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刘院长,这几天都来问杨锐的信,也不烦。他们俩有亲戚?”坐他右边的女老师是去年毕业的新人,一边忙着擦桌子,一边忙着八卦。
科长呵呵笑了两声,道:“亲戚才不会天天来问呢。”
“那是为啥?”
“你不知道?”科长卖了个关子。
女老师好奇心狂升,桌子都不擦了,直起腰来,眼睛闪着光问:“为啥?我真不知道。”
“杨锐的论文是寄给《cell》的,明白?”科长微笑了两声,就揭开了谜底。
女老师却是一脸困惑,拼了好几秒,才似懂非懂问:“寄给细胞了?啥意思”
“《细胞》和《自然》,还有《科学》齐名呀。”
“哦,你说它们啊。”女老师的声音小了。
科长一下子没了聊天的兴趣,最近分配来的几个人,说是这个那个大学的毕业生,实际上是什么都不懂,办公室的工作不会做,学生工作也不会做,现在连《cell》都不知道。虽然说,各个大学也不要求本科生做科研,但你至少也应该知道一点吧。
不过,人家不知道你也没办法,只能以后慢慢了解了。
女老师自己却按捺不住,明知道漏了怯,一会儿却是抬起头来,又问道:“你说刘院长和杨锐没关系,那杨锐的论文寄给细胞了,他紧张什么?”
“《细胞》是咱们生物学方面最厉害的期刊,排名第一?这下子明白了?”科长没有了聊天的兴趣,就当是普及知识的说了起来。对方分配到了他的办公室里了,迟早都是他的麻烦。
女老师微微点头,道:“就是说,论文在《细胞》上发表了,对刘院长好?”
“不是一般的好。”
“怪不得……”女老师这么说着,又去擦桌子了,一会儿,整个办公室的桌子都擦干净了,她又回来问:“有多好?”
“《细胞》是全世界最好的期刊,一个月就那么几十篇,一个国家都轮不到一篇,你说有多好。”
“我是说对刘院长,刘院长不是管党建的吗?”
“学风建设不也是党建?本科生能做出这样的论文,对全院上下都有好处。”科长见她态度还好,语气也放缓了,道:“就咱们生物系来说,发表在细胞上的论文就是最好的,其他学校我不清楚,就北大来说,最近几年……其实都不说最近几年,往前十几年,就没有学生发表论文到这种期刊的例子,这要是成了,咱们北大生物系可是真的要风光了。”
“那不应该是院长最……那个啥?”
“哪个啥。”科长笑了,道:“蔡院长都学部委员了,不稀罕。行了,你这几天注意一下信函,有杨锐的,第一时间取回来,别拆开了。”
“不拆开怎么知道里面是啥?”
“拆也轮不到咱们拆,要让杨锐拆,知道刘院长为什么每天都来问?要是直接拆开看,问我们不就完了。”
女教师缓缓点头,笑着道:“你们还挺有心的,要是拆开了,人家肯定不高兴。”
“对啊,这也是蔡院长的要求。要是别的学生,说拆就拆了。”科长突然觉得对方也挺顺眼了,目光都温和了许多。
……
教室。
杨锐像是正常学生似的上课,像是正常学生似的安静,像是正常学生似的走神,与众不同的是,他的脑海中始终翻腾着无数的论文。
阅读期刊是做研究的重要一步,对实验室的负责人来说,也是仅次于管理的主要工作,确定科研方向,确定实验方式等等,首先需要阅读文献。
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学和大学教育,是系统性的教授了前人的知识体系,但之后的细致研究,就不是统一教学能够涵盖的了。
从某种程度来说,科研领域的教学,又渐渐的回归到了师徒传承的模式,尤其是顶级实验室,往往都有着较为清晰的传承线,比如著名的哥本哈根实验室,其所进行的研究可谓是一脉相承。
实验室里很多说不出来的东西,其实就存在实验室负责人的脑袋里,就像是杨锐的脑袋里,现在就考虑着pcr的路线:第一步,完成嗜热菌的分解;第二部,找到耐高温的聚合酶;第三部,设计dna复制时的引物……
就理论来说,杨锐其实已经完成了整个pcr的开发计划,但这部分内容,在他的论文发表以前,没有人会全部了解,包括华锐实验室内的诸位助手,也永远只能了解片段。
这个时候的杨锐,就像是一名导演,而在电影公映以前,只有他才有可能知道他将得到什么。
是的,有可能的意思是说,他有可能也不知道得到什么。
这是适合大部分研究者或者导演的状态。
阅读文献是最能减弱不确定的方式,即使杨锐对生物领域的了解更先进也不例外。
“杨锐,下课了。”白玲推了推杨锐,好笑的道:“你一整节课都神游户外了,老师都看了你好几次。”
“没出丑吧?”杨锐笑着抹了抹嘴,免得有什么尴尬的场景出现。
白玲看见了笑道:“还好,没流口水。”
“我没睡着。”
“知道,你眼睛睁的大大的,就是没焦距。”白玲突然探究的道:“你说你是怎么学习的,上课的时候也不听课,也不像其他学生那样自学。”
“天赋异禀。”杨锐用说笑的语气道。
白玲却相当买账:“总有些人比别人聪明,是吧?”
杨锐摊开手:“我有时候也挺讨厌聪明人的。”
“还有体育好的学生,受老师欢迎的学生……”白玲的表情生动,意有所指。
这时候,班长笑呵呵的过来了,道:“体育好的学生本来就受欢迎,杨锐,今天下午有篮球比赛,你要来呀。”
“行,没问题。”杨锐答应的非常痛快。打篮球是杨锐和同学们交流的好办法,一起流汗一起努力本来就是拉近关系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杨锐的篮球水平一般。
当然,杨锐的比起普通学生是有优势的,因为他身体健壮,个头又高,但就技巧而言,杨锐远远够不上高手的称号。
这样的杨锐,反而更容易在球场上得到认同。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674
17675
17676
17677
17678
17679
17680
17681
17682
17683
17684
17685
17686
17687
17688
17689
17690
17691
17692
17693
17694
17695
17696
17697
17698
17699
17700
17701
17702
17703
17704
17705
17706
17707
17708
17709
17710
17711
17712
17713
17714
17715
17716
17717
17718
17719
17720
17721
17722
17723
17724
17725
17726
17727
17728
17729
17730
17731
17732
17733
17734
17735
17736
17737
17738
17739
17740
17741
17742
17743
17744
17745
17746
17747
17748
17749
17750
17751
17752
17753
17754
17755
17756
17757
17758
17759
17760
17761
17762
17763
17764
17765
17766
17767
17768
17769
17770
17771
17772
17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