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炮响,大群的穿着绿军装的民兵自背阴处跑了出来,一个个疯狂的大叫,并举起手中的54式和56式,扣紧扳机,向上空狂射子弹。
“砰砰砰”
“嗖嗖嗖”的枪声不绝于耳。
乍听起来,仿佛置身于战场一般。
杨锐要不是看到他们的目标明显不是自己,现在已经抱头鼠窜了。
他除了在实验室制造过一些爆炸效果,哪里见过这个。
短短的几秒钟,在杨锐看来,已是不亚于电视里的非洲革命军的庆祝场景了。
那些仰天长笑,大声聊天的面孔,那些好似ak47的枪械,令人感觉到无比的虚幻。
然而,突击步枪和青铜炮显然不能表现出大家的全部热情,因为杨锐已经看到,有人将一挺重机枪推上了小山丘,几张熟悉的面孔一边向杨锐开心的招手,一边将一条弹链装上去,稍稍调整方位,并将之“噗噗噗”的打出去。
在数十只突击步枪的衬托下,连机枪的声音都不那么明显了。
杨锐甚至有闲心调整一下姿势,仔细观察一番这挺曾经在《上甘岭》电影中出现过的机枪的双轮和护盾。
“就不担心射到人……”在重机枪换弹链的空隙,杨锐自言自语。
卡车司机太镇定了,笑笑道:“民兵训练嘛,我们也经常到路边训练的,没人被打中过。”
“就不走远一点?”
“弹药那么重,走远了多难搬。”卡车司机问的也很有道理。就这么一阵子,怕有几箱子弹药打出去了。
杨锐一时语塞。
他觉得眼前的场景太斯巴达了,一点都不像是在中国发生的。
30年后,气枪都要被收缴,家里藏几颗子弹做收藏的,弄不好就得坐牢,谁能想到,1982年的民兵,竟然可以随便开枪用子弹,而且就在路边,用的还是重机枪。
卡车缓缓的停到了路边。
杨锐迟疑着走下车,就见老爹杨峰笑呵呵的走了上来,用左手使劲拍着杨锐的肩膀,道:“好样的,考第一了?通知书呢?”
他的右手拿着一支汤姆逊冲锋枪,为了看通知书,顺手就将之交给了杨锐。
可怜杨锐累积活了30多年,还没拿过一把真枪,险些就给仍了出去。
“美国枪?”杨锐重新抓牢了枪把,小心的摩挲了两下。汤姆逊冲锋枪大概是知名度最高的枪支之一了,美国黑帮用汤姆逊冲锋枪扫射全场的影像,不止一次的出现在大银幕上。
杨峰首先确定了通知书上的分数确实是“628分”,再将之交给后面的人传看,方才笑道:“70年积极备战改的,15种枪械,全部改用国产弹,这个枪也改过了。”
民兵队长魏林很专业的接着介绍道:“汤姆逊从11。43毫米,改成了51式用的7。62手枪弹。膛压增加了50%。”
杨锐点头表示明白,然后问:“你们这是来接我?”
“废话,要不然,我能丢下党委的一摊事,专门到路边来等你打靶?”杨峰说着喊了一声:“填好没?”
“好了。”
杨峰哈哈一笑,道:“听我的,3,2,1,放。”
“轰!”
“轰!”
两门青铜炮再次炸响。
杨峰满意的道:“还是这个声音好。”
他接着向上举手,换好了弹夹的冲锋枪和突击步枪像是不要钱的鞭炮似的,肆无忌惮的向天空喷射,滚烫弹壳被不断的抛出落下,在地面弹起碰撞。
“你是自己想玩吧……”杨锐看着老爹的表情,深表无奈。
杨峰也是当过兵的人,火热的激情尚未凝固,打完了一弹夹,又装一弹夹,爽够了才停下来,问:“这比一万响的鞭炮好吧?”
“是,声音大多了。”杨锐实在的点头,又道:“就是花费有点大。”
“顺道当民兵训练了,咱们西寨子乡今年要争一下先进单位,不打几万发实弹,报告都打不出去。”杨峰同志言下之意,鞭炮是要花钱的,子弹什么的,显然是有人报销的。
旁边的民兵们也是一脸的理所当然,不时的有人过来拍拍杨锐,说上几句吉祥话,顺便在他耳前扣一梭子弹。
杨锐一一感谢,西寨子乡的民兵队都是当地的年轻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的党员们组成,杨峰可以随便指使,杨锐就得乖乖的叫人。
相对熟悉的魏林手握54式冲锋枪,觉得寂寞了就向天空打一阵,一会儿,还向杨锐抱歉的说:“前阵子把高射机枪的子弹打完了,上级还没有给补充,今天就没给带来,要不然就热闹了。”
杨锐真诚的说:“够热闹了。”
……
------------
第161章 土豪外公
杨锐和民兵队伍一起,浩浩荡荡的走进了西寨子乡。
大家唱着各种威武雄壮的歌曲,吸引来无数的围观群众。若是不知情的人旁观,多半以为乡民们是在夹道欢迎这支胜利的队伍,这支打光了子弹的队伍。
实际上,多数人只是因为无聊而已。
纯农业乡的西寨子乡,总共不过一条两百米长的街道,除了供销社和菜市场两边有点人气以外,这座近乎沉睡的乡镇就像是大多数的中国乡镇一样,平静、寂寞和无聊……
如果南湖市是老爷的话,溪县就是排名末尾的不受宠小妾,西堡镇就是数年不得一次临幸的通房丫头,至于西寨子乡,更像是永远都不入老爷眼的烧火丫头。
这样的边缘乡,在五月,当英国和阿根廷爆发了马岛战争的时候,依旧安静的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在六月,当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全面入侵爆发第五次中东战争的时候,依旧安静的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在十一月,当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时候,依旧安静的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在十二月一日,当李铁蛋家的驴日了王狗剩家的牛的时候,一日之间传遍全乡,成为人们碰面时必讲的笑话,直到十二月十二日张拐子的拐子被人偷了为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3100
83101
83102
83103
83104
83105
83106
83107
83108
83109
83110
83111
83112
83113
83114
83115
83116
83117
83118
83119
83120
83121
83122
83123
83124
83125
83126
83127
83128
83129
83130
83131
83132
83133
83134
83135
83136
83137
83138
83139
83140
83141
83142
83143
83144
83145
83146
83147
83148
83149
83150
83151
83152
83153
83154
83155
83156
83157
83158
83159
83160
83161
83162
83163
83164
83165
83166
83167
83168
83169
83170
83171
83172
83173
83174
83175
83176
83177
83178
83179
83180
83181
83182
83183
83184
83185
83186
83187
83188
83189
83190
83191
83192
83193
83194
83195
83196
83197
83198
8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