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级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识别码,就好像军队里的军衔一样,级别也许不是100%的准确的,但它的准确度肯定超过了50%。

    校级实验室虽然是级别很低的实验室,可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北大的校级实验室,拿出去还很能忽悠一堆人,其基础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也能得到保障,若是做的好了,还能顺着省部级实验室,核心实验室,国家级实验室等方面挪动。

    如果没有这个“校级”的前缀,这个独立实验室与某个市或者县,或者某个中学的实验室,在本质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它甚至没有评定高级实验室的资格。

    换言之,有没有校级的前缀,意味着实验室有没有成长性。

    校长沉默不语。

    旁人见此,忙道:“奖励是该奖励,但杨锐并不是咱们学校的老师,也没有编制,让他独立主持一个校级实验室,算怎么回事?上面说不定也要驳回的。”

    “你说杨锐不是咱们学校的老师,人家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却不这样看。”蔡教授要不是准备了杀手锏,也不会自信满满。

    说着话,蔡教授打开公文包,道:“霍普金斯大学方面,重复做了钾通道的实验的科研组,专门来了一封信,赞扬北大与杨锐,我复印了几份,给大家看看。”

    他拿出来的,却是厚厚的一叠几十份,让人闻到了浓烈的炫耀气息。

    也确实是值得炫耀。

    因为这是一篇充满了正能量的,满满的赞扬的短信。

    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组总共4个人,在阐述了自己重复该实验的初衷以后,就是一股脑的说好话。

    纯手写的赞扬信,好几百个词,全是好话,也令人佩服。

    他们赞扬了杨锐设计的实验的逻辑性和精巧性,将之称作“可以比拟卡文迪许扭秤的精妙实验”;他们还赞扬杨锐实验的严密与容错,自称多次得到了相似乃至相同的结果,在抱怨“干扰了我们的实验”的同时,又庆幸杨锐的实验室人员不多,否则“会让我们的实验毫无意义”;最后,该论文的通讯作者,霍普金斯大学终身教授沃莱斯顿又对北京大学大加赞赏,称之为“培养出了一流学者的一流大学”!

    蔡教授觉得自己的虚荣心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看其他人的表情,凡是看懂的,大约也是一样的满足,看不懂的,也得看着别人的表情装作满足的样子。

    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感谢信,对于北京大学的先生们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认可了。

    校长同志亦是看的摇头晃脑,看他眼珠子转动的方式,显然看了不止一遍。

    “杨锐的实验,难度很高吧。”校长满足了以后,开始探究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蔡教授微笑道:“非常难,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组原本应该是设计了新方法,结果,新方法遇到的问题太多,为了追上进度,竞争第二名,他们最后不得不全面采用了杨锐的方案。”

    惊呼和轻笑声,不约而同的响起。

    ……
------------

528.第528章 拨付经费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感谢信当然是鲜少送出的。

    没有哪个教授会闲的没事,写一篇论文就窝在家里写一堆的感谢信。一篇论文经常会有十几篇乃至几十篇参考文献,如果每写一篇论文,就要感谢参考文献的作者,那学者们的效率也太低了。

    参与了实验的4名教授同时写感谢信,这种情况更加罕见,本质上说,他们其实是迫不得已。

    因为实验的重复性太高了,用了杨锐的理念不说,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最终也不得不采用了杨锐的。

    用了人家这么多东西,还刊上了《cell》,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组不写信说明的话,免不了被人指摘。

    看得懂感谢信的北大教授们,有一半人都已经猜到了感谢信的目的。

    就是不好意思的说明和解释,外带一种“我们确实采用了你的方法,我们感谢并承认你的贡献,但这是我们的成果的”的腹语。

    霍普金斯大学的四位教授,也没有掩饰这一点。

    顶级期刊固然是需要开创性的,而且要求很高,但结果对顶级期刊来说也非常重要,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制得钠镁钾钙锶五种元素,声望破表,但早在20年前,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就借此制得了氟。

    如果说戴维的研究没有价值,那显然是不公平的,但人们要是需要指摘戴维的话,也有很多话可以讲。

    而今,时代已经不同了。科学研究越来越深入,门类乃至领域越来越多,科学家们完全可以摊开了去研究自己的东西,所以,撞墙的情况其实少的多。

    在这种情况下,独创性的要求往往被提的更高。

    然而,结果永远是具有决定性的。

    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组原本就在做钾离子等方面的研究,对于领域热点的研究非常关注,所以,他们在杨锐于jmc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之后,就开始了理论储备,这样才能在杨锐发表大论文于cell以后,迅速跟进。

    然而,诱变基因,确定突变基因,克隆基因等一连串的步骤,确实艰难,中间的关键点成千上万,四个人加上十几条科研狗,忙了小半年的时间,也不能得到最后的结论。

    面对数百万美元的经费开支,以及穷追猛赶的竞争对手,即使是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组,也被迫屈从于现实。

    当然,他们一开始是不准备全面复制杨锐的研究的,然而,当自己的路走不通的时候,他们也实在缺少其他的选择。

    科研从来都是一种容错率很低的工作,它实在是太贵了,不论投资人是国家还是个人,没有人会轻易给失败者第二次机会。

    而越是霍普金斯大学这样的研究机构,科研竞争也就越残酷。

    他们中的优胜者,可以轻易的得到几百万,几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资金。

    但是,一旦失败来临,一旦优胜者变成了失败者,经费的削减是不会绅士的变成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的,用一无所有来形容还差不多。

    实验室毒药的生活,可比票房毒药的生活难捱的多。

    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们假如有一两年的时间,很可能用不着再利用杨锐的实验方法,然而,他们并没有一两年的时间。

    事实上的,大部分的研究者都没有一两年的时间去耽搁。

    如果这样考虑的话,在未来可期待的时间段里,似乎可能看到更多的孪生论文。

    想到此点的教授们表情各异。

    “原信在你这里吗?”校长放下复印件问。

    “我暂时借了过来。”蔡教授笑着拿了出来,递给校长。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1826 61827 61828 61829 61830 61831 61832 61833 61834 61835 61836 61837 61838 61839 61840 61841 61842 61843 61844 61845 61846 61847 61848 61849 61850 61851 61852 61853 61854 61855 61856 61857 61858 61859 61860 61861 61862 61863 61864 61865 61866 61867 61868 61869 61870 61871 61872 61873 61874 61875 61876 61877 61878 61879 61880 61881 61882 61883 61884 61885 61886 61887 61888 61889 61890 61891 61892 61893 61894 61895 61896 61897 61898 61899 61900 61901 61902 61903 61904 61905 61906 61907 61908 61909 61910 61911 61912 61913 61914 61915 61916 61917 61918 61919 61920 61921 61922 61923 61924 6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