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仪器所用的零部件都不会便宜,千把美元的成本的仪器称得上廉价了。不过,杨锐的出售价格肯定不是按照成本来计算的。
就像是送名片给他的那位学者说的那样,反正是山姆大叔买单,增加一点研发成本也是理所当然的。
杨锐回忆着以前的价格,在纸上写了“8000美元”的标注。
想了想,他又在标注后面标注了一个“12000美元”。这是他准备pcr仪正式发售以后的价格,8000美元自然是友情价了。
他改过的第一代pcr仪和原版的pcr技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原版的pcr没有耐热聚合酶,因此不能连续生产和工作,本身也是一种纯技术,并没有相应的仪器。
而第一代的pcr仪其实已经是一种成熟产品了,只要找代工厂生产出来,立即就能投放市场。
想到耐热聚合酶,杨锐又喜滋滋的在“12000”美元的标价后面,加上了“1800美元”的字样。这是一小瓶耐热聚合酶的售价,尽管生产成本只有百十美元的样子,但科研世界就是这样,买家不光要承担几十万乃至几百万美元的研发成本,还要承担几十万乃至几百万美元的机会成本。
毕竟,不是每一笔科研经费都会有产品出来,成功的产品自然要将失败的成本给赚出来才行。
杨锐印象里的pcr仪起码都是第二代了,但价格依然稳定在5000美元以上,而第一代的价格更贵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早晨的演讲,让杨锐总共收到了38张订单,按照8000美元的费用来算的话,起码是30万美元的毛利了。
当然,有的实验室可能收到仪器以后不满意而退货,但就杨锐对生物体系的了解来说,这样做的实验室少之又少。
而且,比起30万美元的仪器收入来说,耐热聚合酶的收入可能会更高,因为是消耗品,做一次实验就要加一次,做的多的话,一天就要用一两瓶,一个月的实验做下来,耐热聚合酶的成本就可能要好几万美元。
不过,对一所实验室来说,一个月几万美元的成本实在算不得什么,不说年消耗上千万美元的顶级实验室,就是一流实验室每年的经费也在三五百万美元朝上,几千美元的试剂,每个月都要买一大冰箱。
杨锐在纸上写写划划,心里想的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成本收回来……
收回了成本,他才好继续做进一步的研究。要想让pcr发挥应有的作用,杨锐得给自己铸一身金光闪闪的盔甲才行。
而到了现在,再剑走偏锋的想要花小钱办大事就不现实了,杨锐觉得,自己最需要的应该是开一个大项目,花大钱,做系列实验,出学术成果,而且是有即时正反馈的学术成果。
这样的项目对杨锐也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大项目的研究多,被引用也多,各种资料就存的多,且详细。
所以,别人做起来风险巨大的大项目,杨锐做起来能减弱不小的风险,不能说是一点风险都没有,但这样的大项目,只要做个**不离十,甚至只要做起来,就是有收益的。
很多大型项目往往要有五年以上,甚至十年以上的周期,只要一两年有点成果,就说的过去,杨锐也算不得吃亏。
当然,若是成果不好的话,资金上肯定是要吃亏的,最糟糕的情况,是启动资金全部亏掉。
稍微大型一点的项目,启动资金就要五十万美元以上,否则也称不上大项目。
杨锐现在是把自己的红利全都花光的,再想有钱,就得pcr仪回收资金,或者再等捷利康的分红过来。
想到此处,杨锐又在本子上写了“找代工”几个字,得快点把pcr仪做出来,才能发账单收钱。
……
杨锐做着自己的计划,加尼卡也在做自己的计划。
他亲眼看着杨锐收了一票订单,生怕pcr的价格提高,于是威逼利诱的要张洪军签署合约。
张洪军收了五千美元,明知道不妥,也硬不起来,只好找关系催问国内。
但是,随着回国的日子临近,加尼卡却是等不住了,又塞了5000美元给张洪军,要他想办法签下合同。
张洪军捏着一万美元,想放又舍不得放,只好拼命的给国内打电话。
这个时候,他是不心疼电话费了。
然而,国内的部门协调并不像是张洪军想象的那般完美。
一轮电话打下来,张洪军仍然没有得到确实的答案。
实在熬不住加尼卡,张洪军眼一闭,在加尼卡公司的律师准备的合约上签了字,且道:“我只能代表我个人,最多代表一下代表团,这个合约,你先不要拿出来用。”
“不用,我就是为了在以后的谈判中得点优势。”加尼卡稍微满足了一些,笑道:“我了解中国的体制,你们是集体制,你决定了,自然是代表集体了,在中国,最低级的县政府,也具有一样的政府公信力,对吧?”
“最低级的不是县政府,是居委会,不过算了,的确都具有差不多的效果。公章效果。”张洪军这么说着,其实更担心了,他可是在没有上峰命令的前提下,把公章盖在了合同上,要是国内的意见反复的话,他就难做人了。
不过,转念一想,张洪军又安心下来,不管怎么说,谈判得到55万美元,都属于功绩――价格下降了,自然是因为他兜里多了钱。
加尼卡重复着公章的单词,笑着点头。
张洪军叹口气:“我可被你给害惨了。”
“有什么害惨的,你就告诉他们,这是我帮杨锐公关,为他争取演讲的交易,你的上司会理解的,而且,条件也不差是吧。”加尼卡才不在乎张洪军和上司的关系呢。
“好吧。”张洪军其实没什么怨言,一万美元拿回去,分十分之一给上峰,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两人商议抵定,张洪军自去准备回国事宜,加尼卡则是回去就找公关公司,要开新闻发布会。
……
------------
第616章 讲故事
在加尼卡联络公关公司,通知新闻发布会的时间,杨锐首先前往《纽约先锋报》,应邀接受女记者凯蒂的专访。
做学术的人,在学者面前应该树立一个学术形象,而在在大众面前又应该树立一个大众形象,尤其是杨锐这样的研究者,更应该注意大众形象。
所谓杨锐这样的研究者,说的就是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是要找钱的,而钱从何处来?学者手里虽然掌握着一些钱,但更多的钱,是要从大众手里得到的,包括政府在内,对学者来说,都属于大众。
杨锐一共得到了两个专访,虽然都是普通的纽约报刊的专访,但也殊为不易。
如果不是他在演讲时的发挥极好,他是拿不到这两个机会的。
为了显示郑重,杨锐特意穿上了自己的西装。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6613
56614
56615
56616
56617
56618
56619
56620
56621
56622
56623
56624
56625
56626
56627
56628
56629
56630
56631
56632
56633
56634
56635
56636
56637
56638
56639
56640
56641
56642
56643
56644
56645
56646
56647
56648
56649
56650
56651
56652
56653
56654
56655
56656
56657
56658
56659
56660
56661
56662
56663
56664
56665
56666
56667
56668
56669
56670
56671
56672
56673
56674
56675
56676
56677
56678
56679
56680
56681
56682
56683
56684
56685
56686
56687
56688
56689
56690
56691
56692
56693
56694
56695
56696
56697
56698
56699
56700
56701
56702
56703
56704
56705
56706
56707
56708
56709
56710
56711
5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