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知道庞校长是在难为自己,也只能挣扎道:“我们现在的实验进程很顺利,很可能是全国领先的进度……”

    “我们不能因为科研成果,就放弃伦理的要求,学生就好好读书,不要急着做事,好大喜功,等毕业分配,工作了以后,你们有的是工作。”庞校长又提醒了杨锐一句,却是自始至终都没有问到杨锐的具体工作。

    80年代的学校对学生是有生杀大权的,用官方的语言来说,学校要负起对学生的管理职责。事实上,学生的所有社会关系,都维系于学校,具有权力的领导,对学生是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大部分时间,学生都是没有反抗余地的,尤其是单独的学生,实在是力量微弱。

    杨锐曾经解决过教务处主任的问题,但同样的伎俩,多数是无法用在副校长身上的。

    “得你们出场了。”杨锐出了行政楼,坐到了捷利康的皇冠车上,颇有些疲惫。

    搞研究就够累了,做政治只会让人觉得更累。

    “我们也只能表明态度。”捷利康在天津的经理是个英国人,算是对理查德的一个对冲。

    杨锐撇撇嘴:“先问清楚情况好了,要是能弄清楚理查德给他开了条件就最好了。”

    “我们是商人,职业就是问清楚情况。”捷利康的天津经理亦是相当自信。

    ……
------------

第343章 糖衣炮弹

    杨锐等了一盏茶的功夫,就见捷利康的天津经理从行政楼里出来了。( )

    开门坐上副驾驶,杨锐问:“是因为理查德关系吗?”

    “他没说理查德,不过,我提出由捷利康公司出资,与他们合建实验室,被拒绝了。”捷利康的天津经理是个年轻的英国人,外表矜持,语气高傲的用英语道:“其他学校都是抢着要和我们合建实验室,或者合作项目的,这位庞校长说北大要做研究,会优先与学术机构合作,竟然不想和我们这样的商业公司合作,担心钱多的校长,我是第一次见到。”

    “优先与学术机构合作,比如加州伯克利大学?”

    “他没有说具体的名字。不过,拒绝我们应当是利益冲突,唔……只能是利益冲突。”捷利康的天津经理斩钉截铁的说。

    捷利康在中国是有多个合作项目的,每年也会投入一定的资金以维护公司的形象,这些纯外汇的投入是大专院校和研究院最喜欢的,往往都要争抢才能得到。

    在过去的两年里,包括北大清华和中科院在内,都与捷利康等英资港资公司接触过,有的拿到了钱,有的没拿到钱,但不管拿到还是没拿到的,仍然在继续积极的与之接触。毕竟,像是捷利康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现在也就是那么几家,属于生物或者其他专业领域内的公司就更少了。

    庞校长毫不犹豫的拒绝,只可能是这笔钱拿不到手,否则,谁又会嫌钱多。

    相比来自英国的跨国公司,庞校长显然更喜欢来自美国的名校教授。

    对此,捷利康的天津经理颇有些愤愤不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这位最靠近首都的捷利康经理,得到的恭维太多,拒绝太少了。

    他扬起下巴,道:“你说的这个理查德,一定和北大签署了排他性的协议,让北大支持他做出克隆突变基因的实验,生物制药公司很喜欢用这种方式限制大学的教授,没想到这个大学教授也学过来了。”

    “如果能确定他们的协议就好了。”杨锐有点自言自语的说。

    “我可以帮你问一下。”捷利康的天津经理带着浓浓的自信,说:“排他性的协议必须和北京大学签署,这位庞校长不告诉我们,我们也可以问其他人,中国的单位不是很在乎协议的保密。”

    “那拜托你了。”杨锐皱了皱眉,他也不认识其他的外国公司了。

    捷利康的天津经理笑着点头,又开门出去,再进行政楼。

    这次的时间更短,皇冠车的司机在外面抽了两支烟,就见经理回来了,赶紧用手扇风,然后坐回到司机位上。

    “问到了吗?”杨锐没有搞稳如泰山的把戏,直接问了出来。

    “是与理查德签署了协议。”捷利康的天津经理喘了口气,道:“协议的具体内容,是以理查德为主组成团队,完成数个项目,协议时间是1+2+2,先做一年,可以再延长两年,最多延长4年,总协议时间不超过5年。经费由北京大学出一部分,理查德也会出一部分,在此期间,理查德的工作单位是北京大学,据说加州伯克利分校也同意了,说不定也会出一些钱,作为交流活动的一部分。”

    按道理来说,理查德作为访问学者,他的工作单位仍然应该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是要写在论文里的信息。一所学校的科研成果积累,也是由此而来的。

    不过,80年代的中国大学任性一点,美国人通常也是不在乎的,在这个院士都不一定能发表顶级期刊的年代里,中国高校与美国名校的差距,实在是大到了可以获取同情,吸引慈善的程度。

    杨锐将捷利康的天津经理说的话,细细品咂了一番,说道:“理查德打的好主意,他的署名权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付出的全是加州大学。当然,加州大学也不在乎一两篇文章的署名权,他们更想和中国的大学搞好关系,还真有点左右逢源的架势。”

    左右逢源用英文不会说,杨锐就随口用简单词汇代替了。

    坐旁边的英国人耸耸肩:“你如果想结束这样的协议,恐怕得出一大笔钱才行。”

    “我没钱用在这种地方。”杨锐说:“得想一个简单的方法解决此事。”

    “我可以提供一个。”

    “哦?”

    “特拉普先生的提议仍然有效,您可以选择任何一所英国的大学继续深造。”

    “多谢,我想还是有更简单的方法的。”杨锐想,如果干脆不管实验,直接写出论文,或许是真的简单。毕竟,只要论文完成了,那他也不会继续参与实验了。

    不过,没有实验就写论文等于是编论文,风险还是极大的,尤其是这种情况下,如果理查德仔细检查,足以令杨锐身败名裂了,就和倒霉的李鑫差不多。

    杨锐下了车,皇冠一溜烟的开走了。捷利康的几个辅酶q10工厂都是满负荷运作的,天津工厂是最新的工厂,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

    杨锐站在停车场做了个深呼吸。

    现在的空气还是好的,停车场也像是个空地似的,除了寥寥几辆汽车以外,停的最多的是摩托车。

    “高教司综合处似乎是搞不定此事了。”杨锐仰头活动着脖子,心想:请景存诚估计也没什么用了,实在不行,就只能自己退出,让黄茂带人做完这个项目,然后发表自己的第一个通讯作者论文。

    就黄茂的水平来说,独立完成此项目是没问题的,不过,在目前的竞赛状态下,黄茂是否能够比理查德更早的完成项目,杨锐就没什么把握了。

    杨锐将能帮忙的人一个个的数下去,暗想:实在不行,就只好去找系主任了,不知道他肯不肯帮忙说话。

    生物系的主任蔡教授是学部委员,也就是后来所谓的院士。

    这种大犇级人物,在学校或者研究院都是横冲直撞的,除非是大校长出头,否则蔡教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若是愿意给杨锐说话,庞副校长也得缩起脑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8419 48420 48421 48422 48423 48424 48425 48426 48427 48428 48429 48430 48431 48432 48433 48434 48435 48436 48437 48438 48439 48440 48441 48442 48443 48444 48445 48446 48447 48448 48449 48450 48451 48452 48453 48454 48455 48456 48457 48458 48459 48460 48461 48462 48463 48464 48465 48466 48467 48468 48469 48470 48471 48472 48473 48474 48475 48476 48477 48478 48479 48480 48481 48482 48483 48484 48485 48486 48487 48488 48489 48490 48491 48492 48493 48494 48495 48496 48497 48498 48499 48500 48501 48502 48503 48504 48505 48506 48507 48508 48509 48510 48511 48512 48513 48514 48515 48516 48517 48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