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年轻人,总是喜欢浪漫主义。”蔡教授不是来谈人文主义的,一句话略过,道:“CELL送来的《新月汇总》你看了吧,有什么想法?”

    “躺着赚引用挺好的。”

    蔡教授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么个答案,愣了一会儿,叹口气道:“说的也没错。”

    “肯定是不会错了。”杨锐笑了起来。

    看着杨锐帅气俊朗的笑容,蔡教授决定将自己的担心藏在心里,道:“77个引用,大家事先都是没想到的,按照系里的政策,超过10个引用的话,就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不过,以前还没有学生获得奖励的前提,你有什么想法?对系里有什么要求,可以现在提出来。”

    杨锐狐疑的望着蔡教授,道:“这种事情,您随便派个人来说就行了,用得着亲自过来吗?”

    “正好路过。”

    “哦……”杨锐沉吟了一下,道:“您让我说,我一时间也想不出来,系里以前的政策是怎么样的?”

    “超过10个引用的,奖金100元,超过20的奖金200元,以此类推。”按道理来说,20个引用比10个引用难拿10倍都不止,但就现在的环境来说,奖金100元就够引人瞩目了,大量增加是不可能的。

    杨锐对几百元钱一点兴趣都没有,摇头道:“奖金就不要给我了,名不正言不顺的,要不然,先欠着,等我想到了再说。”

    “想得美。”蔡教授断然拒绝,又道:“这样子,给你一个考察的机会,去可口可乐的工厂看一圈。

    “可口可乐的中国工厂?”杨锐大感兴趣。

    “中粮参与筹建的,听说是现在的最新技术,咱们系也派几个人,注意搜集信息。”蔡教授说到这里,又提醒杨锐道:“你代表咱们生物系去,注意言谈举止。”

    “一定。”

    蔡教授不放心的走了。

    许正平这时候笑道:“考察可是好机会,中粮更是好单位呀。”

    “有啥好处?”

    “一般是管吃管喝几天时间,临走了还送礼物,不过,可口可乐的麻烦事挺多的,你要注意。”许正平又继续说了可口可乐的事情。

    80年代初就进入中国,想要让每个中国人都喝上可口可乐的可口可乐,建厂期间颇为野心勃勃。

    然而,在体制改革以前,任何一次中外合作都可能留下牙印,甚至有中央大佬点名批评可口可乐。

    如果是一般的小公司,甚至国企,这都是支持不住的,但可口可乐的爪子却生的够长,破了再试,得以继续了下来。

    杨锐又小声问:“那我的任务,就是看了?”

    “差不多吧,中粮觉得咱们生物系也管可乐,就下了请帖,不去白不去,就当出差了。”

    “明白了。”杨锐对可口可乐工厂还是挺感兴趣的。对于这个奖励,他自然是极为满意。

    许正平笑一笑,回头去做自己的实验了,短平快的项目虽然少有积累,引用多半也少,但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几个实验积累下来,结果又有不同。

    ……
------------

第504章 碳酸饮料不健康

    80年代的可口可乐运行的是很艰难的,但是,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可口可乐的胆儿也是非常大的,其经营能力亦是强的过分。( )

    在49年退出中国大陆以后,可口可乐的回归始于76年,经过3年的筹备和谈判以后,79年正式进入中国。

    应该说,可口可乐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吃螃蟹的外企。

    在很长一段时间,可口可乐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晴雨表。

    一旦中央发布了什么新的政策法规,外企首先观察的就是可口可乐。

    比如在1982年,可口可乐受到了重重审查和限制,同一时间,也正是所谓的改革的倒春寒,许多运气不够和智商不够的企业纷纷垮掉。

    可口可乐通过中粮集团,通过各种国内外的关系,涉水通过。

    在杨锐看来,可口可乐非常像是大型的跨国制药公司,他们是那种最纯粹的资本公司,没什么节操,没什么底线,但却能力巨大,为了赚钱,他们却能不厌其烦,不畏艰难险阻的冲破重重阻碍,最终改变世界。

    至于被改变的世界是好是坏,他们并不在乎,他们在乎的只是被改变的世界是不是更好赚钱的,这样的企业,与其说是公司,不如说是东印度公司。

    不过,在1984年的中国,可口可乐的存在,显然是对中国人有利的。

    他们或许没有卖出几瓶可乐,但他们对中国政府的影响,远远胜过可乐本身。

    也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对封闭式的中国政府,产生诸多的影响力。

    1984年的时代杂志,就有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

    可口可乐的工厂设在北京五里店,原本是中粮公司下属北京分公司的烤鸭厂的车间,经过外观整修以后,倒也看的过去。

    作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工厂,也无法要求更多,双方都在小心翼翼的感受着对方。

    与普通的中国工厂一样,可口可乐的厂区里,也到处写着标语和宣传画,稍有不同的是,里面的英文多了一些,外国人的面孔也多了一点。

    杨锐第一时间看到了一幅有着《time》标志的宣传画。

    “《时代周刊》?”杨锐问同行的工作人员。

    陪在杨锐跟前的外宣员小郭立即道:“杨先生好眼神,这是前不久,美国的《时代周刊》刊登的一期封面,我们让人画在了这里,下面白色的是文章标题,中国的新面貌,是赞扬中国的改革开放的。”

    《时代周刊》的封面是一名手持可口可乐的中国人,穿着绿色的毛大衣,带着鸭舌帽,背景是中国长城,标志性元素俱全。

    杨锐看着笑了一下,脑海里却在yy自己登上《时代周刊》的景象。

    小郭以为杨锐喜欢,笑道:“我们买了很多本这一期的时代周刊,一会儿离开的时候,可以赠送给大家。”

    这下子,杨锐身边的干部也都开心了,干群关系空前融洽。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8337 28338 28339 28340 28341 28342 28343 28344 28345 28346 28347 28348 28349 28350 28351 28352 28353 28354 28355 28356 28357 28358 28359 28360 28361 28362 28363 28364 28365 28366 28367 28368 28369 28370 28371 28372 28373 28374 28375 28376 28377 28378 28379 28380 28381 28382 28383 28384 28385 28386 28387 28388 28389 28390 28391 28392 28393 28394 28395 28396 28397 28398 28399 28400 28401 28402 28403 28404 28405 28406 28407 28408 28409 28410 28411 28412 28413 28414 28415 28416 28417 28418 28419 28420 28421 28422 28423 28424 28425 28426 28427 28428 28429 28430 28431 28432 28433 28434 28435 28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