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华听的暗暗咋舌。史贵被杨锐将军,脑子来不及转弯,王国华可是记着,一本书的利润有五毛钱,如果每天真能卖掉500本的话,那就是250元的利润,是锐学组三四倍的收入。

    而这些钱,可是全归杨锐个人所有的。

    在王国华眼里,这绝对是天文数字了。
------------

第53章 头版

    杨锐准备通过段航,再找解放印刷厂的窦厂长垫资。

    然而,没等他找上门去,段航先是兴冲冲的赶到学校。

    边三轮“突突突”的引擎声,吸引到了许多目光。刑警队的摩托车是全县最好的,县里的领导也不骑这个,乡里的领导倒是想骑,多半是弄不来的。

    在学生眼里,这种挂斗上能架轻机枪的摩托车,实在是再帅不过了,要不是段航的警服发挥作用,说不定就有得有人偷摸的骑上去,装模作样的感受一下驾驶感觉。

    “有紧要事吗?怎么不打电话,我给老师说好的,有电话就喊我。”杨锐匆忙出了教室,现在是早上9点不到,段航从县城开过来,估计连早饭都来不及吃。

    出乎杨锐的意料,段航脸上挂的都是笑,直直的递给他一卷报纸,道:“给你看这个……”

    《南湖日报》几个大字以草书写就,颇有些高深莫测的味道。

    事实上,就南湖地区而言,南湖日报的确是个高大上的机构。它不仅是本地区销量最高的报纸,还是地委的党报,每期的《南湖日报》都会直送到地委书记和行署专员的桌子上。

    因此,说《南湖日报》是南湖地区的最高舆论指导,并不为过,就行政统辖而言,它还真的负有指导地区其他报纸的职责。地委宣传部和《南湖日报》之间,也常有人员调派之事。

    可以说,南湖日报就是南湖地区的人民日报。

    见是报纸,杨锐立刻松了一口气,气道:“来之前也不打个电话,吓的我以为出事了。”

    段航迷惑了,说道:“来前还要打电话?你们学校早晨有人接电话吗?”

    杨锐哑口无言,总不能说自己一时思想混乱……

    “是有什么好事吧?”杨锐把话题给岔开了。

    “你自己看。”段航得意洋洋的,不愿意立刻揭开谜底。

    杨锐一看,那就配合吧,于是首先打开第四版,浏览标题,没什么特别的。

    再看第三版,浏览标题,没什么特别的。

    段航嘴角都挑起来了,说:“继续看。”

    杨锐将报纸轻轻折了一下,翻到了第二版,开始仔细寻找。

    没有?

    杨锐抬头,却看段航的后槽牙都笑出来了。

    “头版?”杨锐也不由惊喜,如果说后世的报纸头版很不容易的话,80年代的报纸头版简直是登仙路,是真正的一步成仙的地方。

    他立刻翻到头版,只见上方两条不长的领导讲话的下面,就是一串熟悉的名词:对刑事犯罪“零容忍”――记溪县客运站恶霸团伙之覆灭

    果然是他给段航做的稿子,而且是原模原样的稿件,没有经过修改。

    这就更不容易了!

    像是《南湖日报》这种地方大报的编辑,对下面的县乡从来是不假颜色的。普通一些的县级干部,在宣传方面也要求着他们,相反却是无欲无求。而以文人的尿性,来自报社外的文章,不修改就发表,岂不是显的我很没水平?

    所以,要想一字不改的上《南湖日报》,这可是更高一级的要求,也代表着更高的代价。

    “500块钱不够花吧?”杨锐突然来了一句,把段航的笑脸给打翻了。

    “运气好,在宣传部找到了一个熟人,送钱送东西都不要,后来是我爸整了两张外汇券,人家才松口。”段航一点都不为啃老而害臊,只是肉痛的道:“给这个编辑送的是中华,一整条没开封的,我自个都没抽过。”

    “这年月,哪有人花自己的钱抽中华。”

    “说的也是。”

    “外汇券是一比一点五买的?”杨锐对此颇为好奇。虽然靠稿费赚到了一些钱,但他偏居一隅,却是没有见过外汇券。而在80年代的中国,要想生活的舒适,外汇券是最有用的东西。

    国内是不允许直接用外汇交易的,外国人也不例外,他们要在中国消费,首先得用外汇按牌价兑换出外汇券。不过,外汇券能够买的东西非常多,要说应有尽有不太实际,但远到意大利的皮鞋、美国的可乐、南非的钻石,近到国产自行车、茅台、大师级瓷器,都能不限量的购买。北*京每天都有起降法国的飞机,将来自巴黎的红酒牛排送入中*南海和少数涉外饭店,虽然吃一顿饭要一两个月的工资,但拿着外汇券去享用的人群依旧络绎不绝。

    段航却对杨锐所说的兑换比例嗤之以鼻,道:“一比一点五我倒是想,人家不干,一比二,买的少了还不行,我一共花了800块。”

    “800块……”杨锐啧啧两声,道:“我以为现在一个工人四五十块的工资,当官的受贿能少点,这些个的肠胃可真好。”

    “这算什么,还有自费送儿子出国留学的呢,一张飞机票就是大几千,每天吃饭都比咱们贵十几倍,买衣服住店什么的都贵。自费在国外上几年学,金山银山也不够用,人家还不是坚持下来了?日子过的也没比别人差。”段航抱怨了两句,收起了话头,又指着报纸,道:“我署了自己一个人的名,没挂你的……”

    “这是咱们当时商量好的,我要这种虚名有什么用。”杨锐笑着打断他,道:“我也没立场对溪县的刑事犯罪零容忍,对不对?”

    “我得说一声谢谢。”段航抓住杨锐的手,动情的拍了两下,才松开笑道:“我估摸着,现在运作个副局长是挺有机会的,没想到啊,咱也有上报纸头版的日子。”

    “咱们是表兄弟,谢来谢去的做什么,依我看,你还是早点回去吧,今天中午想请你吃饭的人,怕是要排队了。”杨锐也暗暗咋舌现在报纸头版的威力,在没有受到网络媒体冲击以前,一个人口数百万的地区,每天的报纸销量能超过十万份,多的时候能有二三十万份,比30年后的省级报刊销量还高,看的人自然更多,可谓是第一媒体。

    “就是给你说一声。”段航自己也在感慨,又拿着新鲜的《南湖日报》看了半天,嘴角忍不住的乐。

    杨锐忍住没告诉他明年严打的事。

    对刑事犯罪零容忍,绝对是严打的最好注脚,段航只要能够保持一定的结案数,不犯大错误,到了明年,成为溪县公安局主管刑事的局长不在话下,要是运气好,说不定就成了火箭干部。

    严打可是从83年持续到87年的,是整个80年代的公安系统最重要的工作,成为这种事件中的主导干部,获得的好处显而易见,而且是再稳当不过的事了,只要按章办事,作为执行者的段航只会得好处,不会落坏处。

    唯一有点遗憾的,也就是段航的年纪太小,职位又太低,若是公安局长或者县委书记,提出“零容忍”的概念就更合适了。

    不过,到了那个位置,能不能听杨锐的且不说,提升的潜力也不大了,以杨家或段家的背景,是撑不了几级的。

    “这份报纸就送给你了。”段航看够了,又将《南湖日报》拿给杨锐,笑道:“我提前买了20张报纸,以后裱起来给儿子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843 11844 11845 11846 11847 11848 11849 11850 11851 11852 11853 11854 11855 11856 11857 11858 11859 11860 11861 11862 11863 11864 11865 11866 11867 11868 11869 11870 11871 11872 11873 11874 11875 11876 11877 11878 11879 11880 11881 11882 11883 11884 11885 11886 11887 11888 11889 11890 11891 11892 11893 11894 11895 11896 11897 11898 11899 11900 11901 11902 11903 11904 11905 11906 11907 11908 11909 11910 11911 11912 11913 11914 11915 11916 11917 11918 11919 11920 11921 11922 11923 11924 11925 11926 11927 11928 11929 11930 11931 11932 11933 11934 11935 11936 11937 11938 11939 11940 11941 1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