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年自然希望学生们都能抓住机会。

    被校长捧了起来,杨锐唯有苦笑,道:“我真不是说大话。”

    “没说大话当然好。但是,思想和行动是一样重要的,你得思想上重视预考,行动上也重视预考。你看看别的班,就怕通不过预选,一个一个的都在复习,我听说你们班还在学大纲外的课程,这么下去,到了预选的时候,预选大纲的东西都要忘了。”赵丹年停了一下,见杨锐依旧是不以为然的表情,干脆下令道:“鸿睿班的成绩好,不用复习多长时间,准备一个星期就行了,一门功课一天,把预选大纲都过一遍。”

    听到“一个星期”,杨锐立刻否定,道:“要是这样做,复习的节奏就全乱了。鸿睿班的学生本来基础就不好,能坚持下来,稳步提高,是一个月一个月的复训练出来的,现在拿一个星期出来复习预选,的确能提高分数和成功率,但预选结束以后,非得再用一两个星期调整,前前后后的,等于一个月的时间都要事倍功半,现在是关键时刻,不能这么做。”

    “唉……你这小子,我是为你好,你明白不?你不让同学为预选复习,预选没有通过,他们要不要恨你一辈子?”赵丹年的想法不尽如此,却是从这方面劝说杨锐。

    岂料杨锐根本不为所当,淡然道:“复习战略战术全领先,还有我用题海喂着,要是还不能通过预考,那根本就是个废物,这种人,恨不恨你都无所谓。”

    杨锐还有心里话:要是因为预选没通过就恨自己,这种货色,最好也是别通过预选,且从锐学组里滚蛋最好。

    赵丹年这下没辙了,他也不能用校长威严硬压杨锐。在鸿睿班,人家杨锐的话比他好使。

    “你好好想想吧。”赵丹年颓然挥手,让杨锐走了。

    为了避免学生们多想,杨锐回到鸿睿班,就将不为预选而复习的原因给说明了。

    复习进度和方式不变,自然是一个好消息,学生们的种种不自信,也被杨锐轻易的给打消了下去。

    怎么说都是年轻人,正是觉得自己能叱咤风云,制霸全球的年纪,如今有了杨锐的保证,再不会有人自己去复习预选。

    距离高考的时间日近,没人能承担浪费时间的后果。

    反而是其他班的学生,风言风语的讨论着杨锐的决定。

    去年的西堡中学,应届毕业班只有少数人才通过了预选。像是杨锐和王国华他们,高考的分数虽低,终究还是选择了复读,也是因为他们作为毕业生通过了预选,那些连预选都没通过的学生,很多都不再选择复读,而是直接回家了。

    在学生们熟悉的世界里,这才是正常的。

    毕竟,全国范围内,通过预选的学生也只有三分之一。

    和高考相比,这其实具有更残酷的味道。

    高考是千军万马闯独木桥,1983年总共才录取30多万人,全国的高中生和复读生有三四百万人,适龄青年有七八百万,如此的高考失败,可以说是非战之罪。

    预考就不一样了,三分之二的人被刷掉,总归是有三分之一的人通过了,一个通过,一个没通过,本身就不一样。再者,连高考的考场都不能去,却是想拼搏都不行,对于有志于高考的学生来说,后几个月的复习自然是无比的痛苦。因为你复习了也不能参加高考,而不复习又不行,除非放弃上大学,直接回家做农民或找工作。

    距离预考还有大半个月,就有老师开始安排预考复习了。有些不自信的学生,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复习了。

    杨锐现在宣称,鸿睿班不用复习就能全员通过高考,给努力复习的学生们的感觉,简直是再糟糕不过。

    “杨锐这次,怕是要摔大跟头!”无数的学生,悄然交流着相似的观念。

    ……
------------

第148章 出发

    杨锐继续做着他的实验,不怎么关心西堡中学里其他学生的情绪。即使是强悍的补习老师,能较为轻松照顾的学生人数也是有限的,鸿睿班扩大到50多人,杨锐就已经疲累了,又怎么顾得上西堡中学的其他学生。

    安排好了复习工作,杨锐也没落下他的论文。这东西是有时间差的,不按照顺序发表出去,以后的实验也要受到影响。

    见他每天不是在实验室里,就是来教室写论文,鸿睿班众人自然安心下来。校长不安心也得忍耐。

    好在老头有的就是耐心,愣是等了他半个月时间。

    到了预选前三日,姚悦又从平江返回,将一部分看过的论文节选交给杨锐。论文是在省图书馆和平江市图书馆选好了以后复印的,一张纸五毛钱,童叟无欺,在这个年代,简直贵的离谱。

    不过,买起来更贵。现在的很多期刊都要价十几美元乃至几十美元,也就是省图市图这样的大单位才有少量的拨款干这些事。

    杨锐看了论文,归档收起来,准备有时间就用来核对和补充前几天写的论文。

    姚悦看他忙忙碌碌,有意无意的问道:“你们是不是马上要预选考试了?”

    “这个你也知道?”杨锐最近听预选两个字听的耳根子都痛了。鸿睿班里已经统一了意见,校内说什么的都有,尤其是吃饭时间,总有不开眼的学生过来挑衅,逼的杨锐最近都在房间里吃饭了。

    “我妹妹也要参加预选,听她说的时间。”姚悦接着笑道:“我想你要参加预选,是不是要人帮你看着实验室?”

    有的实验做起来,中间是不能停的,还有某些浪费时间的实验,平时抽不出仪器来做它们,现在却是正好。预选需要三天时间,加上来回路上消耗的时间,有一个人看守实验室是最好的选择。

    杨锐原本属意的是魏振学,既然姚悦毛遂自荐,他立刻点头道:“你不忙的话,留几天最好。你刚才说妹妹也要参加预选?你不用陪她吗?”

    “我妹妹成绩很好的,又是在家附近考试,用不着我陪。[]”

    “成绩比你还好?”杨锐好奇的问了一句。

    姚悦肯定的点头,道:“比我读书的时候成绩好。她在市一中能排前30名呢,她们一个年纪有7个班。”

    “目标是河东大学?”

    “第一志愿报河东大学化学系。”

    “如果成绩真的好,不如送到西堡中学的鸿睿班来,到时候考到外省的好学校去。”杨锐是想给姚悦一点甜头。这年月,再没有比“高考加分”更大的恩情了。

    姚悦的脸色微变,怪异的问:“你有门路?”

    “高考找什么门路,踏踏实实的把分考上去最实在,550分以内,正常智力的人都能达到,刻苦一点,600分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再高就得一点点天赋和动力了。”杨锐像是在补习学校时一样,宣传式的语言随口即出。

    姚悦听到一半就斯巴达了。

    各个市县的一中是河东大学的主要生源地。能考入市一中的高中生本来成绩就好,他们在中考时期就已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再经过国内少数有经验的教师的教育,厉害的一中的高考录取率往往超过30%,全年级前30名,那是铁定能进重点大学的。

    相比之下,像是西堡中学或者溪县胜利中学这样的学校,高考经常是全军覆没。

    让一中的妹妹到西堡中学来,还说550分正常人都能达到,姚悦的眼神已是无比的怪异。

    在82年,550分是能挑选名校的分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3072 113073 113074 113075 113076 113077 113078 113079 113080 113081 113082 113083 113084 113085 113086 113087 113088 113089 113090 113091 113092 113093 113094 113095 113096 113097 113098 113099 113100 113101 113102 113103 113104 113105 113106 113107 113108 113109 113110 113111 113112 113113 113114 113115 113116 113117 113118 113119 113120 113121 113122 113123 113124 113125 113126 113127 113128 113129 113130 113131 113132 113133 113134 113135 113136 113137 113138 113139 113140 113141 113142 113143 113144 113145 113146 113147 113148 113149 113150 113151 113152 113153 113154 113155 113156 113157 113158 113159 113160 113161 113162 113163 113164 113165 113166 113167 113168 113169 113170 11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