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笑了一下,把涂宪拽了上来,道:“走吧。”

    他现在的身家比曾经更丰厚了,自然不在乎打车的10块钱。

    涂宪有点受不了杨锐的大手大脚,说:“你现在赚钱了也不能乱花,省一点,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也好。”

    “好好好,杨锐一个劲的点头。”

    司机问:“走不走?”

    “走。”杨锐示意了一下,靠在了座位上,摆出一个舒服的姿势。他拿几千块薪水的时候,也是放心大胆的打车,何况现在揣着上百万美元,每月光是银行利息就要不少了。

    伏尔加号称是苏联大奔,早几年的时候,是妥妥的高级公务用车,在83年也是非常舒服的,尤其是车体宽敞,很有豪华轿车的风范。

    司机也开的相当稳。现如今,出租车司机是排名前五的好职业,除了车辆本身需要较高的成本以外,既没有高昂的出租车管理费,也没有坑爹的高油价,收入很是丰厚,赚的还是干净稳定的钱。

    涂宪在后座上拧来拧去的,很不自在,等到了北京饭店,赶紧的下车,站在路边摸脑袋,道:“以前坐学校里的车,没觉得这么怪啊,你说这车也怪,坐的人就是膈应。”

    杨锐不禁一笑,自己进门去办手续去了。

    涂宪在后面想了想,再没阻止,只在前台的小姑娘报出120块的高价以后,暗自伸了伸舌头。

    杨锐交钱拿钥匙,自己上楼把行李放了,又出来要了一辆车,和涂宪道:“你中关村熟吗?我想把实验室弄那里去。”

    “中关村?那里怎么建实验室?”涂宪顾不上杨锐再叫车的浪费了。

    杨锐笑笑,道:“我不是听说中科院有研究员,在中关村开了公司?”

    “哦,听说了,陈春先嘛,中科院物理所的四大金刚。不过,他那个公司也就是个土房子,没什么意思。”涂宪虽然年轻,却不看好陈春先在中关村的行风气之先,事实上,如今看好陈春先的人也不多,中关村能活下来,也很难说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涂宪的是搞化学的,现在是做生物的,与物理和计算机也都不搭界。

    杨锐不在乎现在是什么样的,道:“土房子没关系,有地方就行。咱们可以自己盖个院子。”

    “那也不一定弄中关村啊,放在城里多好?”

    “城里以后连盖个高楼都不行。住城里的四合院过小日子挺好,在里面开研究所不行,再往后,咱们的大型仪器设备什么的,都不方便运输,另外,城里的地也紧张,咱们别和他们争了,就在中关村弄块大的。”杨锐还指着以后占科技园的光呢。

    涂宪想想觉得有理,遂陪杨锐在中关村转了一天。

    其实,现在的中关村也就是一条街的长度,转悠的重点就是看一块地,再想办法得到海淀区政府的同意。

    这既难也简单。

    找地很容易,未来高楼林立的地方,现在依旧是荒地和农田相杂的,只要给钱,想要多大的地方就有多大。

    得到海淀区政府的同意就稍微有点难度了,主要是杨锐和涂宪人头不熟,在国内,没人帮忙就太难办事了,尤其是和政府打交道的时候。

    除此以外,一些政策也是以后的人想不到的,比如说公司名带“科技”两个字,就需要科委的同意,而需要多盖章子的地方,对一家私人公司来说,远不止一处,每一处都会遇到单独的麻烦。

    好在杨锐还有一家香港公司。现如今,这家香港公司已经由一家开曼的离岸公司所控股,在表面和里层都与中国境内的杨锐无关,可以用来做外资公司来投资。

    不过,外资公司投资北京地方,仍然是挺复杂的流程,杨锐也只能安心等待。

    接下来的几天,杨锐和涂宪做了些基本的准备工作,又检查了运到酒仓的仪器。

    而在闲下来的时候,杨锐则绕着北京城,仔细的玩了一圈各种旅游点,足迹遍布卤煮店、爆肚店、烤鸭店、炒肝店……

    吃的肚圆以后,杨锐才恋恋不舍的从北京饭店退房,拉着箱子前往北大。

    只要有这些景点,对于未来的4年生活,杨锐就信心满满。

    ……
------------

第262章 第一第二

    报名日。

    北大各门大开,无数的高年级学生奔走于校园之中,帮着迎接新生。

    大部分的新生都是被火车站的大巴送来的,一车接着一车,而每到一车的学生,学长和学姐们就会忙碌起来。

    80年代的学生是如此的热情,以至于新生们总能得到终于来到梁山泊的愉悦感与满足感。

    北京本地的学生,或者提前到达的学生,也可以自己乘车或骑车到学校,间或也有一两辆小车,驶入校园。

    每辆汽车到场,都会引来异样的目光。

    北大的学生,有理由高傲而自信,将自己放在天之骄子的位置上。

    不过,80年代的汽车,仍然稀罕到令人觉得不平。

    现在的车牌还是纯数字的,由代表省份的数字和另外5个数字组成,如北京就是31-xxxxx,由于只有五位数字,所以最多只能容纳十万辆车,此外,车牌分红蓝两色,实际等于北京市一共可以容纳十万辆小车和十万辆大车。

    当然,车牌能够容纳10万辆小车,意味着小车总数还远远达不到十万辆的数目,普通的司局级干部,也难做到人人配车。也就是在北大的报名日,一天里才能见到十几辆或者几十辆的小车,大部分还是家长从单位借的。

    十点钟。

    又是一辆上海牌的轿车,缓缓驶入燕园。

    司机将车横置于报名台前不远处,小跑着打开后门。

    胥岸青蹬着纯黑闪亮的正装皮鞋,白衬衫白西裤,一声纯白的跨出后座,用手捋捋精心梳洗的头发,帅气的走向的报名台。

    胥母轻轻的走下车,拎着一个小包,站在车跟前,打量着传说中的北京大学。

    对中国人来说,这里几乎蕴含着一个人所期望的全部情怀,也传承着不止是本校学生,还是全体中国人的热烈情感。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6422 116423 116424 116425 116426 116427 116428 116429 116430 116431 116432 116433 116434 116435 116436 116437 116438 116439 116440 116441 116442 116443 116444 116445 116446 116447 116448 116449 116450 116451 116452 116453 116454 116455 116456 116457 116458 116459 116460 116461 116462 116463 116464 116465 116466 116467 116468 116469 116470 116471 116472 116473 116474 116475 116476 116477 116478 116479 116480 116481 116482 116483 116484 116485 116486 116487 116488 116489 116490 116491 116492 116493 116494 116495 116496 116497 116498 116499 116500 116501 116502 116503 116504 116505 116506 116507 116508 116509 116510 116511 116512 116513 116514 116515 116516 116517 116518 116519 116520 116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