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日本生物公司都会储备一代或者两代的技术。而他们释放新技术的时机,往往不像是欧美公司那样,以成本和利润为选择,却是以对手作选择的。

    尤其是财团下属的生物制药公司,经常不把千万美元级的利润或损失作为目标,他们的目标永远都是行业竞争,力求做行业前三,乃至于行业第一,继而是行业垄断。

    为了这个目标,很多日本公司从70年代就开始承受亏损,足足亏损10年时间,然后才开始收获肥美的垄断利润。

    就这一点来说,这一时期的日系公司其实很先进,其竞争策略与后世的互联网公司如出一辙。

    事实上,制药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确实很像。它们的经营成本都不高,而开发成本都很高,同时,赢家通吃的理论在互联网企业内盛行,也在生物制药公司间盛行。

    同样的辅酶q10,日系公司的毛利润高达50%以上,而不能达到行业顶尖的欧美公司就只有30%左右,末端的中国公司的利润只有10%。

    一些专利性药物的生产成本就更低了。

    但是,一旦有新药出现,旧有的专利药物的利润率就会大打折扣。

    辅酶q10与治疗性药物略有不同,实质却是相同的。

    杨锐知道日系公司储备着至少两代的技术,倒是不奇怪的问:“特意向我说明,那我猜你们积极应对的方法,是要打价格战了?”

    杨锐是多个辅酶q10工厂的股东,如果要打价格战,他的红利就会受到影响,捷利康自然得提前通知。

    伊莱尔见杨锐情绪平稳,放心许多的道:“是的,如果对方公司生产线重建的话,我们压力会很大,总部决定下调全球出货价,趁着日本公司产能缩减的时候,争夺客户。”

    日系的生物制药公司普遍自动化水平高,熟练工人少,替补工人更少,这点不像是欧美系公司,更是不能与跨国开厂的捷利康相比。

    杨锐问:“售价下调多少?”

    “具体数字我不知道,总部应该会派员特别说明的。”

    杨锐点头,道:“也吃了一年的超额红利了,降价就降价吧。”

    过去一年,他从捷利康手里拿到了近400万美元,虽然弄了一个私人实验室,手里积攒的现金也不见少,红利降低一点倒也无所谓。

    伊莱尔松了一口气,又道:“除此以外,公司还想让我问您,是否有意愿继续开发相关的生产技术。”

    “你们想委托我来开发?”杨锐一听就明白了。

    “您的实验室已经投入运营了,据说已经获得了不小的成果,公司内就有提出,请您继续开发相关技术。”伊莱尔是鹦鹉学舌的问询,心里却是感慨:自己比杨锐还要年长七八岁,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中国人,竟然自学成才,到了捷利康这样的跨国制药公司也要咨询合作的程度了。

    尽管英系公司一向开放,捷利康也是喜欢收购胜于自产的制药企业,但像是这种什么东西都没见到,直接委托开发的情况,还是极少出现的。

    杨锐也小吃一惊,问:“什么条件?”

    “共同出资,共同享有成果。”伊莱尔没说比例,他就是问个意向。

    杨锐心里捉摸着,倒是觉得不错。华锐实验室本来就留有余量,运行到现在,磨合的也相当不错,完全可以承担数个项目。

    “原则上同意,具体的比例,你们派人来谈吧。”杨锐和捷利康合作的不错,开发辅酶10的技术更是现成的,耗费不了多少精力。

    伊莱尔口中说好,心里却是颇有些羡慕。生物制品的开发动辄百万美元,等于说,杨锐一句话就要来了数十万美元的研究经费,这对刚刚步入中产阶级的英国人也是不小的刺激。

    ……
------------

第383章 立团队

    弗兰奇赶在正月十五以前,来到了河东省南湖市溪县的西寨子乡。

    这一路上,他先是从伦敦飞香港,再转机到北京,接着从北京乘机到平江,继而从平江坐火车到南湖,最后坐着汽车到溪县,又颠簸一路,才到达西寨子乡。

    即使来过中国数次,弗兰奇还是足足用了四天的时间,才见到杨锐,那胖胖的眼袋下面,是深深的疲劳。

    “杨锐先生,又见面了。”弗兰奇抱着肚子,费事的坐在杨家的院子里,打量着青砖枯枝,还有刚刚挂起来的大红灯笼,笑道:“你家很漂亮,非常的中国风。”

    杨锐微笑道:“如今的中国,你想看点不中国风的东西也不行。”

    “比我第一次到中国来,中国发生了不小的改观。”

    杨锐笑出了声,指了指弗兰奇,道:“应该说,比第一次到中国来,你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的中国人,总是喜欢说改变,实际上,一年多的时间,又能发生多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改变呀,不过是政客和被政客的人的自娱自乐。”

    弗兰奇尴尬的笑笑,立刻感受到了杨锐的锋芒毕露。

    这与弗兰奇之前见到的杨锐截然不同了。

    其实也是不同了,拥有了华锐实验室的杨锐,目前发表的论文比北大的普通教师还要好。就某种程度来说,现在的杨锐,在中国学术界是拥有了话语权的。

    不仅有话语权,他现在收了一年的红利,手里还有钱,这就让杨锐的底气非常足。

    弗兰奇感受到了杨锐的锋芒,于是顺着他的话,说起了有关改变的见闻,笑道:“我来中国许多次了,用你们的话来说,面前算是中国通。不过,我每次来中国,凡是和中国的官僚或者记者打交道,有一个永恒的议题,就是成果展示。”

    弗兰奇笑着说:“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觉得确实有趣,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建设了很多现代化的工厂和建筑,我记得,第一次去天津考察,就看了四个工厂,非常漂亮……”

    “但看的多了,就看的想吐了?”杨锐插了一句。

    弗兰奇哈哈大笑:“还不至于,但是,确实有点浪费时间。”

    “可以理解,对一名外国人来说,中国人盖一栋楼用几天时间,或者在十字路口是不是新修了什么建筑,确实没什么意思。”

    “不不不,我还是很关心中国的建设的。”

    “我就不关心外国的,比如缅甸吧。假设我到缅甸,我首先关心的应该是安全问题,其次是能不能赚钱,再次是生活环境是否舒适,至于缅甸发展的快不快,缅甸人民幸福不幸福,与到缅甸的生意人,其实没什么关系,对不对?”

    弗兰奇不愿意承认道:“我还是希望中国能够发展起来,合作是长期的工作,合作对手发展起来,我们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这是我的观点。”

    杨锐轻笑,说:“日不落帝国兴盛百年,直布罗陀依旧是小楼林立的大驿站,除了交通和服务业,大英帝国连属民都不在乎,何况是遥远的远东人的生活状况。”

    这句话说的弗兰奇顿时无言以对。

    寒暄结束,杨锐才询问他捷利康委托开发的具体构思。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6842 156843 156844 156845 156846 156847 156848 156849 156850 156851 156852 156853 156854 156855 156856 156857 156858 156859 156860 156861 156862 156863 156864 156865 156866 156867 156868 156869 156870 156871 156872 156873 156874 156875 156876 156877 156878 156879 156880 156881 156882 156883 156884 156885 156886 156887 156888 156889 156890 156891 156892 156893 156894 156895 156896 156897 156898 156899 156900 156901 156902 156903 156904 156905 156906 156907 156908 156909 156910 156911 156912 156913 156914 156915 156916 156917 156918 156919 156920 156921 156922 156923 156924 156925 156926 156927 156928 156929 156930 156931 156932 156933 156934 156935 156936 156937 156938 156939 156940 156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