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锐学组学生的潜力再大,不能通过预选就不能参加高考,后半年的努力也就失去意义了。

    杨锐也不能确定有多少名锐学组成员能通过预选,现在只能尽量减少锐学组成员的非学习负担。

    何成虽然喜欢实验室,但高考显然更重要,挠挠头道:“我们去实验室的时间少了,实验室里忙不过来怎么办?”

    “我前两天不是拐了一个大学的女生?过两天再找一两个做实验助手,也就差不多了,你们安心复习。”做实验助手对理科学习是个不错的体验,但一直做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

    何成听到“拐”字,眼神变了数遍,尽管经常听到杨锐的特别说法,他还是不那么适应。

    黄仁听他们谈到预选,抓着一块熏肉跑了过来,问:“锐哥,好多人都问什么时候准备预选,咱们什么时候准备预选?”

    “需要准备吗?”杨锐反问:“咱们学校的回炉班,去年有一半的人通过预选,以现在的成绩,我觉得正常复习,应该就能通过预选了。”

    黄仁犹豫了一下,反对道:“我们去年专门复习了两个月,才有那么多人通过预选,现在的成绩是好了不少,但要是不复习,万一有人考砸了,就麻烦了。”

    “我看过了月考的试卷,没问题。”杨锐对自己设计的月考试卷还是颇有信心的。补习老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判断考生的水平和进度。

    黄仁并不安心,低声道:“有人自己开始为预选复习了,要说一下吗?”

    “专门为预选复习?复习什么。”

    “就是把前面的试卷拿出来,按照预选的大纲复习。”

    “看预选大纲多浪费时间?”杨锐不爽道:“有这时间做点别的不好?”

    “要是预选不能通过,今年的高考就直接出局了。大家免不了担心。”黄仁很是理解,又小声问:“你觉得,成绩靠后的人也能通过预考?”

    80年代的预选难度其实并不高,若是以及格为目标的话,会考平均成绩及格也就差不多了。

    放在杨锐做补习老师的年代,重点高中的学生会考成绩基本都是a,一个年级下来,总共也就是几个人的单门功课会是c,考d的是绝无仅有。即使是普通高中,会考也从来不是问题。

    但在80年代,学生们的平均水平远没有这么强,若是将后世的会考卷子拿到现在来做,半数学生的毕业都会变的困难。

    锐学组的成绩远远超过了平均水准,但落在后面的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

    杨锐想了想,道:“正常复习,成绩靠后的人也能通过预选,我做了去年的预选试题,很简单。”

    说到此处,杨锐觉得让黄仁再传话并不好,干脆拍拍手,吸引来众人的注意,道:“我看了大家上次的月考成绩,非常不错,我认为,就算明天进行预考,也能轻松的全员通过。所以,不必要浪费时间专门为预考复习,也不要打乱复习的节奏,保持以前的进度,我们的目标是高考。”

    “一点准备都不做也不行吧?”

    “回炉班和高二好像已经开始复习预考了。”

    “县一中下周开始复习预考,咱们不复习能行吗?”

    人一多,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杨锐也不以为意,随意的解释着。冷餐会、座谈会或者茶话会的作用都是一样的,谈话也是加强联系的一种方式,杨锐自然是锐学组的核心,但这终究不是一个严密的组织,杨锐不准备也不能用层级制度来束缚它。

    锐学组成员对杨锐有着极强的信任,听了他的说明,众人也就渐渐的安心下来。至少在学习方面,杨锐是有着相当的预见的。

    不过,当锐学组不准备复习预选的消息传出去,学校的其他人却不会如此的认可杨锐的判断。

    ……
------------

第147章 无需复习

    “我听说,鸿睿班不复习预选?”赵丹年将杨锐叫到了办公室,第一句就问这个。

    杨锐比校长还惊讶,问:“您还管这个?”

    赵丹年险些岔气了:“预选我怎么能不管!鸿睿班要是把预选搞砸了,明天就得乱套,我看那些学生复习的那么苦,到时候不能参加高考,那不是耽搁人家的前程。”

    他看着杨锐的眼神像是绵羊看饲料似的,心想:我最近不管鸿睿班的事,是不是把这小子给惯着了?

    杨锐有点看懂赵丹年的眼神,心虚的笑了两声。他对西堡中学的这位校长是太熟了。要放20年前,赵丹年肯定是事无巨细的管理者,西堡中学也是在他的常年努力下,才支撑出一个千人的规模。

    但是,赵丹年毕竟老了,西堡中学也没有什么副校长,年纪大点老师,有办法的也都调到了县里,留在此的,教学年限都不长。赵丹年也没有放权的意识。

    放任鸿睿班的发展,既可以说是赵丹年高瞻远瞩,也可以说他管不过来以后的信任。

    杨锐挺喜欢这老头儿的,没有他的默许信任,锐学组的发展肯定得慢一拍。说起来,锐学组和锐学组的成员也得感谢赵丹年的信任,否则,所有人的平均分至少要跌10分,说不定就要少二三十分,少几个大学生是肯定的。

    现在的一点点信任,能省下锐学组成员日后的无数功夫,自然也能节省锐学组的大量资源。

    杨锐立刻就装起了乖巧,笑道:“我觉得不用专门为预选而复习,以免浪费时间。咱们的目标不是高考吗?所以我考虑着,不要因为预选给打乱了复习节奏。”

    “目标当然很重要,但预选是拦路虎啊,你知道咱们学校,去年有多少人通过了预选?”赵丹年也语气放缓了。鸿睿班的蒸蒸日上他是看见了,上个月的月考,鸿睿班有一半的人过了大专线的事,他也偷偷乐了好几天。所以,赵丹年对杨锐是越看越顺眼,可也正是因为期望很高,他才着急鸿睿班不为预选复习的事。

    杨锐就是去年参加了高考的复读生,回忆片刻,道:“回炉班过了一半人,应届生过了十几个。”

    “对吧,去年还算考的好的。( )鸿睿班今年复习的不错,但预选和高考还是不一样,预选的考纲更细,背的东西更多,你们不准备,怎么考?”

    杨锐挺自信的说:“正常情况下,都能通过预选。”

    他当然自信了,后世做补习老师的时候,哪里见过有学生专门为会考来复习的。就是学的再糟的学生,会考得个c也是简单的,偶尔有两个d,补考一下也算是过了。

    80年代的预考一样算的是总分,鸿睿班能考300多分的学生,正常发挥的话,通过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至于还考200多分的学生,在目前的鸿睿班已经不存在了。

    80年代的学生分数低是多种因素结合的,其中之一就是老师的水平差。用高中生教高中生的现象不仅存在,而且数不胜数。毕竟,现在的中专生就能安排工作,大专生都很少回县里,除了大城市和县城的好中学,根本没有高学历的老师耐烦做老师。要来乡镇中学,到教育局混几年再出来做校长不是更舒服?

    初中生教初中生勉强可以,高中生教高中生绝不可取,除非是能考六七百的优质高中生,才能对高中的课程体系有较好的认识。高考要求的高中课程包含各种函数、动量的复杂内容,要是不够难,也不会让600分成为分水岭。

    不过,再难的课程也有基础分的存在。350分以下的高考生,属于基础分都拿不全的学生。换言之,就是某些基础知识都不知道或不熟练。

    而要补足这部分知识,一个差不离的老师并投入足够的时间,也就行了。

    80年代的大专录取线,经常还达不到350分,其实就是有大批的学生,要么在学校以外浪费了太多时间,要么就是被糟糕的教育环境所误。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6851 136852 136853 136854 136855 136856 136857 136858 136859 136860 136861 136862 136863 136864 136865 136866 136867 136868 136869 136870 136871 136872 136873 136874 136875 136876 136877 136878 136879 136880 136881 136882 136883 136884 136885 136886 136887 136888 136889 136890 136891 136892 136893 136894 136895 136896 136897 136898 136899 136900 136901 136902 136903 136904 136905 136906 136907 136908 136909 136910 136911 136912 136913 136914 136915 136916 136917 136918 136919 136920 136921 136922 136923 136924 136925 136926 136927 136928 136929 136930 136931 136932 136933 136934 136935 136936 136937 136938 136939 136940 136941 136942 136943 136944 136945 136946 136947 136948 136949 136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