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回忆到仓教授回来的时候中止。

    “杨锐来了。”仓教授笑呵呵的打招呼,捋着胡子问候了起来,态度与第一次见面时迥异。

    杨锐突然有点感怀。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还是在《生物化学系统生态》上发表论文的新晋研究者,尽管与捷利康有了西捷工厂的合作,但就学术而言,他能拿出的东西确实不多,也就是年龄小一些罢了。

    可归根结底,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发表几篇sci入门级论文,并不值得仓教授另眼相看。

    然而,这一次见面,杨锐已然是撰写论文在《jmc》上的新晋学术人了。

    sci影响因子4。0,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研究界,都可以说是一道坎。没有长时间的积累或者极佳的天赋,这样的论文是不容易发表的。

    仓教授就没有得到这个标准。

    他今年52岁了,大好时光都浪费在了非学术领域,再要跟上快节奏的学术生活都不容易,更不用说是发表高端论文了。

    当然,他在中国的国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不老少,这也是他能论资排辈的晋升的基础,但与杨锐相处一室的时候,仓教授还是不免气短。

    毕竟,就在不久以前,仓教授还想研究杨锐的漏洞,给自己添些光彩呢。

    杨锐打了声招呼,也没了客套的兴趣,直接道:“仓教授,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邀请姚悦加入我的团队,做我的实验助手。”

    “团队?”

    “我在北大有一个团队正在工作,做钾通道相关的实验,我想邀请姚悦加入。”

    “做钾通道相关的实验?”仓教授再也忍不住惊讶的表情。

    “也许,要看团队的需求。”杨锐随口敷衍。

    仓教授莫名的沉吟了起来。

    就在姚悦开始紧张的时候,仓教授开口道:“姚悦还在学习阶段,加入你的团队也做不了什么,不如我再帮你选几个人……”

    ……
------------

第391章 不求人

    “不用,我已经选好人了。”杨锐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仓教授。

    仓教授既然开口了,自然不会让他一个钉子就敲回去,干笑了两声,道:“姚悦确实是个很有潜力的女孩子,我个人认为也很有前途,日后不管是留校还是读研,都很不错。不过,姚悦现在还是年轻了些,怎么说都是本科生,一下子就做了大项目,不一定是好事。不如这样,我给你一个名单,你都报上去,多几个人,多几个选择。”

    听起来,仓教授是很为杨锐考虑的,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将杨锐的团队说当回事。

    正常人看杨锐,没人会认为这个刚刚20岁的青年,就能拉起一支团队来。哪怕他在《jmc》上发表了论文,也不意味着他能操纵一个团队。

    相反,认为杨锐是团队中的一员,而他因为个人发挥了相当的作用,所以发表了《jmc》的论文,才是符合道理的想法。

    所以,仓教授话里话未,也都当杨锐是居中介绍人,或者,干脆是狐假虎威的以公谋私。

    另一方面,仓教授也隐隐约约的拿出了交换条件,也是现在大学里最流行的交换条件――“留校”和“读研”。

    现在学校里的教授权利很大,留校和读研,又是非常安稳舒适的选择,很多学生为了争夺这少量的名额,往往斗得你死我活。

    而对仓教授来说,杨锐背后的团队,也是极具资源性的。

    然而,杨锐根本没有去猜仓教授是无意中说出来的,还是真的以此为交换条件,他干脆的拒绝道:“仓教授,加入团队对姚悦有好处,她本人又有意愿学习,这是最重要的。至于说能不能帮得上忙,河东大学的本科生如果帮不上忙的话,我觉得研究生也帮不上多少忙。”

    杨锐的笑容放大在仓教授眼里,一下子变的面目可憎了。

    偏偏杨锐说的没错,河东大学的生物系水平一般,研究生的水平更一般,尤其是仓教授带的研究生,只能说是比本科生的训练时间长一点,并没有多少突出的优势。

    仓教授颇为不爽的道:“如果只是学习,在哪里学习都是学习,重点看学生的能力,不看学习的地方。”

    “您说的没错,开始阶段,姚悦还是会在河东大学继续读书的。”杨锐用了开始阶段这个词。

    仓教授听的更不爽了,道:“废话,她不管加入哪里的团队,都得把河东大学的学业完成。”

    “当然,她会完成学业。”杨锐与仓教授对视。

    学术界也是一方大世界,只要有了实力,照样是予取予夺。经费可以争夺,实验室可以争夺,学生一样可以争夺。

    52岁的仓教授身在重点大学,又有自己的实验室,可谓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杨锐从上往下的俯览过去,超过他只是时间问题。

    改革开放了,不光是经济改革了,开放了,学术界一样要改革开放。

    70年代的学术界,成就一方学阀,不光需要在学术上获得成果,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获得认可和依靠,另外,还有不可避免的论资排辈。

    这是中国原生的学术系统,其晋升机制也不可避免的沾染上了中国的官场习俗。

    但进入80年代以后,底层的学术界固然是因循守旧的,上层学术界却是变化多端。

    杨锐作为刚刚坑了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的学术新人,对于坑教授还是有一些心得体会的,他以前就不觉得仓教授厉害,现在更是没有将他放在相等的位置上。

    仓教授的眼神就更尖利了。他都是52岁的人了,还和年纪轻轻的杨锐放对,怎么都不会高兴的。

    呵呵的笑了两声,仓教授的表情冷了下来,道:“行了,我要做实验了,姚悦,你去准备材料。杨同学,要是没什么事的话,先这样吧。”

    杨锐笑看了他一眼,又向姚悦安慰的笑笑,出去了。

    “什么东西!真当自己混出人样了,人五人六的。”仓教授不等他走远,就骂了出来。

    80年代的教授是常骂人的,温文尔雅的教授在60年代以前不少,在90年代以后常见,唯独在80年代凤毛麟角。

    仓教授曾经是不会骂人的,被贫下中农再教育了以后,他也就会了。

    姚悦却是听的皱眉。

    仓教授瞄了她一眼,道:“这小子骗你的,什么团队不团队的,团队是什么组织?是省级的还是县级的?北大的五四文学社我倒是听说过,让学生管理实验室的,我是不知道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0709 140710 140711 140712 140713 140714 140715 140716 140717 140718 140719 140720 140721 140722 140723 140724 140725 140726 140727 140728 140729 140730 140731 140732 140733 140734 140735 140736 140737 140738 140739 140740 140741 140742 140743 140744 140745 140746 140747 140748 140749 140750 140751 140752 140753 140754 140755 140756 140757 140758 140759 140760 140761 140762 140763 140764 140765 140766 140767 140768 140769 140770 140771 140772 140773 140774 140775 140776 140777 140778 140779 140780 140781 140782 140783 140784 140785 140786 140787 140788 140789 140790 140791 140792 140793 140794 140795 140796 140797 140798 140799 140800 140801 140802 140803 140804 140805 140806 140807 1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