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柏老师。”杨锐从老师叫到导员,又从导员叫回了老师。

    “行了,你去忙吧,校内评选的话,不用你出面,我去帮你做。”柏善文很不乐意,却又换成了和善的特殊待遇脸,只在心里不爽:北大的学生真是不好伺候,学校领导也是的,哪里有摆明车马的给一个学生放任自由的,这让我以后的学生工作怎么做。

    想归想,柏善文的语气动作却都回归正常了。院系领导说的很清楚,之所以安排他做生物科学专业的辅导员,就是为了方便服务杨锐同学……

    要说起来,北大一些教授都没有独立实验室,而杨锐的独立实验室里的副手还是许正平副教授。

    想想四五十岁的许正平能给杨锐当副手,柏善文的心理也就平衡了。

    倒是冷眼旁观的胥岸青受到了极大的刺激,第一次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迷茫:我什么时候,才能做到杨锐这个地步,要是做不到的话,我继续搞科研,还有没有意义?

    ……
------------

第583章 金苹果

    “小柏,你过来一下。[]”走在办公楼里,柏善文忽然被叫到了名字,那嘴角边的小黑痣,顿时跳脱的抖动起来。

    “蔡院士,您叫我?”柏善文颠颠的跑了过来,小黑痣也颠颠的在空气中抖动。

    “你们最近在搞迎接国奥运动员的事吧?你给杨锐说了没?”蔡院士开宗明义,一句废话都不多说。

    柏善文小意的点头,道:“我说了……”

    “恩,人民大会堂的观礼活动,就不要让杨锐去了,你这边注意一下,解释清楚,委婉一点……”蔡院士打断了柏善文的话。

    “哦,是说不让他去了。”柏善文吓了一跳,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杨锐告状了,这时候,柏善文心里是有些不满的,心道:我都答应了,你还找蔡院士做什么。

    转瞬,柏善文又将不满给藏了起来,不满有什么用,他也是初来乍到不说,办公楼里流传的几个关于杨锐的故事,早就给他提了醒,柏善文现在就想安安稳稳的将杨锐送出大学去。

    四年时间一晃即过,快的很,到时候他也是办公室的老人了,也就再不用怕学生了。

    想到“怕学生”这个词,辅导员柏善文同志心里一酸,一眼的老泪险些喷出来。

    蔡院士却对柏善文的回答不满意,瞪起眼,问:“你已经说了不让杨锐去了?什么理由?”

    “啊?您刚不是说,不让他去吗?”柏善文茫然了,根本不知道蔡院士在说什么。

    蔡院士皱眉,道:“我是说委婉的说明情况。我是让你服务好学生,让你照顾杨锐同学的特殊情况,使他能安心于学习和科研工作,但不是让你剥夺杨锐的荣誉,你以什么理由不让杨锐去的?杨锐怎么回应的?生气了没有?你要想办法说的委婉一点,要让杨锐知道,咱们是出于关心的目的,再说了,人民大会堂有什么好去的,等他再做出一点成绩来,去人民大会堂的时候多了,下一次,说不定就是他上主席台了,你要把这个道理说给杨锐听,明白吗?”

    柏善文这下子听明白了,杨锐明显是没告状啊。

    但蔡院士误会了呀!

    柏善文赶忙解释道:“不是我不让杨锐去的,是杨锐主动提出,不想去人民大会堂观礼,担心彩排浪费时间。”

    蔡院士依旧不善的瞪了柏善文一眼,问:“你没逼他吧?”

    “我怎么敢。”柏善文吓了一跳。

    “不敢就好。”蔡院士这才露出满意的神情,颔首道:“我安排你做杨锐的辅导员,就是要你不敢。恩……杨锐是年轻人,年轻人年轻气盛,自由奔放,又年少成名,自持聪明,就容易得罪人,你呢,老成一点,多让着点,受委屈不怕,受委屈来找我,不要自己处理,知道吗?”

    “知道――知道。”柏善文是喷涌不尽的老泪,暗道:我是长相老成,不是真的老成。我是辅导员,杨锐是学生,学校又不是小孩过家家,什么叫多让着点……算了,辅导员就辅导吧,我等杨锐毕业。

    “杨锐其实也是很懂事的,别看年纪轻,做事很靠谱。他昨天下午来给我看了他的实验室计划,还有实验室成果,我觉得非常不错。”蔡院士自然而然的说起原因,道:“我看他最近要忙起来了,国际热点不是那么好抓的,不过,杨锐有赢过理查德实验室的经历,我觉得给他提供更好的条件,还是有机会的,我准备给他添几台仪器,虽然有点旧了,也能顶事,小柏,你这边可不能给我拖后腿,学生工作一定要抓紧了,不能出错!”

    蔡院士看到的计划是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计划,成果则是华锐实验室公开发表的几篇jmc。

    柏善文唯唯诺诺,知道蔡院士说的抓紧又是放松又是抓紧,全看结果,心里有种哔了狗的冲动,又强行压了下来。

    做辅导员的就是这样,放任自流四年也是过,认真工作四年也是过,最要紧的就是满足领导的要求。

    蔡院士并不放心,再多嘱咐了两句。

    杨锐的水平在目前的生物系里不能说是顶尖,但也算得上一流了。如果是学校老师做到这一步的话,做院系主任的就要忙着帮他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国内的科研界虽然穷,但在国内现下的环境里,保证一流科研工作者的生活还是没问题的,有时候,国内的研究员过的还比国外好。

    当然,在80年代的社会气氛里,科研人员要富裕是不可能的,能达到富足就很不错了,但比国外好的是政治待遇高,国外的研究员可能请不起律师,国内的研究员甚至能解决家属的工作,甚至让组织给解决对象问题等等。

    蔡院士也习惯了给帮学者们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北大的学者中不乏留学自国外,或者干脆就是从国外回来的,要将这些人留下来,给不起钱,自然要想方设法的给予补偿。

    杨锐的情况特殊,蔡院士还是尽量用常规方式解决问题。

    他只当杨锐是在玩寡聚核苷酸,又在离子通道实验室弄基因测序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杨锐成立的第三个克隆组太遥远,根本不会写在计划书和项目书里。

    当然,扩大后的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规模也扩展了,杨锐作为项目负责人,设计出漂亮的项目进度并不困难,可行性也相当不错。事实上,有两条小牛加许正平这头老黄牛,再加上杨锐确定项目和方向,离子通道实验室完全可以顺利的发展下去。

    蔡院士目前看到的计划书和进度书,正是杨锐的强项,因此被蔡院士大加赞赏。

    华锐实验室的论文也加强了他的感受,让蔡院士再次提高了对杨锐的重视。

    柏善文不理解过程,但听的明白意思,他现在知道,人家杨锐的确没有告状的意思,人家是向蔡院长报告工作。

    “我知道了,回去以后,我一定想办法减轻杨锐同学的负担。”柏善文已经恨不得赌咒发誓了。

    蔡院士这才满意的点头,径自走了。

    柏善文擦擦眼角,望着蔡院士的背影,突然想:我什么时候能给院长直接汇报工作呀,杨锐都能给院长汇报工作了,唉……

    杨锐在校园里一日游,也等不及去欣赏奥运健儿回国的英姿,也来不及去管学校里的各种欢迎仪式,转头就返回了华锐实验室。

    实验室里,刚刚积累出了两盒饭的寡聚核苷酸――尽管是花了近百万美元的高大上实验室,但像是电影里演的那样,各种高端专业的器皿,中国人是用不起的,现在用不起,30年后仍然用不起。

    美国的顶级实验室里或许有全套的高端专业器皿,中国的实验室就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了,能用一块钱饭盒装的原料,肯定是不会用几百美元的容器了。

    杨锐虽然是土豪,毕竟也就是普通豪,对容器的要求也不高。

    何况,两盒饭的寡聚核苷酸,虽然积累了一天多,交到杨锐手里,也就比一天的用量稍微宽裕些罢了。

    杨锐刷刷的忙碌一天,稍微加快一点进度,就将之消耗的干干净净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5433 35434 35435 35436 35437 35438 35439 35440 35441 35442 35443 35444 35445 35446 35447 35448 35449 35450 35451 35452 35453 35454 35455 35456 35457 35458 35459 35460 35461 35462 35463 35464 35465 35466 35467 35468 35469 35470 35471 35472 35473 35474 35475 35476 35477 35478 35479 35480 35481 35482 35483 35484 35485 35486 35487 35488 35489 35490 35491 35492 35493 35494 35495 35496 35497 35498 35499 35500 35501 35502 35503 35504 35505 35506 35507 35508 35509 35510 35511 35512 35513 35514 35515 35516 35517 35518 35519 35520 35521 35522 35523 35524 35525 35526 35527 35528 35529 35530 35531 3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