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壁垒从来都是大公司喜欢的东西,小公司做这个,只能看稳了做,属于自卫行为。

    杨锐为辅酶q10的专利进行过一系列的专利申请活动,但那时候的要求与现在相比,差着不止一个数量级。请来的律师的实力和价格也是如此。

    然而,辅酶q10撑死不过是10亿级美元的市场,分到捷利康手里的利润是亿美元,分到专利所有者手里的是百万美元级的。

    pcr却是个可怕的怪物。它或许是生物技术领域第一个重磅炸弹,最终创造的市场足有千亿美元,历史上,pcr代表的技术专利价值30亿美元。

    里面还没有包括具有争议性的耐高温聚合酶。

    而今,杨锐补上了耐高温聚合酶的短板,利润说不定还会有大幅上涨。

    就内心来说,杨锐是不惜代价的也要将专利申请下来的。

    然而,不惜代价从来都是一个伪命题,钱是硬道理,资金永远都是瓶颈。

    杨锐手里并没有百万美元。

    最近一段时间的华锐实验室花钱如流水,他还不敢给断掉……pcr的实验虽然能申请专利了,但距离学术上的彻底完成还有一段距离,依然需要继续投入,且短期内没有回报,他日后还要申请更多的专利,包括pcr的专利,以及说不定黄茂等人做出了成果,哪里都少不了钱。

    企业会有资金链的问题,实验室也会有。

    而杨锐的收入只有捷利康的分红。

    三个月一次,现在多的时候能有百万美元,少的时候只有七八十万。

    这笔钱若是用于个人生活,豪富的不知道要怎么花,几天就能买一辆法拉利。

    然而,实验室里比法拉利贵的东西不知道有多少……

    杨锐亦是扶额不语。

    “杨锐先生,您还要注意专利公开的问题。世界各个主要专利国,只有少数国家,比如美国,是没有专利公开制度的。但您要在多个国家申请专利,那就需要公开专利内容,任何人都可以搜索查到,一旦查到,您的技术可能就会面临竞争。”岳庭知道杨锐的研究没有彻底完成,因此想从这个角度来劝说杨锐。

    杨锐却是想都不想的道:“别人不可能比我做的更快了,即使公开了,他们也来不及了。”

    “但纠纷可能增加费用。”

    “那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因为这样就不申请专利吧。岳先生,对于pcr项目,我是宁愿倾家荡产去做的,也请您多多费心……”

    杨锐都说成这样了,岳庭作为律师的,唯有点头,道:“好吧,我尽快完成准备和申请工作。最多一个月的时间,您就能查到公开记录了。”

    “也就是说,距离公开专利,我最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也许只有二十天,如果我们申请的顺利的话。我们是专业的专利律师,速度比普通的专利事务所快很多。”岳庭对此是颇为骄傲的。

    杨锐微微点头,道:“到目前为止,我都是独立进行该项目的。现在原创阶段结束,接下来要进入验证和完善阶段,我准备让实验室的员工介入,这样合适吗?不会影响到专利申请工作吧。”

    “当然不会。”岳庭笑了起来。

    华锐的公司律师也解释道:“员工们都签订过严格的保密协议,也放弃了相关的诉求,您可以放心。”

    “我希望你们双方独立的进行再次核查。”

    公司律师有点不开心,却只能说:“我会拿一份复印件给岳先生的。”

    “独立审核,有任何问题,请单独向我汇报,之前的合同有漏洞也没有关系,我们现在补签即可。我不希望其他人介入以后,再出现漏洞。”

    “您真应该做律师。”岳庭对杨锐的谨慎不以为然,但他算是理解了杨锐对此事的重视,也端正起了态度。

    对专利律师来说,他们不需要判断专利的价值,雇主的态度决定一切。如果雇主觉得自己发明了香喷喷****法,那专利律师要做的就是保护香喷喷****法,而无需为****法的香喷喷程度打分。

    “不要怕浪费纸,合同一定要严密。”杨锐再次叮嘱。

    这可是诺贝尔奖级的成果,为此打官司的实验室同事不知道有多少。当年的瓦克斯曼发现链霉素,就被手下的博士研究生萨兹――他是链霉素菌株的直接发现者――告上了法庭,最终两人庭外和解,罗格斯大学发表声明,承认萨兹是链霉素法律上和科学意义上的链霉素共同发现者,且给予萨兹12万美元的外国专利收入和3%的专利收入……

    对此,学术界自然是不予认同的,萨兹无非是瓦克斯曼手下的一只头犬,而瓦克斯曼的实验室足足有50只科研狗,当瓦克斯曼采取了正确的筛选以后,五十只科研狗中的任何一条,都有可能发现链霉素,无非是迟早的事。

    后来的诺贝尔奖也没有萨兹什么事,所谓的科学意义上的共同发现者,根本没有哪个学者认同。

    最终,萨兹在学术界无立足之地,但他却是确确实实的拿走了专利分成。

    杨锐不愿意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他读研的时候,身边其实就不少萨兹一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所有人喝醉了酒的时候,都会说:“所有的活都是我做的,成果却是老板的,第一作者都是老板的……不公平!”

    杨锐是这种不公的赞同者。劳动者值得尊重,但劳动者并无竞争力,也无权获得因为智力活动而产生的成果的褒奖。

    科研世界的体力劳动狗,连人都算不得,又哪里有资格拿奖拿钱!

    自萨兹和瓦克斯曼以后,各国实验室也都更新了实验室守则与合同,范本数不胜数,岳庭和公司律师了解了杨锐的心理,就各自忙开了。

    当天晚上,岳庭与公司律师分别与杨锐碰头,修改合同。

    第二天早晨,黄茂等人重签合同以后,开始参与到pcr项目中。

    他们的确没有参与过pcr的发现,放弃相关权利亦是理所当然,此外,他们也不会像杨锐似的,意识到pcr的强大潜力。

    在杨锐的要求下,除了黄茂和涂宪继续他们原本的项目以外,王晓芸、魏振学、李文强、段波、张学通都陆续加入了pcr项目组。

    他们的工作是以最高要求的“黄金准则”完成一次pcr实验。

    黄金准则要求从1微克的人体dna中,扩增某个单拷贝基因。

    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对第一代pcr技术如此,对刚刚接触pcr的李文强等人也是如此,对负责生产寡聚核苷酸等原料的张学通更是如此。

    杨锐则开始独立的撰写论文。

    不像是钾离子通道项目,pcr技术很简单,简单完美,底蕴悠长。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07052 207053 207054 207055 207056 207057 207058 207059 207060 207061 207062 207063 207064 207065 207066 207067 207068 207069 207070 207071 207072 207073 207074 207075 207076 207077 207078 207079 207080 207081 207082 207083 207084 207085 207086 207087 207088 207089 207090 207091 207092 207093 207094 207095 207096 207097 207098 207099 207100 207101 207102 207103 207104 207105 207106 207107 207108 207109 207110 207111 207112 207113 207114 207115 207116 207117 207118 207119 207120 207121 207122 207123 207124 207125 207126 207127 207128 207129 207130 207131 207132 207133 207134 207135 207136 207137 207138 207139 207140 207141 207142 207143 207144 207145 207146 207147 207148 207149 207150 20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