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偏头看看王国华,他也差不多停笔了,会做的都做完了,剩下的只能靠猜了。
正咬着笔杆的王国华感觉到了杨锐的目光,咧嘴一笑,道:“高考36分,现在也高不到哪去。”
物理满分100,36分只能答个基础。
杨锐斜眼看了看他的卷子,大题多数只写了两三个算式,根本没有完成,剩下的全都空着。不用说,他这36分,根本就是一分两分凑出来的。
“回去给你把物理也补起来。”杨锐小声的说了一句。
王国华连连点头,眼神里满是期待。
“不要说话,做自己的。”物理老师嗑了嗑桌子。
杨锐微微一笑,将卷子翻过来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就把草稿纸一盖,假寐起来。
班长刘珊也因为前面的响动抬起了头,见杨锐还是一般的做派,不由扁扁嘴,莫名其妙的叹口气,低头答起了自己的。
她前两次高考分别是352和361,离本科线已是一线之差。不过,在这个600多万人报考,只录取20余万人的年代里,一线之差并不是那么容易闯过的。
下午三点,物理老师准时收卷。
交了卷的学生匆匆忙忙的跑出去上厕所,有烟瘾的学生抓紧时间抽根烟。
有点闲钱的学生,往往会当众点燃卷烟,就在教室里吞云吐雾起来,抽烟的同时,说话的声音很大,很有指点江山的味道。旁边的学生习以为常,安之若素的吸着二手烟。
学生们抽的多是3分钱一包的山花烟或5分钱一包的剑鱼烟,抽不起卷烟又有烟瘾的学生,就偷偷跑到没人的地方抽手卷烟。
胡燕山的档次最高,他兜里装两种烟,一种是平时抽的羊群烟,也给跟班散,9分钱一包,比普通老师抽的还好。一种是他用来装面子的大雁塔,二毛六一包,简直贵的离谱,别说在学生当中了,普通成人也抽不起,多数只会用于送礼。
此时,著名的大前门也只卖三毛六,凭票供应,是县市送礼的主力军,胡燕山的老爹作为镇供电所的所长,收到的多是大雁塔和宝成,每周自己抽一条,分给儿子两包。
杨锐习惯性的用手在鼻前扇扇风,起身到窗户跟前呆着去了。他刚上大学的时候,偶尔会跟着同学抽支过嘴烟,自从公共场所禁烟以后,连装样子的功夫都免了。
胡燕山不屑的瞥了他一眼,在其看来,现在的杨锐实在有些太娇气了。
“娘们!”胡燕山的评价脱口而出,指向明确。
他的两个跟班立刻开腔捧场,但声音都不大。杨锐中午说的话还历历在耳呢,他们多少是有些害怕的。
十分钟的课间休息一闪而过,化学摸底考试接着进行。
杨锐这次答的更快,控制着速度也只用了20分钟,和其他几门比起来,化学越发显的简单。
不过,在乡中的学生和老师看来,化学却是一门很奇怪难懂的课。因为学校条件匮乏,在基础实验都无法进行的情况下,纯靠背诵,是很难对化学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的。
要想系统性的学习化学,西堡中学的条件其实并不具备,就连他们的化学老师,也不过是市化工厂调来的工人,全靠满腔的热情,期望勤能补拙。而他出的卷子,更比数学和物理卷笨拙许多,差不多全是基本的套路,甚至最后一题,还有明显的疏漏。
杨锐犹豫了一下,没在卷子上直接标出错误,却是按照他的出题思路,直接做出了正确的算式。
再次趴下休息的时候,杨锐略有些挠头。要给他的学习小组补习化学的话,光靠纸笔可是不行了,还得有教学设备和试剂,至少,得给他们建立一个过得去的化学思维体系。
当然,纯靠背诵也不是不行,只是太浪费时间,80年代的学生和老师或许习以为常,杨锐却不想让他的学生将宝贵精力如此浪费。
“之后得想点办法,弄点资金了,老吃馒头也不行啊。”杨锐想起晚饭,一脸的腻味。
……
------------
第8章 你才是神仙
化学考试结束以后歇了半个小时,接着又是英语。
杨锐虽然场场小憩,仍然被拖的浑身难受,其他学生更不必说,各个都是用脑过度要翻肚皮的样儿。
但到试卷上桌的时候,再惫懒的学生都打起了精神,认真作答。
杨锐初时有点惊讶,转念一想也明白了。在这82年的时空里,能有题做都是种幸福。
如今在市面上,成系统的高考模拟题不超过三种,分门别类的理科试卷也屈指可数,且不说它们的制作水平如何,首先一点,高考命题组的老师,肯定是看过这些题目的。
因此,若是只做大众题目,除非已经融会贯通的学霸,其他学生的临场发挥总要差一些。
各个学校的老师出的内部题目,虽然不像是出版试卷那般面面俱到,总归能够补足学生们的短板,是高考的旅途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对学生们来说,这些题目就像是陪练喂招,相当难得,是拿钱都买不到的师长心血,所以再苦再累,都会支撑着做一遍。
杨锐没得选择,一手拖着腮,一手拖着笔,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将英语试卷答完,大致算算,肯定能得到的分数80有余,再回头检查一番,提高的亦是有限。
他的英语水平只能说是一般,考研的时候得了55分,虽然比大部分学校的单科录取线多了15分以上,但比真正的95学霸还是差了许多。读研期间,他被迫翻译了不少的外国文献,都是为了让导师阅读方便,自己的阅读能力倒是有所增涨,可语法之类的必考项目就落下了。
80年代早期的高考英语,对语法的纠结像是女人对体重的纠结一样,杨锐想要大杀四方却是不易。
“算了,数理化满分就够了。”杨锐也不去管那些似是而非的语法题了,就此罢手。
其实,80多分的英语,对乡中的学生已是神一般的存在,这些上了高中才接触英语的学生,与后世那些幼儿园就开始双语教学的孩子是没法比的。
回到宿舍,累了一天的学生们倒头便睡,教师宿舍那边却亮着灯,彻夜未眠。
学校给每个科目抽调了一名老师,要他们当日就把卷子给批出来。
理科回炉班68人,说多不多,说少不说,两个人分头批改,熬夜是免不了的。
班主任卢老师教的数学是早上考的,他午休了一个小时,就窝在房间里批改试题。
学校的老师没有办公室,但有自己的独立宿舍。大部分老师都把宿舍当成了办公室,平日里批改作业,教训学生,也都在自己的宿舍里。
卢老师和另一名数学周老师正好是邻居,两人商量好了一人批大题,一人批其他小题,就将卷子给分开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013
30014
30015
30016
30017
30018
30019
30020
30021
30022
30023
30024
30025
30026
30027
30028
30029
30030
30031
30032
30033
30034
30035
30036
30037
30038
30039
30040
30041
30042
30043
30044
30045
30046
30047
30048
30049
30050
30051
30052
30053
30054
30055
30056
30057
30058
30059
30060
30061
30062
30063
30064
30065
30066
30067
30068
30069
30070
30071
30072
30073
30074
30075
30076
30077
30078
30079
30080
30081
30082
30083
30084
30085
30086
30087
30088
30089
30090
30091
30092
30093
30094
30095
30096
30097
30098
30099
30100
30101
30102
30103
30104
30105
30106
30107
30108
30109
30110
30111
30112