟。

    毕竟,锐学组和其他班级的差距太大了。

    半年前还是一模一样的学生,就因为加入了一个学生组织,于是不仅进入了更好的老师授课的班级,还能有奖学金报偿家庭,现在更享受其他人享受不到的美食和福利……任何圈外人都会觉得愤愤不平。

    杨锐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随着高考和大学,锐学组和其他学生的距离会越拉越大,除非西堡中学还有人能考得上大学,否则,十年或二十年以后,鸿沟自然形成。

    现在就有了隔阂,在杨锐看来,反而能够坚定锐学组的信心。就像是美国的兄弟会组织一样,加入兄弟会的学生与没有加入兄弟会的学生,本来就是两类人。

    田世昌脱离了学校,不太清楚这里发生的事,但他仍然喜欢锐学组的氛围,同时喜欢锐学组的冷餐会。

    “今天准备的是什么?”田世昌进入热腾腾的厨房,顿时觉得眼镜片都被蒸汽给盖住了。

    大厨从灶后露出一个脑袋,看了一眼,笑道:“小田来了,每次你都来的早,今天的主菜是熏肉,买了20多斤,再就是鸡爪,正蒸着呢,我前段时间学了个新菜谱,淮扬菜,试试看怎么样。”

    “您做的一定好。熏肉和鸡爪都哪里买的,弄的不少呀。”田世昌一下子觉得口水丰富了。

    大厨得意的一笑:“50多斤肉才熏了20多斤出来,能不好吗?两条好腿肉呢。”

    “从西堡肉联厂拿的?”

    “可不是。”

    “鸡爪呢?”

    “西堡肉联厂和叶县的屠宰场换的,他们不是给东欧出口鸡胸肉吗?剩下的下脚料,就都散开卖了,西堡肉联厂送了一堆猪蹄过去,换了一车的鸡爪,我去捡了些。”大厨边做菜边说话。

    国内还很少大批量的养殖肉鸡,土鸡也往往是以活鸡的形式贩卖的,所以分割鸡肉在目前的市场上难以见到,有也是出口企业剩下的。西堡肉联厂的猪蹄,同样是出口剩余产品,但比鸡爪要好卖的多。

    两人有说有笑的,不到10点钟,就将剩下的几道凉菜给弄了出来。厨师又抓了些挂面丢在边上,笑道:“这就行了,谁想吃面了,过来说一声,我再弄。馒头就在灶上热着,想吃的过来拿。”

    田世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满足的道:“要是天天都能吃这些就好了。”

    “做梦呢,一个人算下来要四五块呢。”大厨挺着大肚子在灶台上蹭了蹭,艰难的弯腰,低声道:“别让人听了去,幸好咱们在学校,要不然,票你都弄不到。要我说,这么吃,可是要败家的。”

    田世昌嘿嘿的笑了两声,道:“等以后日子好起来了,总有一天能天天吃肉。”

    “我估计等不到了。”厨师叹口气:“你们赶上了好时间呐。行了,东西摆出去吧,他们也该回来了。”

    两人一起动手,一会儿就摆出了七八道菜色。

    虽然以冷餐会的标准来看,档次低到没有,但就国内目前的经济状况,至少在乡镇地方,这样的聚会豪华到爆了。

    如果不是杨锐反复说明锐学组的性质,指不定有人要带家里人来聚餐了。

    鸿睿班照例提前一个小时结束自习,一窝蜂的涌入食堂,还有人高喊着“夜宵”的口号,直冲厨房。

    冷餐会自然是随便吃喝的,但总有吃不饱的学生准备先大吃一通,再出去细嚼慢咽。

    杨锐也属于肚子容易饿的一类人,他等了一碗挂面,又给自己配上熏肉,呼噜呼噜的吃光了,才出去坐在椅子上,和锐学组成员一起聊天。

    田世昌借机将捆好的包裹拿过来,道:“今天送到西捷工厂的期刊,另外还有一封信,我顺便拿过来了。”

    “信怎么送到西捷工厂了?”杨锐有点奇怪。

    田世昌摇摇头,道:“是英文的,从伦敦寄过来的,我想是不是什么捷利康寄过来的信。”

    “捷利康寄信过来不如打电话给香港经理。信在包裹里?”

    “是。”

    杨锐将之拿到小桌上,就着灯光拆开,找出了一封大大的信封。

    生物化学系统生态……杨锐只扫一眼就认出了上面的长串英文。

    不熟不行呀,他都在上面发表了两篇论文了。

    他最近写的几篇论文中,头两篇也是投寄给了它们。

    按照规律来说,只要论文水平相差不多,投寄给熟悉的期刊是有更高的录取几率的。当然,很多学者都希望自己的论文投寄到更有影响力的期刊,在时间不紧张的时候,他们都会选择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投递,被拒绝以后再投寄给下一级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2125 142126 142127 142128 142129 142130 142131 142132 142133 142134 142135 142136 142137 142138 142139 142140 142141 142142 142143 142144 142145 142146 142147 142148 142149 142150 142151 142152 142153 142154 142155 142156 142157 142158 142159 142160 142161 142162 142163 142164 142165 142166 142167 142168 142169 142170 142171 142172 142173 142174 142175 142176 142177 142178 142179 142180 142181 142182 142183 142184 142185 142186 142187 142188 142189 142190 142191 142192 142193 142194 142195 142196 142197 142198 142199 142200 142201 142202 142203 142204 142205 142206 142207 142208 142209 142210 142211 142212 142213 142214 142215 142216 142217 142218 142219 142220 142221 142222 142223 1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