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1984年的中国,可口可乐的存在,显然是对中国人有利的。

    他们或许没有卖出几瓶可乐,但他们对中国政府的影响,远远胜过可乐本身。

    也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对封闭式的中国政府,产生诸多的影响力。

    1984年的时代杂志,就有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

    可口可乐的工厂设在北京五里店,原本是中粮公司下属北京分公司的烤鸭厂的车间,经过外观整修以后,倒也看的过去。

    作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工厂,也无法要求更多,双方都在小心翼翼的感受着对方。

    与普通的中国工厂一样,可口可乐的厂区里,也到处写着标语和宣传画,稍有不同的是,里面的英文多了一些,外国人的面孔也多了一点。

    杨锐第一时间看到了一幅有着《time》标志的宣传画。

    “《时代周刊》?”杨锐问同行的工作人员。

    陪在杨锐跟前的外宣员小郭立即道:“杨先生好眼神,这是前不久,美国的《时代周刊》刊登的一期封面,我们让人画在了这里,下面白色的是文章标题,中国的新面貌,是赞扬中国的改革开放的。”

    《时代周刊》的封面是一名手持可口可乐的中国人,穿着绿色的毛大衣,带着鸭舌帽,背景是中国长城,标志性元素俱全。

    杨锐看着笑了一下,脑海里却在yy自己登上《时代周刊》的景象。

    小郭以为杨锐喜欢,笑道:“我们买了很多本这一期的时代周刊,一会儿离开的时候,可以赠送给大家。”

    这下子,杨锐身边的干部也都开心了,干群关系空前融洽。

    可口可乐内部的厂区乏善可陈,从美国运来的原装生产线自然体现出了先进性,但就来访团的眼光,国内哪个厂的生产线又不是外国原装引进的。

    大家来你可口可乐参观,可不是来做这个的。

    好在可口可乐也心里明白,随便引着大家看了看,就坐到了会议室里,先给每人上一瓶可乐。

    “这就是我们厂生产的可乐,请大家尝一尝。另外,我们虽然内销的也是这个品种,但是,我们厂的出口量更大,每年反而能给国家赚取外汇。”负责外事工作的肖经理如此说,并非是无的放矢。引进可口可乐是浪费国家外汇的说法,从来都没有消失过,可口可乐这次邀请学界人士参观,也是按照他们在美国的经验,以游说为目的。

    在场诸人也不知道听没听,会议室里全是开瓶的砰砰声。

    杨锐现在每天都有跑步,三五不时的还要卧推几组,对碳酸饮料是敬谢不敏,喝了一口就放下了。

    “杨先生不喜欢?”小郭笑着问。

    “没有,就是觉得不健康。”杨锐笑着回了一句。

    他随口一句话,小郭却是脸色大变。碳酸饮料不健康的概念,在30年后再普遍不过,在许多健身人士眼里,碳酸饮料恐怕比毒品还要可怕。

    但在1984年,别说是中国了,外国都少有这方面的报道。

    小郭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到了自家经理身边,耳语了两句。

    肖经理的脸色亦是阴沉了下来。

    “怎么了?”一位坐在前排的中年人抿着可乐,好奇的问。

    现在人内心收敛,表面上却是非常外放,随意问别人家的事情,自然的像是串门似的。

    肖经理笑道:“没事,可能有一些误会。”

    “啥误会?”中年人更好奇了。

    肖经理想了一下,笑道:“杨锐先生可能对碳酸饮料有些误会。”

    “杨锐?”中年人转头认了一下人,又回忆了一下,狐疑道:“他对碳酸饮料还有研究?”

    会议室并不大,两人的对话,大家都听到了。

    杨锐的眉头顿时皱起来了。

    周围坐着的多是学界人士,是可口可乐公司通过高校和研究机构邀请来的。当然,不免也有行政官员占用了名额,过来蹭顿饭,领点礼物给自家孩子。但是,不管是哪种人,都是对学界有一定影响力的。

    杨锐正在声望积累期,对于“研究”之类的词汇非常敏感,他不知道肖经理这样问的原因,但也不能被人看做是来蹭可乐的大一学生,于是稍微想了一下,朗声道:“研究不敢当,有一些了解,比较关注。”

    中国的谦虚式回答可进可退,还是非常好用的。

    肖经理不知道他是不是谦虚,但还是松了一口气,毕竟,最难缠的总是那些自信满满的家伙。

    然而,肖经理没说话,前排的中年人却转过了身子,道:“我看过你登在cell上的论文,是挺厉害的。不过,你去年还研究细胞里的钾离子通道,今年就对碳酸饮料有研究了?你把食品科学也看的太简单了点吧,肖经理,你刚才说有误会,具体是啥误会?”

    这就是所谓的文人相轻了。就像是杨锐不想被误会一样,钻研食品学的这位,也不想被人误会。

    说是玻璃心也好,说是底线太高也好,他是宁愿得罪杨锐,也不想在学界同仁面前丢脸。

    当然,这也就是杨锐声望不够了,换一名学霸级人物,就算指着大便说干燥,食品专业的也可以接一句“真空包装更保鲜”。

    肖经理内心里是不愿意复述的,但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只好示意小郭说。

    小郭有点紧张,低了一下头,说:“杨先生刚才说,那个……碳酸饮料不健康。”

    现场有明显的吸气声。

    对于2014年的中国人来说,可口可乐也许就是一种饮料,健康或者不健康的讨论,仅止于商业和健康。

    然而,1984年的中国人,却不免要联想到更多的东西,而最重要的,永远是政治因素。

    作为进入中国的外资标杆企业,可口可乐在最初几年经历的风波,总是与中国政坛息息相关。

    1978年,允许可口可乐进入中国的协议签订4天以后,中美双方正式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宣布“中美双方商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师级外交关系”。

    1982年,可口可乐在北京各大商场,做了中国现代市场上的第一次卖场促销,北京各大报纸发音强烈,《内参》频发,继而有了陈云的批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4338 184339 184340 184341 184342 184343 184344 184345 184346 184347 184348 184349 184350 184351 184352 184353 184354 184355 184356 184357 184358 184359 184360 184361 184362 184363 184364 184365 184366 184367 184368 184369 184370 184371 184372 184373 184374 184375 184376 184377 184378 184379 184380 184381 184382 184383 184384 184385 184386 184387 184388 184389 184390 184391 184392 184393 184394 184395 184396 184397 184398 184399 184400 184401 184402 184403 184404 184405 184406 184407 184408 184409 184410 184411 184412 184413 184414 184415 184416 184417 184418 184419 184420 184421 184422 184423 184424 184425 184426 184427 184428 184429 184430 184431 184432 184433 184434 184435 184436 18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