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实验室里的气氛,也变的无比紧张。
现实并不像是理查德所言,他们与华锐实验室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现实的情况是,杨锐他们对果蝇相关的基因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而理查德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却要放下熟悉的小鼠基因,转而了解果蝇基因。
如果用看文献来形容的话,这就相当于要多读几百篇的论文。
虽然不至于人人都是这样的工作量,可即使缩减十倍,每人略读近百篇论文,精度二十篇论文,那也得用掉好几天的时间。
而且,不像是平时的了解性阅读,相关研究的研究员们必须在做实验以前,完成阅读,用掉的时间是结结实实的。
最重要的是,杨锐所在的华锐实验室已经得到了突变的细胞,而理查德实验室,还得再用时间将实验重现,以得到突变细胞,这里所需的时间,和杨锐前期花费的时间,几乎没有差别。
可以说,理查德实验至少落后了一个月以上。
可惜,理查德别无选择。
他与北大合作的实验室就是为此目的而建立的,前期付出且不谈,现在抽身走人,理查德的名声也就丢光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理查德还舍不得放弃,他还有机会。
杨锐仅仅得到了阶段性的成果,后面的步骤只会更难更耗费时间。
理查德自觉落后一个月的进度,依旧可能追回来。
小会结束,实验室诸人像是工蜂似的转悠了起来。
同一时间,华锐实验室内,一片的欢声笑语。
捷利康送来了大蛋糕,华锐公司的香港经理李章政买来了成箱的啤酒和白酒,还叫了东来顺的外卖。
院子的空地里,一溜三个铜锅子摆开,周围放上肉片、蘑菇、白菜等物,吃的众人浑身冒汗,大呼过瘾。
到了下午时分,捷利康在中国区的首席技术官特拉普也从天津过来了,陪着杨锐喝了两口酒,遗憾的道:“我当初建议捷利康在华锐实验室入股,没有获得通过,现在,他们大概在后悔了。”
“研究到目前的程度,还不能申请专利。”杨锐没有被特拉普的话冲昏头脑。
特拉普摇头,道:“现在不能,马上就可以了,而且会是一个极受欢迎的专利。”
“希望如此。”
“如果我们当初入股,再购买专利,就方便多了。”特拉普再次提起。
杨锐笑笑没接茬。
杨锐在华锐公司拥有100%的股份,而华锐实验室又是100%的属于华锐公司的,所以,华锐实验室的成果,完完全全的属于杨锐。
相比杨锐能够从大脑中找到的知识,现在的华锐实验室是被严重低估的,所以,即使特拉普说服捷利康高层入股,他也是不会同意的。
不过,这些事情是不用特拉普知道的,杨锐于是只是陪着特拉普喝酒。
庆祝活动从午餐持续到了晚餐时间,研究员们陆陆续续的离开,黄茂却是出人意料的返回了实验室,他现在正是无比兴奋的时间,根本不想回去休息。
杨锐却是回去放心的睡了一觉,第二天才过来做指导――由于实验能力比不上汪颖,也比不上美国训练回来的黄茂,杨锐在实验室里工作性质越来越像是老板了。
很多高级研究者,尤其是教授、研究员一流的人物,他们虽然呆在实验室里,却往往是监工般的存在,并不一定会亲自进行实验。
一方面,准确快捷的完成实验,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另一方面,实验室老板往往需要解决的是方向和方法的问题,而非具体的实验。
以前的时候,杨锐做的都是小型科研,与其说明自己的需求,不如自己动手,但在钾通道一类的中大型科研项目中,科研实践已经变的很难,实地操作不再是决定性的因素了,杨锐也就自然而然的从纯一线的研究员,变成了准一线的实验员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杨锐要亲自去做的实验数量变少了,而他有时间关注的小组变多了。
当然,协调的工作会多一些,但对现在的杨锐来说,却是颇为简单的工作。
……
------------
第358章 招揽
与理查德实验室越来越紧张的气氛不同,华锐实验室的气氛是越来越轻松的,尤其是接近放假和过年,除了黄茂这种久经考验的老战士,包括汪颖和赵平川等人在内的实习生,都有些心不在焉。
不过,杨锐这次没有催促大家,实验的第一阶段完成,理应让大家轻松一下,再者说,第一阶段的工作是诱导出钾通道基因缺陷的果蝇,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此方法,这一阶段是最简单也最紧张的,之后的第二阶段却要锁定克隆基因,进而分析分子机理,那就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能完成的工作了,需要不断的试错才行,中国的农历新年将至,倒也不用急于一时。
当然,更让杨锐放心的,还是《jmc》上的论文发表。有了这篇文章,但凡是采用克隆突变基因的方式,探讨离子通道的功能的论文和实验,都得引用他的文章,所以,接下来的实验,杨锐用不着太着急,反而更应该认真准备,写一篇重量级的论文,以稳定基础。
这是有了创新性以后,证明自己实力的主要手段。
而这篇论文的发表,也等于给相关研究淌出了一条路,任何人都可以在杨锐的论文的基础上,去探讨和研究离子通道的功能,杨锐的竞争对手等于是变多了。
这也是阶段性发表论文的弊端。杨锐如果将整个实验做出来再发表论文,那前期的引用和后期的引用加起来,很可能得到一个三位数的引用,在学术界,这是超级大的规模了。
但他不这样做也不行,学术界的竞争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的,没有人能靠一条创意来吃饭,实际的工作和付出,一样不能少。
而从杨锐的角度来说,只要他能在第二阶段发表重量级的论文,两篇论文的总引用数说不定还会增加,对其本人的价值说不定更大。
而两个阶段的区别,也在于速度和质量。
速度意味着跑马圈地,质量意味着地上建筑。
如果速度不够快,圈不到地,就要去别人圈的地上盖建筑,要给别人交地皮钱,让对方动都不动的就能收款。
速度够快,圈到了地,这是第一层次的开心,能够动也不动的收到款了,但你不能阻止别人盖建筑。如果建的不够好,别人的建筑就会遮盖你的建筑,最后让你无处去盖。[]
而就杨锐看来,仅凭自己和黄茂两个人,要想保质保量的盖出巍峨的建筑还是不够的。
内部的庆祝活动结束以后,杨锐谁都没找,先邀请涂宪过来,考虑着增加人手。
第二阶段的工作比第一阶段的工作庞大多了,再由两个人来完成,也是相当辛苦的。
涂宪在北京钢铁学院工作,本身的水平是不用说了,他又半兼职似的经常性出没于华锐实验室,双方的熟悉程度也够,更是提前签署了实验室的合同,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前期问题。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5686
185687
185688
185689
185690
185691
185692
185693
185694
185695
185696
185697
185698
185699
185700
185701
185702
185703
185704
185705
185706
185707
185708
185709
185710
185711
185712
185713
185714
185715
185716
185717
185718
185719
185720
185721
185722
185723
185724
185725
185726
185727
185728
185729
185730
185731
185732
185733
185734
185735
185736
185737
185738
185739
185740
185741
185742
185743
185744
185745
185746
185747
185748
185749
185750
185751
185752
185753
185754
185755
185756
185757
185758
185759
185760
185761
185762
185763
185764
185765
185766
185767
185768
185769
185770
185771
185772
185773
185774
185775
185776
185777
185778
185779
185780
185781
185782
185783
185784
185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